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一剪梅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一剪梅学案

ID:920634

大小:12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导入新课当夜晚降临,黑色的天幕笼罩整个大地的时候,月亮透过漆黑的夜空把清明澄澈的月光洒向人间,照亮了人们孤寂的灵魂,点燃了诗人心中创作的激情。于是,在璀璨的诗歌王国中便有了许许多多吟诵月亮的优美诗句。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带“月”字的诗句。带“月”字的诗句非常多,课后请同学们再去广泛搜集,然后将其整理、归类,看看月亮这一意象有哪些含义。面对同一轮明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在一些人眼里,月亮是明亮的、柔美的、多情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月亮却又是孤独的、哀怨的、沧桑的。那么在唐代诗人张若虚的眼里这轮明月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春江花月夜》,去领略一下张若虚笔下这轮明月的光华。二、介绍《春江花月夜》的古今评价《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三、教师诵读全诗,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整体感知。四、以“月”为线索,具体研读课文﹙一﹚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月之景”。1、全诗写了很多意象,在众多的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能统摄全诗的最主要的意象?明确:月。2、全诗哪几句是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明确: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轮”。3、紧扣“月”这一意象,请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来描绘月下春江美景。配乐营造气氛,请学生有感情的读自己的作品。教师下水作文:看,那春江潮涨,潮水翻滚着、奔腾着、咆哮着,浩茫茫一片仿佛与大海相连。霎时,一轮明月在浩瀚无垠江面上,随着洪波翻涌冉冉升起。顿时,万顷江波之上笼罩了一层空灵、迷蒙的月色,水光粼粼,月光莹莹。江水宛然前行,环绕着一处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郊野流淌。溶溶月色弥漫在这开满鲜花的树林里,柔柔的月光在花瓣上浮动,像是撒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朵在月光的照映下仿佛冰山上盛开的雪莲一般晶莹剔透,散发出圣洁的光芒。这时,天空中飘洒、飞舞的流霜,沙滩上洁白、柔软的细沙都与月色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4、教师小结:诗人用月光统摄群象,采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最后将笔墨凝聚在了一轮明月之上,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色泽柔和、幽美深远的春江月夜图。诗人采用这种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无所不包的写作顺序,是要告诉我们一句话——“何处春江无月明”,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笼罩之下呢?由这句话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哪里的世界没有太阳,哪里的夜晚没有月亮,哪里的人间没有希望……﹙二﹚领悟“月之理”1、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明确: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 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乐,请一名学生朗诵本节。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曹植和阮籍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三)鉴赏“月之情”教师导:光照千古的明月之所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长明不衰,好像是在等待什么人。“孤月”尚且“待人”,何况游子、思妇?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这轮明月也表现得极为多情。1、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及“落月摇情满江树”。2、赏析“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参考答案:(1)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2)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3、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参考答案:此句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通过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一个“摇”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的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荡漾。同时让读者仿佛看到缭乱不宁的别绪离情伴随着残月的余辉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让读者仿佛听到这离情飘落时还伴随着细碎、空灵的风铃的声响。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这份哀而不伤的离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4、教师小结: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李泽厚: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五、课堂结束语诗人张若虚将众多意象巧妙地统摄于一轮明月的光华之中,汇成了月之景、月之理、月之情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意境。在时间线索上,诗人也以月为纽带,整幅画卷按照月亮初生、高悬、西斜、落下的顺序徐徐展开。月亮落下有再升起来的时候,诗人通过月落、月升的循环往复给我们传达一个“永恒”的讯息,让读者感受到了春江花月夜中景、理、情的永恒之美,并促使我们在纯净、空灵、迷朦的月色中不断地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附板书 《议论文写作指导》导学案一、回顾:议论文结构:对照式论证开头:提出论点正反对照正面论证点例叙议面例过渡反面论证叙议过渡:既然。。。那么。。应怎么样联系实际,谈怎么样实践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拓展文意怎么办是什么过渡二、事实论据选取原则:注意论据的典型性注意论据的确切性注意论据的针对性注意论据的新颖性三、议论文难点突破:教你展开论证分析例文一:“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缺点:“观点+论据”格局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修改:……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论证分析的方法:1、“因果分析法”2、“假设分析法”3、“意义分析法”4.“论据引申法”5.“例后解说法6.“正反对比法”7、“比较分析法”8.“披文示意法”9、“点面分析法”10、“辩证分析法”1、“因果分析法”::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分析:方法一:例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方法二:2、“假设分析法”:例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达.芬奇老师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分析:例2:论点:创新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它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可见,海尔的成功在于创新。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也许海尔早就被市场所淘汰,“海尔”这个品牌也不会闻名中外。正是由于海尔集团的不断创新,打响了“海尔”这个品牌。所以,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作文:请以“探索”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论据的分析遵从以上两个原则,不少于800字。 《一剪梅》导学案教学目标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3、利用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原则:开放性原则一、知人论世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明快妍丽,如《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词风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如《声声慢》《武陵春》。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可惜新婚不久,赵明诚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二、倾情感知读李清照的《一剪梅》,谈谈这首词给你的印象,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三、诵读感知你的这种印象是从词中哪些意象,哪些词句中或词的其他方面看出的?(针对二倾情感知里的回答在词中找出依据,谈具体。) 四、我诉我心阅读下面的例句,试用一种意象表达自己的一种感情。例句: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仿写:离愁是。幸福是。欢乐是。悲伤是。爱是。五、比较阅读我们以前学过李清照后期的一首词《声声慢》(PPT展示),同样是写愁,这两首词表达的愁情有什么不同?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总结六、作业1、背诵全词。2、分层作业:(二选一)(1)在理解全词感情内涵的基础上,将原词改写成一篇300字情景交融的散文。(2)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从意象、感情表达两方面比较鉴赏《一剪梅》与《渔家傲》的愁绪异同,体会婉约派次的风格特点。附:诗句大意: 轻轻地提起罗裙,独自来到船上。红艳的荷花已经凋残,玉席生凉。云中可有谁寄来书信?一排大雁已经飞走,西楼满是清冷的月光。花已飘落,流水也悠悠流走。同是一种相思,分成两处闲愁。这种闲愁实在无法消除,眉上愁云刚消,却又上了心头。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