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梅河五中 佟海燕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书愤》梅河五中 佟海燕

ID:919987

大小:2.73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书愤》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陆 游 的 童 年他出身书香门第,爷爷是王安石的弟子,父亲陆宰是经学家和藏书家。他自己也是神童。十二岁能写好诗文。他从小也刻苦习武,擅长骑马射箭。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陆 游 的 仕 途三败考场16岁科考失败19岁:喜论恢复,语触秦桧29岁:喜论恢复,殿试失利34岁:第一次踏上仕途38岁:奏请宋高宗罢黜杨存中,因此被贬放宋孝宗赐进士出身40岁:因弹劾曾觌、龙大渊再遭贬官42岁:因“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被罢免45岁:夔州通判 陆 游 的 仕 途48岁:被招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下,开始了他在南郑的军旅生活。八个月后,王炎被宋朝廷召回,陆游改任。52岁时:因“燕饮颓放”被罢官……84岁:因支持韩佗胄北伐,被去除一切职务和俸禄85岁: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总结 (一)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现存9300多首),能诗能词也能散,才华横溢;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 (二)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但最终将爱情的玫瑰丢落风中。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三)他的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明快。 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创作背景介绍: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 解题书:愤:书写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宋孝宗淳熙13年春,陆游家居山阴,已经61岁。时诗人被黜在野,想山河破碎中原未复,感小人误国世事多艰。郁愤之情喷薄而出,遂作《书愤》。陆游曾说:“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英雄而无用武之地,陆游开篇直抒胸臆,把自己沉浸在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引出如山的壮志豪情。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逐联赏析 颔联写两件战事。宋高宗绍兴31年冬,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击溃金兵。第2年,宋军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大散关。诗中,“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的意象,两两相合,构成两幅意气豪迈的战争画卷。诗人以曾经的辉煌战例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细细品味,包含了壮志难酬的愤激和辛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诗人用“塞上长城”典故明志。南朝宋文帝听信谗言杀名将檀道济,檀道济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年轻时就立下了征战沙场、收复山河的远大志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很有舍我其谁的劲头。现实是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个“空”字,几乎是一生奋斗无成的写照。揽镜自照,却是两鬓先白,时日不多。身世之感,国家之痛,不由人不悲从中来。 尾联用诸葛亮坚持北伐故事。诸葛亮上表出师,忠心为主,是何等慷慨。虽然最终“未捷身死”,但名满天下。千载以来,有谁可与之相提并论?诗人实际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以诸葛亮自况,意在斥责朝廷上下碌碌奸人苟安主降,也表明自己并未消沉的英雄气概,恢复中原的决心至死不渝。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出路,转而将渺茫的希望寄托在古贤身上,真是万般无奈。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回顾)诗人“书”了哪些事?书愤 他在愤懑什么?一愤“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岳飞抱定“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 他在愤懑什么?二愤“空自许”“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他在愤懑什么?三愤“衰鬓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他在愤懑什么?四愤“无人堪”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他愤的根源是什么?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含“悲”,“愤”而生“凉”、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报国欲死无战场书生无地效孤忠“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总结: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这样的遭遇不只是一个人的,诗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每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发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在他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游诗歌的灵魂。 艺术手法1.用典:檀道济、孔明2.对比手法:理想和现实、早年与晚年3.名词叠加: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比 较 阅 读比较阅读《书愤》和《蜀相》情感:《蜀相》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比 较 阅 读比较阅读《书愤》和《蜀相》表现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书愤》用典、白描、对比 比 较 阅 读比较阅读《书愤》和《蜀相》歌颂诸葛亮功绩:杜甫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