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同步练习.严勇刚201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国论同步练习.严勇刚2013.11

ID:936085

大小:4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国论》同步练习【同步达纲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ì)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ān)      奉之弥(mí)繁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③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①思厥先祖父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6.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C.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7.下列各组句中加粗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5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得之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D.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8.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则与斗卮酒D.失其所与,不知9.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选择义项①“暴”的常用义:a.凶暴,暴虐b.损害,糟蹋c.显露,暴露d.晒A.暴霜露,斩荆棘()B.暴秦之欲无厌()C.暴殄天物()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②“或”的常用义:a.或者b.有的,有的人c.也许,或许d.若,倘若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C.或此或彼,必居其一()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10.下列加粗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孔子登泰山而小鲁D.项伯杀人,臣活之11.下列各句中的“以”字讲作“因为”的一项是()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不赂者以赂者丧12.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3.下列句子默写无误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获邑。B.齐人未尝赂秦,而终继五国迁灭,何哉?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也。14.揭示赂秦实质的最重要语句是()A.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5.“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A.秦国想吞并六国也吞并不了。5 B.秦人最担心六国团结起来对付秦。C.六国的势力也不弱。16.《六国论》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两个分论点是:一、;二、。18.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19.翻译(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译:(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译:20.用“∕”给下列一段文字断句。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创新能力训练】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1.解释加点词语:①子与我衣   与:                ②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爱:                 ③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   必定:             ④若夫欲利人之心   利:               2.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5 3.下列对“道其不济夫”的译文,最符合原来意思的一项是(   )A.我说的道理不是行不通呀   B.我的学说难道不会成功吗C.我的主张大概不会实现了   D.我说的道理也许不济事吧4.本文表现了戎夷的什么精神?                                                                                                                                               二、下边的短文选自苏辙的同名论著《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其父互有同异,读后请作回答。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3.给下边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用“√”表示。(1)若此可以应夫无穷。(你这样、象这样、如果这样)(2)以二国委秦。(舍弃、委托、对付)(3)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同“倘”、抵挡、面临)(4)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献出生命、家庭成份或个人来历、挺身而出) 5  《六国论》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A 2.C 3.B 4.C 5.C 6..①C②D7.B8.B与D9.①cabd②cbab10.C11.D12.A13.C14.C15.B16.苏洵、嘉祐集(嘉祐集·权书)、苏辙、苏轼、三苏1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1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9.(1)译: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2)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20.家,侯,地,众,秦,亡。士,疏,浅,也。【创新能力训练】一、1.①与:给,给予;②爱:爱惜、珍惜;③必定:必然(一定)安定(治理好);④利:有利于。 2.A 3.C 4.表现了戎夷心忧天下(心系天下,心怀天下)、舍己为人(利于他人、利于弟子)的精神。二、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互相残杀,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2.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路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这种明辨六国是非曲直的见解,显然有超越前人之处。3.(1)如果这样。(2)对付。(3)面临。(4)挺身而出。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