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国论》说课稿

ID:935617

大小: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国论》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一、说教材本课安排在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一板块,按照一般安排,以作者生年为顺序,啗现在将后出的作品前置,因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六国之亡在前,秦亡在后,这种排序可以从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进而延伸到秦亡的教训,把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苏洵在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意在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抵抗。文章借古讽今,切中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学生对国家兴亡的深入思考.二、说目标1、积累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2、背诵文章。3、培养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学习借古讽今的写作方法。4、体会作者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感情,培养学生关心天下兴亡的历史责任感。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具体选择了三种教法。1.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章强烈的雄辩力量和充沛的气势。2、学生相互合作讨论。质疑,激疑,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国家兴亡的历史教训。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利用课件展示文章脉络,帮助学生梳理文脉,体会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的特点。五、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二)苏洵简介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教师补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眉山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大器晚成的苏洵,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 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三)时代背景(略)出示战国地图,北宋地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介绍战国风云及北宋国情,教师补充。1、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2)、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3)、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2、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败多胜少,致使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大量纳银、纳绢。这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1、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2、请4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3、整体把握: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整体把握便于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散文的主旨)(五)合作探究,突破重点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1、重点实词虚词释义;2、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3、翻译课文;4、回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调控课堂的速度,并应在教室适时走动,来调动全班同学的参与热情。对于疑难问题,教师集中点拨、讲解。)5、多媒体展示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并适当的进行重要语句的翻译。(六)赏析课文,突破难点探究1、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其中有几层意思?用了哪些对比的语句? 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诸侯赂秦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探究2、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齐国和燕国赵国为什么灭亡?.齐与嬴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不能独完赵洎牧以谗诛探究3、第五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引古(六国破亡)讽今(在六国下)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七)课堂检测,巩固提高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1、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洎牧以谗诛(5)举以予人(6)至丹以荆卿为计(7)赵尝五战于秦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日”“月”,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侍奉“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A、日割月削B、以地事秦C、义不赂秦D、不能独完E、李牧连却之六、说板书六国论苏洵中心论点分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亏(2)不赂者以赂者丧总--------------------分写作意图--------------借古讽今(突出中心论点,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和行文思路,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写作意图:借古讽今解决难点。板书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理解文章内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