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ID:883432

大小:5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参考书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3、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全诗。【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诗歌并把握诗歌主要情感。2、难点:分析诗歌的情景关系,感受诗歌的深刻含义。【学情分析】《杜甫诗三首》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这篇课文选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诗,都是他的后期作品,写于他寄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期。《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感情强烈。《咏怀古迹(其三)》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苍凉。《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要善于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导学流程】自主学习一、回顾旧知:背诵《蜀道难》二、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杜甫(712—770),字__子美_____,号__少陵野老_____,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玄宗开元中,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但进取无门,困顿了10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安史之乱起,他颠沛流离,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四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贡献: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深远,他的诗被称为_“诗史”_____。主要诗作有__________三吏____________和__三别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有_《杜工部集》______传世。1、写作背景:《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例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凋伤漂泊渚清沙白鸟飞回B.落魄箫瑟万里悲秋常做客C.文藻逶迤无边落木萧萧下D.慨叹朔漠艰难苦恨繁霜鬓3、字音辨识凋伤(  )枫树(  )暮砧(  )猿啸(  )渚清(  )霜鬓(  )万壑(  )荆门(  )明妃(  )青冢(  )环珮(  )浊酒(  )【例2】.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A.凋伤(diāo)塞上(sài)渚清(zhǔ)孤舟一系(xì)B.青冢(zhǒng)万壑(hè)暮砧(zhēn)拈轻怕重(zhān)C.潦倒(liáo)省识(xǐng)朔漠(shuò)溯流而上(shuò)D.环珮(pèi)处置(chǔ)江间(jiān)挑拨离间(jiān)【小组讨论】   文本探究 问题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问题2:《秋兴八首(其一)》的主旨句是哪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分析。(1)颈联是主旨句。①“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诗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足见心情的哀伤。②“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其情令人怆然。(2)这一联表达了作者羁留的悲苦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所抒之情为本诗主旨所在问题3:读《秋兴八首(其一)》。前人说此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各联加以分析。首联。被玉露凋伤的枫树林寄寓了作者暮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悲伤,充满了萧森之气的巫山巫峡则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颔联。涌上天空的江间波浪,接天连地的塞上风云,仿佛就是动荡的时局和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最好表现。颈联。两次开放的丛菊,系于江边的孤舟,说明作者在异乡已经生活了多年,孤独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乡。尾联。年末薄暮,白帝城上传来了赶制寒衣的一阵紧似一阵的捣衣声。暗示着一年又将过去,诗人回归故乡的希望愈加渺茫,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提问展示】1.口头展示:两个例题2.边板展示:文本探究的三个问题【点评精讲】诗歌主要内容和情感的剖析【课堂训练问题预设】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D.诗人写作此诗时在夔州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整理内化1.学生总结本节课掌握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收获和不足。2.本节课没能解决的问题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