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习题3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阿房宫赋》习题3

ID:932607

大小:74.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阿房宫赋》习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渭流涨M(zhang)不霁何虹(ji)骊山⑴)B.妃嫔(bln)辇来于秦(nian)丽焉(qun)C.剽掠其人(pido)弃掷逋迤(yi)锚铢(zl)D.直栏横槛(jian)在庾之粟粒(yd)管弦呕哑Gu)2.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六王毕,四海一一之谓甚,其可再乎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Z地C.奈何取Z尽锚铢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困兮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盘盘焉,困困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D.多于九土之城郭纟曼立远视,而望幸焉谁得而族灭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C.弃掷適迤,秦人视Z,亦不甚惜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牧(803〜852),字牧Z,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B.赋是介于诗和散文Z间的一种体裁,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C.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儿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赋”,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 房宫赋》是骈赋。A.《阿房宫赋》,骈散结合,借古讽今,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Z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Z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Z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①六国者②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③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对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奈何取之尽錮铢,用Z如泥沙?使负栋Z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4.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①锚铢:极其贵重的东西②南亩:泛指农出③九土:九州,代指全国④呕哑:难听的音乐⑤独夫:孤单的人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⑦楚人:指刘邦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①④⑤⑦B.②③⑥⑧C.①③⑤⑧D.②④⑥⑦ 3.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写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考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三、课堂延伸阅读下文,完成9〜12题。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岀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宙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Z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Z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Z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儿,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Z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徳,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徳,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选自《古文观止》)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汉惩秦之孤立惩:警戒,借鉴而王莽卒移汉祚祚:皇位其于治乱存亡之儿儿:通“机”,机会审:周密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祸常发于所忽之中”的一组是()①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②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③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④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⑤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⑥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②④⑥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以“虑”字开启全文,与“祸患常积于忽微”有异曲同工之妙。B.作者按时间先后列举了秦、汉、魏、晋、唐等的史实,这些皆是考虑不周导致的,“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因此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C.末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D.作者认为为国者惟有其德行上达于天,用至诚之心治理国家,上天就会像慈母保护幼子一般关照他,国家便能长治久安。这在当吋无疑是有其进步意义的。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译文:(2)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译文:(3)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译文: 答案解析白主练习1.D[A.“骊”读M;B.“嫔”读pin;C.“剽”读piao0]2.C[A.“一”:统一;数词。B.“爱”:喜欢;吝啬,吝惜。C.“取”:动词,拿。D.“族”:名词,家族:动词,灭族。]3.D[A.“焉”:形容词词尾;语气词。B.“而”:前一个“而”连接两个动作行为;后一个“而”表修饰。C.“夫”:前一个“夫”名词,……的人;后一个发语词。D.“于”都为“比”。]4.C[A.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B.古义:金玉珍宝等物。今义:“收藏”是“搜集保存”的意思,“经营”是“筹划并管理、计划或组织”的意思。D.古义:天气冷暖。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情况。]5.C[《阿房宫赋》是文赋。]6.B[乙①代词;②助词“的”。而:①转折;②承接。]7.B[结合课文译文。]8.C[理解“可怜”词义,“同情”分析不对。]9.C[几:诱因,先兆。]10.D[①只是说了“以为”,还没提到祸患;③只提到他们考虑周到,同样还没提到祸患;⑤是假设有些人的错误想法。]11.B[“因此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观点错误。]12.(1)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吋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2)难道是善于救活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3)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国家,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参考译文】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 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在这种情况下,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演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Z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吸取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吸収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吸収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吸収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使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iiI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古代的圣人,知距凹豕伸不“叉2,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徳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徳,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国家,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