娜塔莎
加入VIP免费下载

娜塔莎

ID:979619

大小: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娜塔莎1.托尔斯泰及其创作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称他为“19世纪的俄国巨人”,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把他的创作看成是“全人类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托尔斯泰一生的思想一直在变化,他的创作也可分为三个阶段。1852—1863年是他的早期创作阶段。在这个阶段,他发表了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的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1854—1855年托尔斯泰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了基础。在1863年的《哥萨克》中,托尔斯泰首次提出贵族知识分子与上流社会决裂,返回大自然、走平民化道路的主张。1863—1880年是托尔斯泰的中期创作阶段。这期间他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成为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人民的思想”,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也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其后,他又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宁娜》,小说艺术已炉火纯青。1881—1910年是托尔斯泰的晚期创作阶段。从70年代末起,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他抛弃了地主贵族的“一切传统观点”,转变到宗法制农民思想立场上来,并站在这个立场上抨击俄罗斯的国家制度,抨击特权阶级的生活和道德。他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自己参加体力劳动,还帮助农民盖房子,并学习做鞋匠,衣食简化,戒烟酒,甚至不吃肉。这时期的著名作品有《忏悔录》《魔鬼》《哈泽•穆拉特》《舞会之后》等。1889—1899年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小说中他提出了两个主题:一是暴露社会罪恶,抨击沙皇专制制度;二是描写人的堕落和精神上的复活。第四单元人物[]第四单元人物《西方正典》的作者、美国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德•布鲁姆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百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量累积超过五亿册,是大师中的大师。2.内容与题旨课文《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的第二卷。《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它长达一百三十多万字,是列夫•托尔斯泰历经7年艰辛创作的鸿篇巨制,被列宁称为“了不起的巨著”。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 (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来•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安德来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安德来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小说充分展开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原著中,刚出场时的娜达莎13岁,是个黑眼睛、大嘴巴、不美丽,但十分天真活泼的女孩子。在课文中提到的一次盛大的舞会上,由彼埃尔介绍,安德来认识了娜塔莎。这时的娜塔莎已经16岁了。她原先的爱人保理斯为了和一个有钱的女子结婚,已把她丢弃了。娜塔莎舞跳得很出色。在安德来心目中,娜塔莎是他看到的第一个美女,“她的魔力之酒使他陶醉了”。不久,安德来向娜塔莎求婚,她和她的父母都同意了。但安德来的父亲反对,婚事暂时搁置下来。不久,在爱伦家举办的跳舞会上,花花公子阿那托尔追求娜塔莎。这位意志不坚定,带几分稚气的女子竟爱上了他,并自动地解除了和安德来的婚约。接着,阿那托尔要把娜塔莎拐骗到国外去。但他们约定逃走的计划时,被索尼亚听见了。她转告了娜塔莎的教母玛丽娅。娜塔莎出逃不成,生起病来。彼埃尔跑来劝慰娜塔莎,并把阿那托尔已经结婚的事告诉娜塔莎。娜塔莎知道自己受骗了,气得要服毒自杀。安德来见娜塔莎已变心,便托彼埃尔把娜塔莎的相片送还给她。小说的最后一卷,彼埃尔回到莫斯科。他把自己在战争中的历险经过讲给娜塔莎听。他们互相爱慕起来。1813年,他们结了婚。婚后,娜塔莎性格大为改变,她忙于家务和教养子女。她抛弃了社会生活,失去了“她所有的魔力”,身体也“长胖了,长宽了”,变得“不修边幅”起来。《战争与和平》对各色人物的刻画都堪称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3.人物形象分析娜塔莎是《战争与和平》中经常为评论家们分析探讨的形象。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巧妙地将战争与爱情结合起来,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众多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中共有559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中,主人公娜塔莎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崭新的视觉色彩,她将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独特性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所节选的部分,描写的是16岁的娜塔莎遭遇爱情和激情的心理状态和外部表现。第一部分中,先是简单的一句话就交代了参加舞会前的娜塔莎的心态:娜塔莎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亚,都要穿得不能再好”。接下来,娜塔莎的所有言行都围绕着这一点。先是帮索尼亚改变缎带样式,不断地嚷着“不是那样的 ”“让我来”,接着欢快地拥吻母亲,再修饰自己的服饰。读者几乎不用多做思考,就看到了一个蹦蹦跳跳、热情天真的少女形象。作者用了一个非常传神的细节来表现娜塔莎的性格特征,她还没有把自己的服装弄好,又急忙对妈妈一边嚷着“帽子还要偏一点”,一边就冲上前去了,结果“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忙着为别人操心,倒把自己的衣服搞得狼狈不堪。一个小动作,就把急于参加舞会的娜塔莎的兴奋、激动、焦灼不安的心态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出来。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塑造娜塔莎这个人物形象主要采用心理描写。舞会上盛装的娜塔莎一开始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注意,她只能把急切、羡慕的眼光投到已经成为舞会焦点的人身上,“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是她”。少女渴盼关注、争强好胜,希望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美丽的自己的心态一览无遗。这里,作者并没有详细地写出娜塔莎的表情,而是将笔墨重点放在了正在跳舞的伯爵夫人身上,越是将她的舞姿写得曼妙诱人,越是能够反映出娜塔莎的焦急、不安。所有的一切是通过娜塔莎的眼睛来展现的,我们几乎能够想像得到娜塔莎是带着怎样急切的神情站在大厅里,等待一位绅士来邀请自己,让自己也成为别人目光的聚集之处。所以,当风度翩翩的安德来公爵向她邀舞时,她“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并且脱口而出“我等你好久了”,这样的反应是自然而然的,也表现了娜塔莎心直口快的性格,她的想法,她的感触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年轻的她不愿意错过和异性亲密接触的机会,尤其是当一个备受别人瞩目的异性站在面前时,作者写她“含泪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笑容”,简单的一笔,就将娜塔莎那种从尴尬中忽而解放出来的心境点得通透。突如其来的欣赏让原本“又瘦又不好看”的娜塔莎“跳得好极了”,“脸上现出了幸福的喜色”,对娜塔莎而言,此时已经不仅仅是跳舞这么简单,而是年轻的自己得到了异性的肯定,微妙的少女情怀一览无遗。到了第三部分,收到阿那托尔的情书的娜塔莎睡得安静、温顺、幸福,醒来对索尼亚狂喜地微笑,涉世不深的她认为自己拥有了爱情,而她活泼的天性又使得她急于把自己的幸福和好朋友分享,希望别人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而当别人对此发表质疑时,她会不假思索恼怒地对着朋友说“你什么也不明白,你不要说蠢话”,“我爱了他一百年了”,“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我没有意志了……我爱他!”“不能够怀疑他”,一个为了爱情丧失理智的少女形象呼之欲出。娜塔莎为了这份不成熟的感情甚至不惜和好朋友翻脸,尽管作者在这里只用了语言描写,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她的表情瞬息万变,羞涩、恼怒、慌张、决绝。而这一切原因只有一个:她的爱情来了,击中了她的大脑,她只愿意享受、而不愿意思考这份爱情,这个时候的她,除了阿那托尔,任何事情都不愿意考虑,所以她会做出让人惊愕不已的决定──撕毁婚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最擅长的是将人物放置于背景中,再进行细化的描写,最突出的细节描写是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作者在展示各种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活动的同时,着重写他们在特殊的环境里,在生活发生变故的情况下,在人生的某个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他不孤立地进行心理描写,而把它与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各种事态的发展的描写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语)。也就是说,托尔斯泰特别注意揭示不同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斗争的不同表现,善于描述从一种心理状态到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过渡,说明心理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娜塔莎》中,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脸色和眼神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常常是无言的心理描写,所表现的心理变化过程既体现了事态的发展,又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选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艺术细节,内心独白的运用,“ 心灵辩证法”的发挥,以及对人的复杂思想感情的真切理解与深邃表达,这一切都通过丰富而又多样化的语言,自由地编织进这幅艺术锦缎之中。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