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城县高中语文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南城县高中语文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ID:901987

大小:20.4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5《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教学设想笔者以为,学习自然科学小记文,重在积累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理念和精神。托马斯刘易斯《作为生物的社会》是普通高中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必修⑤的第14课《作为生物的社会》选自美国生物学家、医学家的科学散文著作《细胞生命的礼赞》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文学角度看,本文都是一篇佳作,它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阅读此文,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学习此文的目的即在于通过把握生物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人类唯有尊重生物,借鉴生物社会群体性生活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掌握作者的写作目的。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品味语言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章的品读,和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感受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之情,培养人文关怀,学会关注和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筛选主要信息,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难点: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四、教学方法:自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五、课前准备(预习要求)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了解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生平及代表作,基本解决生字读音,熟悉全文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5/5 2、结合所学生物知识,搜集一些群体生活的动物的资料,说说它们的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作品《作为生物的社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生物”与“社会”的含义。社会一一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生物一一自然界中所有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由此可知,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人群,而非独立的个体。毋庸置疑,人类是有社会性的。那么,其它生物也有这种特点吗?它们在集体行动中也表现出社会性了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文本去寻找答案。(二)整体感知作者在文中主要描述了哪几种生物?哪种生物写得最详细?(三)筛选、整合信息,把握作者主要观点1、请大家细读3社一6段,看看蚂蚁的活动具有怎样的特点。蚂蚁活动特点个体独行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群体什么都干有组织、目的、智慧、分工、集体协作结合讨论交流,重点品味的精彩语句主要是: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5/5 ④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⑤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小结:作者用幽默形象的语言,说明蚂蚁的行为特点与人类的社会性特点很相似,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群体的蚂蚁像人一样,也是具有社会性的。2、分组合作探究试以阅读蚂蚁的方法为例,分组讨论交流,明确文中所描述的其他生物活动的特点。(假设你们是一群蜜蜂、一群鲱鱼或粘菌细胞,为了维持生计,你们在大家庭中需要做哪些事情?自读课文,试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复述你们的生活。将学生分为四组:白蚁组、蜜蜂组、鲱鱼组和粘菌细胞组,各组分别思考自己应当进行的社会行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从文中归纳出答案)各小组选出几位代表回答,教师总结答案:5/5 小结:由以上我们可知,生物社会中,个体仅是动物而已,而群体则是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社会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三)合作探究,掌握写作目的1、作者饱含深情地描述了群体性生物与人类的共性,是否仅仅只是向我们提供群居性生物的有趣知识呢?是否把群居生物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相提并论,甚至认为比人类更高明呢?那么,作者写作此文,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学生分两组讨论:一组研读首二段,另一组研读末三段。重点研读相关文段中的关键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显然是有针对性的。一是针对传统生物学家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批判其人类中心主义和盲目自大的观念。二是针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尚不联合团结的现实,寄望人类在各种行为中尤其是科学研究工作中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这样的写作意图,不能不说作者是睿智的,他敢于挑战传统,不媚众从俗,卑以自处,正视人类自身的缺陷,的确令人佩服!(四)拓展延伸作者在文中第11段说:“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有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其中“我们却并不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句话的感受和体会。(五)结束语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我们不仅要认识生物,热爱生物,更要尊重生物,敬畏生物,甚至向生物学习。在人类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在体育艺术方面、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还是在共同应对人类灾难等各方面,都应该既发挥个体力量,更要发挥集体智慧。这样,才能共创我们人类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5/5 板书设计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呼吁人类团结协作生物社会蚂蚁白蚁蜜蜂黏菌细胞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5/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