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 登岳阳楼 旅夜书怀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阁夜 登岳阳楼 旅夜书怀

ID:924036

大小:1.1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更被宗代江西派奉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诗人回顾 杜甫人生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一、读书与壮游(公元712——745年,0——34岁),20岁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中。再漫游齐赵。在洛阳遇李白。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俯瞰天下仗剑远游,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初定理想,积极进取。代表作《望岳》。 二、困守长安十年(公元746——755年,35岁——44岁),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忠君、渴望为官、建功立业,却又对求官之路深感失望,壮志难酬,无奈、孤独、无助;对于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同情,让杜甫开始关注民生。代表作《兵车行》。 三、陷贼和为官(公元756——759年,45岁——48岁)对战乱的厌烦,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悲叹。代表作《月夜》、《月夜忆舍弟》。 四、漂泊西南(公元760——770年,49岁——59岁),诗歌带有丰富的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忧国忧民,对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忠臣、名臣的崇敬;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感怀;隐居心境的恬淡;对亲人的思念。代表作《蜀相》、《江汉》、《登高》。 1.《旅夜书怀》作于765年,杜甫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托,离开成都。2.《阁夜》作于766年,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3.《登岳阳楼》作于768年,诗人自公安到达岳阳时。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请找一下首联和颔联中提到了那些意象?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江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 孤弱的细草在微微的风中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近景 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远景 平野阔大江流——孤舟——何等孤单何等渺小诗人命运的写照明确: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这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艺术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两联勾勒的画面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声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诗人的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诗人辞去官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由此可见诗人心情之悲愤。 比喻的手法,以一沙鸥自比,表达了漂泊孤零的感慨。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前半部分极力渲染描绘旅夜江上壮伟之景,后半部分尽意宣泄孤舟漂浮的悲怀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 杜甫阁夜 体裁:七言律诗(近体诗、格律诗);题材:即景抒情诗。 写作背景“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鉴赏指导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与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关联?此联融情于景,“岁暮”一句,寓自己年事已高,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凄苦心境。“天涯”一句,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鉴赏指导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水的壮美。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意境雄浑悲壮。一份爱痛交织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极有艺术表现力。 鉴赏指导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上下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野哭”一句写出战争给广大的百姓带来凄惨、悲痛;“夷歌”一句折射出渔人、樵夫艰辛生活的凄凉心境。上下句形成点面结合,以乱世之声来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忧愁痛苦。也是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缩影。表达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鉴赏指导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前一句借典抒情,借忠、逆之臣殊途同归来表达诗人报国之志难伸,功业无成,自我安慰的无奈消极情绪。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亲人、朋友音讯全无,也只能徒然地感到万分寂寞的心情。 鉴赏指导本诗内涵丰富,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表达多重悲慨。悲慨①年事已高,时日无多。②浪迹天涯,无依无靠。③战乱不息,民不聊生。④功业无成,亲朋无讯。 手法总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点面结合借典抒情视听结合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写作背景背景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这一联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这样来描写洞庭湖,有人以为过于夸大,“于事理未当”,像是写大海而不是写湖(见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实则此评未免拘泥。须知诗歌不同于科学论文,是容许使用夸张来充分表现视觉(或听觉)形象,以畅快宣泄作者的意兴与情绪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比较?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景情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老病”: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两年,身体衰弱不堪——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和无边的宇宙“对应”的是什么呢?是一个极为渺小的“有限”之身,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行吟者,是被命运抛弃于苍茫湖水之中的如此穷愁潦倒的一个孤魂。缺衣乏食,居无定所,得不到亲友的慰藉,连一个赖以承受痛苦的正常的身体都没有。飘零、孤寂、衰老、贫病,一个活人生存所需的空间萎缩到不能再萎缩。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引题写景个人景况国事艰难广阔胸襟意境宽阔宏伟登岳阳楼交代背景宽阔广大凄凉落寞 前四句写景→宽阔广大开阔↓五六句叙身世→凄凉落寞狭窄↓七八句抒感慨→广阔胸襟开阔 老杜品格,穷而愈坚,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以阔壮之景寓悲凉之怀的抒情境界。 小结《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巧妙。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低回。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高大的。他那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着我们。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