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苏幕遮》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苏幕遮》教案

ID:929339

大小:51.7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义务教商教科书语文YUWEN八年级下册《苏幕遮》♦教材分析J丿《苏幕遮》是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诗歌。三首诗歌均是咏荷之作,诗人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荷花、荷叶的美态。三首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均是脍炙人口的典范之作,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与想象,感知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与画面,并体验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J【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及创作背景;2•理解诗词大意,熟读并背诵诗词。【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与品析,把握艺术手法及诗歌的意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味作者情感,感受字里行间淡淡的乡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与品析,把握艺术手法及诗歌的意蕴。【教学难点】品味作者情感,感受字里行间淡淡的乡愁。♦课前准备'J/•多媒体课件;2•搜集与课文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1.导入:乡愁,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继柳永之后“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思乡情中,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3•作者简介: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漂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今存《片玉集》。二、感情朗读,整体感知1.自由诵读,划出词的节奏。 苏幕遮燎/沉香,消/澹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1.思考:本词主要写了什么景?抒发的什么情?明确:本词主要写的景是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之情。上阙写景,下阕抒情。三、揣摩课文,赏析意境(-)赏析上阕。1.诵读指导。(1)一开始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和天气?怎么体现出来的?作者心情如何?朗读的时候声音是低沉还是高亢?语速呢?炎热潮湿的夏季;海、暑;烦闷;低沉;稍慢。(2)作者接下来的感情有没有化?那又该怎么读?有,变得欢快起来了;快速而又欢快地读。(3)一个夏夜的早晨,天转晴了,作者信步来到室外,看到了一幅荷塘美景。这三句全是写荷的,因此读的时候要语势连贯,中音中速。读的时候要发挥想象,好象无边的荷塘美景就在你眼前。大家齐读一下这三句。(生读)这里有地方要重读,应该是哪几个字?(风荷举)2.揣摩词句。(1)刚才我们说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通过哪个字或哪几个字表现出来的?(“呼”,“窥”)“呼”这个字,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和“呼”有关的四字词语一一呼朋引伴,欢呼雀跃。我们仿佛听见了小鸟们唧唧喳喳,呼朋引伴那悦耳的鸟鸣。“窥”这个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鸟儿们在屋檐下探头探脑,聪明灵动的动作与神态。作者把鸟儿们写得这么可爱,说明作者?——高兴。作者对这些小生物的喜爱,以及随着天气转晴,作者的心情也随之转晴了。(2)赏析写荷花的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王国维曾经评价这一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大家看看这一句中哪个字运用得比较生动传神,写出了荷了神韵?“清圆”一一写出了荷的形状,一种很饱满的感觉。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美丽。“一一"——写出了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举”一一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 “风"这个字写出了荷什么样的姿态?动态美。写出了荷的妩媚、娇羞之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3•师配乐朗诵。(-)赏析下阕。1•诵读指导。(1)看看上下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上阕写景,下阕抒情。(2)作者的目的是写景还是抒情呢?——抒情。写景是凭借,抒情才是目的。(3)全词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羁旅之苦、思乡之愁。2•揣摩词句。(D你认为前四句哪个字能较好地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遥”:从杭州到开封距离这么远,在古代确实要走几十天才能到。“久”:作者离开家乡时间太长了,所以乡愁很浓。(2)家乡真有这么美好吗,我们看作者家乡到底有什么令人难以割舍?(渔郎)(3)故乡还有什么生活场景无数次岀现在作者记忆的相册之中?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大家看课本插图,体会一下和亲密的儿时玩伴一起荡舟芙蓉浦的情景。(4)“梦入芙蓉浦”与前文照应起来了。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周邦彦的《苏幕遮》,这篇作品不仅带给我们纯美的艺术享受,更能带给我们一种启迪。滚滚红尘中,当我们被世俗蒙蔽了双眼,但愿荷之韵能给我们注入一丝清凉。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希望荷之芳香永远流淌在我们心里,一直齿颊留芳。上片写景的整体格调是活泼的,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感的变化“燎沉香,消澹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言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下片抒怀乡之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故乡遥”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五月渔郎相忆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2.延伸拓展: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为例,学习诗歌中的写作方法——对写法。古代思亲思乡诗中有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这种方法称之为“对写法”。此种写法的好处是行文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表达情感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1.布置作业:(1)请将“鸟雀呼晴……一一风荷举”之景扩写为一段6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2)背诵并默写《苏幕遮》。♦教学反思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