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学四年级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小学四年级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ID:977977

大小: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九江市长虹小学谈隆教材版本: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教学过程流程图:一、导入课件引入多种送别诗,激发学生学习送别诗的兴趣。二、新授1.课件出示安西地图、描写西域的古诗,在学生学习古诗之前,对古诗的背景有一个整体印象。2.课件出示整合后的古诗,引导学生品读的同时,体会本首诗中所蕴涵的情感。3.练笔环节,课件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体会诗背后的内涵。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吟诵诗歌。2、感悟诗歌的内容,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激起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所蕴含的画面,挖掘“酒”中的丰富蕴涵,与作者达致精神契合。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20课的第二首古诗。在前一诗中,李白在黄鹤楼上望着向东远去的孟浩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引读)古人都重离别,因此写了很多送别诗。(点)(指读)(点)(指读)(点)(指读)只是老师觉得奇怪:为什么古人都重离别?别着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送别诗。二、新授。1、板题送的是谁?姓元名二?使是什么意思?出使哪儿?(边说边板题)齐读课题。安西在哪儿?知道吗?2、过渡:与烟花三月的扬州可不同,这一路可是黄沙荒漠呀!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图片)岑参的诗中是这样描述沙漠的。(点)(指读)“北风卷地”、“八月飞雪”这是怎样的地方啊。元二却要奉命出使这样的地方。我们不禁要感叹:唉!(指名)感叹什么?(漫漫长路、前途坎坷)3、初读。A.翻开书,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至少三遍,注意诗中的一个多音字,一个生字。把它们找出来、读准确。B.指名读。“舍”为什么读第四声?“浥”什么意思?齐读。(分段指导)C.这首诗,都读懂了吗?a.送客的时间。朝(板)b.送客的地点。渭城客舍(板)都在诗中前两句,齐读前两句。c.周围的环境如何?新(板)d.他们在干什么?酒(板)知道他们喝了多少吗?更:又,再。4、品读 过渡:王维也是,朋友要走了,赶来说句再见、一路顺风,不就行了。为什么要让元二喝那么多酒呢?A.解忧。点出曹操《短歌行》(指读)杜康是什么?就是当时喝的酒。元二,喝下这杯吧,这可是解忧之酒啊。(引读)过渡:阳关之外、黄沙千里。故人远在千里,故乡呢?也远在千里。B.所以,大诗人李白就写到。(点)(指读)是啊,喝醉了,管是他乡还是故乡,全都不知道了。正所谓一醉解千愁啊!元二,再喝一杯吧,这可是解愁之酒啊。(引读)过渡:就这样,喝了一杯又一杯。不行了,再喝就醉了。王维,你还劝吗?(不劝,酒够就行;劝,下回不知道是什么时候)C.所以诗人高适就这样写到。(点)(指读)不知道你何时归来,还劝吗?(引读)不知道下回畅饮又是何年何月。还劝吗?(引读)小结:同学们,从这一杯杯的酒中,你体会到什么?(深厚的友情)诗中反复强调“无故人”,是谁“无故人”?这一杯又一杯酒,这一次又一次劝,都包含了诗人王维深深的情谊,还需要婆婆妈妈的说再见吗?它们都包含在这情意浓浓的酒中了。(齐读)5、升华。过渡:多情自古伤离别。正如滔滔江水诉不完李白惜别之情,也正如杯杯美酒道不尽王维不舍之意。除了依依不舍的情谊外,古人重离别还有别的原因吗?(交通、信息不便)A.是啊,岑参的《逢入京使》中有一句就是最好的证明。(点)(指读)没有纸币,只能传语,可见有多么的不便。但是,即使再不便,也要传语报平安!相逢已然不易,离别再重逢就更不易。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重离别,也就是为什么,当知道元二要出使安西,王维一大早从长安赶到渭城相送。这情意你体会到了吗?(指读)(齐读)B.当你即将离开,却看见你的好友赶来送你,你的内心——充满感激。所以李白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点)(齐读)C.(点出音乐)宴席已毕,当元二辞别了王维,踏上了漫长的旅途,渐渐远离了故乡,身边也没有了故人。眼前有的只是漫漫黄沙,耳边有的只是瑟瑟北风。可心中却带着暖暖的酒意,脑海中却时时浮现王维殷殷劝酒的画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元二这时会想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D.交流,总结。这首诗里面,没有一处写他们之间的话语,可是其中却包含了千言万语;没有一个字写情,却饱含深情。所以后人只要是送别就会想起这首诗(读题),只要到了临别之际就会记起诗中的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就是这古诗的魅力传唱千年的秘密所在。合上书,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千古佳作。板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朝劝酒友情渭城客舍新课后反思:《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在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评鉴资料,深入阅读文本后,我的脑海中留下了画面:阳关以西却是黄沙漫漫、风吼马嘶、杂草丛生……一片凄惨荒凉的边疆图; 阳关以东有元二与好友相处时的点点滴滴欢乐的场面,有临别时好友的殷殷嘱咐、恋恋深情,出了阳关却是孑然一身,孤独寂寞。于是,我考虑如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充实这些略去的画面,让他们在读悟之间有所见。因为唯有如此,诗歌短短的28个字才能在学生头脑里丰满充盈起来,升华成一种美妙的境界;学生也才能真正走入诗人的情感,与诗人达致心灵契合。因此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中加入了大量的诗句,如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客中行》、高适的《送李少府》等。让学生在初读后,感受诗中的景和人,学生不难体会到美景和故人。通过这一环节,也扫清了诗歌中的字词障碍,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层含义。接着,话锋一转,通过图片和音乐向学生展示西出阳关的画面,想象元二一路上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这一次的想象与前一次形成强烈的对比,而正是这种对比渲染了离别时的愁绪。最后,借助音乐,让学生想象诗人与好友以前相处的画面,既是故人,他们以前有过怎样的相处的情景?因为学生如果不感受到朋友之间的交情之深,自然无法体会此时的离别之痛。对于教学而言,学生所有想象的画面,所有由画面激发出的情感,最后也归宿到一杯酒里。于是,“体会酒中之情”作为我这堂课的暗线,穿插在全诗的教学之中。首先,通过复习以往学过的与酒有关的诗,让学生明白酒在诗中的意蕴千变万化,进而思考“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此时,学生体会到这是一杯离别的酒,伤心的酒,祝福的酒……通过理解的不断深入,最后让学生感悟到,“这哪儿还是一杯酒,这分明是作者对朋友的情,是深深的友谊,是绵绵的思念……当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这一杯酒便具有了跨越时空、贯穿古今的活力,将学生与诗人的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想象诗中之画,感悟酒中之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