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木兰诗第二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10课 木兰诗第二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0课 木兰诗 学习目标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 学 过 程 自 学 反 馈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情况。‎ ‎2、写出本文的通假字 ‎[‎ ‎3、了解故事情节,在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木兰停机( )──决心( )──从军( )──奔赴( )──十年( )──拒赏( )──与亲人( )‎ 个案补充 师 生 互 动 二、整体把握 ‎1、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说木兰形象。‎ ‎2、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从军缘由 ——( )写 出征前的准备 ——( )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 )写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 )写 凯旋辞官 ——( )写 家人迎接 ——( )写 木兰改装 ——( )写 ‎(二)重点研读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 ‎4、第5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探究 ‎1、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 总 结 归 纳 请梳理本节课知识并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达 标 测 评 课外文言文阅读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B.市鞍马(买)C.长而益精(更加)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皆次当行( )数( )建奇功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 布置 作业 推荐阅读 法国司汤达《巴玛修道院》、法国作家梅里美《卡门》,两部小说中的吉娜、嘉尔曼的描写段落。‎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