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自画像》创作心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浅谈我的《自画像》创作心得

ID:910888

大小: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浅谈我的《自画像》创作心得摘要:伦勃朗是一位善于“自我审视”的艺术家,他用自画像的方式时时审视着自己;将自己首先推向了自我解剖的十字架,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直率、真诚和对艺术的执著。他用口C与众不同的光影技法照亮了绘画之路,用自己丰富的艺术情感创作出了不同时期的自画像,概括了他作为艺术家的整个人生,足以让我们后生值得学习终生。关键词:自画像;写生;表现技巧;创作感想中图分类号:J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21-2一、创作题材的选取《自画像》的创意主要来源于绘画和回忆的经验,我在绘画过程屮发现了一个问题,比如写生头像,每个人画的头像多多少少都与自己有点像,这个挺神奇的,在不知不觉中你个人的形象就会出现在笔下,所以我觉得在绘画创作中,个人的痕迹是无法抹掉的,从某种角度來说绘画行为就是在不断地重复地描摹自己,它可以清楚地记叙你生命各阶段的状态。可能冇时会比较隐晦,不易被察觉,但是一定存在。而回忆的过程就是回想生命的片段,这些片段构成了人的整体,于是我在绘画和回忆Z间找到一个共同点,就是个人的卬记,两者都是“人生”的局部,将之拼合就是一个人的整体面貌。当我们重新面对伦勃朗这近百幅的自画像时会发现,丿力史的尘封,时空的隔绝,使我们在仰视这位300 多年前的大师时,对他更加地捉摸不透。在那些或喜、或悲,情态百变的面庞下,究竟掩饰着,抑或传达着何种情愫呢?很多人将自画像完全视为伦勃朗心路历程的体现。然而,伦勃朗一生大起大落,尽尝人世间大喜大悲,这与他自画像所透露的信息似乎并不完全一致。虽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婚的伦勃朗是那么愉悦,怀抱着妻子萨斯基亚而洋洋自得。但是,当1642年萨斯基亚去世后,在他同年的画像中却丝毫没有流露出任何悲痛的迹象。《夜巡》的诉讼案件,更使伦勃朗从此失去了人们对他的赞赏。而在整个40年代的自画像里,他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洋洋自得、镇定自若的神态。1657年他已彻底破产,在逆境中,他仍然为自己绘制着平静而且宏人的自画像作品,|何庞Z深邃犹如哲学家般的静思。晚年的伦勃朗在画中依然无比坦然,甚至一直是在笑着的,而他的亲密伙伴亨德里克耶,爱子泰特斯却都已先他而去。在他一生中最为贫困的时期,当他不得不为了食物去打开女儿的钱袋时,自画像屮的他仍然难以看出丝毫的愁苦之感。二、构思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只有我们置身于生机勃勃的自然中去吸收阳光雨露的滋养的时候,只有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像阳光和雨露一样的生命的时候,方可培植出艺术大树直升蓝天。深入研究色彩必须到自然界的景物屮去捕捉,去感悟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只有那里才是研习探究色彩的大课堂。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在学习绘画的初始阶段时,对景写生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色彩和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从写生中收集资料,创作素材或直接从中提取艺术作品,平淡无奇的一物一景当收入画中时,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便赋之以艺术的生命活力而使其成为珍贵的艺术品。古往今來,东西方的绘画大师们,通过直接的写生,载入世界美术史的名画比比皆是。遇到各种问题时要进行总结分析体验,并有的放矢地去论述色彩的基本规律,这样就能创作出充满泥土气息并且牛动感人的肖像画。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对物体写生的过程就无法获得绘画色彩的根基,缺少到大口然景观中去的体验就难以真实表达自己想要的感觉。同时随着当今绘画观念的转变与发展,近现代艺术家们也越來越注重个人情感意念和主休 精神的表达,使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近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逐渐显现出色彩的情感表现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而且注重色彩的情感表现的作品也屡见不鲜。因此,油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手段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我在自己的创作中,也是以色彩表现为主,注重色彩的表现情感。采用长条构图,符合中国传统绘画欣赏习惯。背景采用中国写意山水,我认为这样既结合现代油画创作的特征,又使之吸收传统的风景油画的绘画技法和现代的装饰油画的特点。我们作画的第一步就是构图,构图在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耍的地位。构图形式多种多样,基本规律为:在丰富中求统一,在均衡中求变化。在以往的《自画像》画构图中,经常面对人像缺乏构图意识,取景平板,主次模糊,画面的线条重复,这些问题都得引起高度重视,同时,我也翻阅了一些大师们的书籍,看了他们的构图,也了解了一些构图法则。三、表现方式关于整幅画的表现方式,我先翻阅了古往今来一些有关《自画像》画家们的作品,选出了自己欣赏并适合的一些作品作为参考。我欣赏伦勃朗在自己的画作中,细腻地描绘自己特征状况的那种热情,画自己周伟I生活的一切,从不幻想脱离现实,沉溺于对故乡土地的一往情深,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真真实实的自己。在他的画中,我最喜欢他画的那些《自画像》,这种执著的情感与理性的爱好构成了伦勃朗的绘画基调。他所描绘的自己,从我们现代都市人的眼光来看,处处充满着深邃犹如哲学家般的静思的魅力。不过,对当时的人们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为他的画多半是自 画像;是朴索,平易,天真而亲切的,犹如出园牧歌。他厚重的笔触,丰富而整体的色调,以及抒情景物的淋漓表现都是我学习的重点。有了他的理论指导,我的这幅作品也更得心应手了。四、创作心得我感觉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探索适合于自己特点的风格是不言而喻的事。我常常是对自己尝试性的作品充满兴趣,却又不时地怀疑和否定。探索,否定,再探索,这样反复地进行看。从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是创作的原则。回忆起过去许多年里,常常是带着一个概念下去,带着一些为概念搜集的素材回来。把自己的感情管制起来,这样就无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带着一把感受以外的尺子,在生活中量来量去,发现可画的题材实在比沙里的黄金还少。回想起过去看过国画老师们的花鸟、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觉得他们对所描绘对象的形与神是吃透了的,下笔的时候,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胸有成竹,然后落笔成形,以形写神。每个局部之间都是有机地联系着的,都服从一个总的神韵和节奏的要求。在这总的要求下,这种笔墨趣味也自然能运用得当了。另一个特点是不离开表现对象而搞笔墨趣味。每放一笔,足笔墨,也是形的一部分。油画如能吸收这种技艺,并结合油画的色彩造型,也许会出现新的面貌。大量地连续地作画,对我的实践很有好处。不断地画,不断地思考,随时调整自己的画法,随时补充一些新的设想,随时试验。首先,很认真地推敲素描的小草图,把画面的构图安排,人物的形象特征、神情、动态 都考虑成熟,再设计色彩关系等,当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后,动油画刷子就大胆了,也主动了。参考文献:[1]林木•透纳与康斯泰勃尔[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6.[2]栗宪庭•中国当代绘画一一多重传统的影响与综合[J]•艺术界,1999,(01).[3]杨参军主编,李家华•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作品[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12.作者简介:刚成凯,男,河南安阳人,沈阳师范大学12级艺术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张蕊儿,女,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12级艺术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版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