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案(课时)
加入VIP免费下载

《石榴》教案(课时)

ID:961797

大小:3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时计划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1课时课题石榴课型新授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所咏之物的外在、内在特征,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2、了解状物作品的一般特点与写作要求。3、认识本文作者借文中石榴的形象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品质。教学重点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难点体会石榴的内在特征,理解作者所言之志。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准备新授1、组织教学:猜谜语:胖娃娃,最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打一水果!?2、作者资料: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他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他一考创作了诗歌、散文、戏剧等大量文学作品,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邓小平称他是继鲁迅之后的“我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学习他的一篇散文作品《石榴》。3、认识文体,明确目标。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的散文,请大家回忆我们对这类文章的学习过程,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什么,怎样学。(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齐声朗读,力求体现作者喜爱、赞美石榴的思想感情。(3)字词落实:(略)(4)讨论分层:第一部分:(1自然段)开篇点明本文的状写对象——石榴树。(爱石榴)第二部分:(2—6自然段)从不同角度对石榴树可爱之处作生动描绘。(画石榴)第三部分:(7—9自然段)交代了“我”喜爱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赞石榴)(5)赏析第一部分:(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通过对比,点出石榴不同寻常的品格;第二句总领全文,同时点明石榴“最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特殊感情。)(6)赏析第二部分:(问)这一部分从哪些方面对石榴进行描绘?回忆有关学习过程,归纳总结学习内容和方法先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再写石榴的花;三写石榴花由骨朵到花的演变;四写由花到果的变化,主要写了石榴结果时颜色和形体的变化;五写石榴的果实4/4 小结作业本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开头写得概括,总领全文;中间部分紧扣中心,分层展开,写得十分具体,描写也十分生动传神;结尾部分简洁生动,既有点题之语,又有引人遐想。前后照应,使文章形成一个整体。下一节课我们重点分析石榴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表现,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研读课文,为课上讨论作准备。1、字词积累;2、说说文中的比喻句写出了石榴的哪些特点。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外在美(色、形)石榴抒发独特感受课后回顾:4/4 课时计划授课日期年月日总第2课时课题石榴课型新授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所咏之物的外在、内在特征,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2、了解状物作品的一般特点与写作要求。3、认识本文作者借文中石榴的形象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品质。教学重点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难点体会石榴的内在特征,理解作者所言之志。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习导入新授分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1)作者是怎样描写石榴树的枝干、叶片的?(通过与梅、柳的比较,刻画出它的独特风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风度”一词本是形容人具有的美好的举止姿态,这里用其形容石榴,表达了作者对其喜爱的感情。)(2)作者写石榴花,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描写的?(先写花的颜色和外形特点。写色彩的词语有“深红色”,“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写形状的语句有“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写其生活习性的有“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作者还写到了它由骨朵到花的演变,先称这种变化过程是“一种奇迹”,再写它的演变过程:“逐渐翻红,逐渐以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形态艳丽而匀称。)(3)作者写由花到果的变化,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写了石榴结果时颜色和形体的变化,颜色由红变为金黄,上面还留有青铜器所特有的“各种锈彩”;形体由花瓶形变成了圆肚形,写果时,作者兼用拟人和比喻:写果成熟的样子“它对自己……还看见过吗?”作者从石榴籽的形状、色泽写石榴果的可爱,语言十分生动、形象。)(4)文章两次写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找出来,想想有什么作用?(第一次是从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打比方;第二次则把作者对石榴花的联想成果写出来了,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也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这正是石榴内在美的表现,它使读者深刻认识到石榴的美,生动形象,准确新鲜。)(5)想想文章对石榴的描写是以什么线索展开的?围绕这条线索依次写了什么?组内讨论交流汇报4/4 深入分析作业(以石榴的生长过程为线索,依次写枝干、叶片、花朵、果实、味道)1、写作背景:了解此文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在此背景下,也只有石榴这种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能和作者引起共鸣。结尾处“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中心思想:本文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敢于斗争、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也储蓄地抒发了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人生追求。写作特色:1、抓住特征,生动细致地描摹;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3、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假如要你以“竹”为题,写一咏物寓理的话,你会怎样写?学习本文的写法,任选一种花草树木写一篇小作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外在美(色、形)寄寓深刻哲理石榴观察、思考内在美(精神、品格)抒发独特感受课后回顾:4/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