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燕歌行》导学案

ID:842924

大小:28.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燕歌行》教案学习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及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丰富的思想内涵。 3.赏析对比手法的作用。学习重点、难点:1.深入理解本诗思想内涵。2.赏析对比手法的作用。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案一、导语:(关于所谓边塞诗)我们中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多,疆域大,人气旺是好事,但是,民族之间的相处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就基本没有停过,汉族人口最多,又尽占地利,少数民族多居边地,环境也多恶劣;汉族人的大汉族主义和征服意识,少数民族的利益驱使和自恃勇武,导致边境地区常常血流成河。二、自主学习(一)有关边塞诗 1、边塞诗形成的原因:唐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和突厥、回纥、吐蕃之间,在我国北方连年有战争。对于唐的战争,当时的诗人,一般是不反对的,因为是卫国战争。对于参加这些战争的将士,又常常歌颂他们为民族英雄,认为他们是为国死节,不是为了贪功受赏。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理念,而且他们也很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诗歌创作上,他们融入了这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这就是边塞诗   2、边塞诗的主要内容①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②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③抒发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④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厌战怨征。3、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4、代表作家:高适、岑参、王昌龄等5、艺术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二、作者简介: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县人,世称“高渤海”,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早年和李白、杜甫共游梁、宋,落拓失意。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全唐诗》存诗四卷。。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4 。高适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他的一些赠别诗,如《别董大》、《别韦参军》也具有他的边塞诗豪迈动人的气概(三)文题·背景“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体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较长。“燕歌行”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怨旷之情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和戍卒生活的艰苦,内容多写燕赵边塞之事。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守珪当时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第契丹的军事;史载他曾隐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所以此诗含有讽刺张守珪的意思,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高适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适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将帅不恤士卒,指挥无能,欺君邀赏,高适对此感慨颇深,因写此篇。(四)自由朗读,正音燕歌行()摐金伐鼓()旌旆()逶迤()碣石()塞草腓()戍守()蓟北()(五)结合注释,明确大意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好男儿本看重驰骋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狂风暴雨。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4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六)梳理层次结构,概括内容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烘托气氛)第二段八句写战败;(揭示原因)第三段八句写被围;(刻画两地相思之苦)第四段四句写死斗;(歌战士贬将帅,提出心愿)。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学习案一、导入这是一首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的诗。论叙事,不仅写了出师、战败、被围、死斗的过程,描绘场景,渲染气氛,笔力非凡,而且重在刻画时间的主体——人物。写人物又没有简单化,如写将帅,既表现他们威武豪壮的一面,又表现他们骄奢淫逸的一面;写士卒,着重揭示他们的矛盾心理:抗敌卫国的壮志与身遭涂炭的寒心。论抒情,不仅发个人之感慨,更注意深探战士心曲。替他们鸣不平。通篇抗敌的豪情与不平的愤怨错纵交织,构成一曲悲壮的史诗,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的矛盾。二、内容赏析(一)出师1、自学指导:(1)第一层中哪一句写出了战情的紧急?试作分析。【明确】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的威势。(2)分析“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明确】夸张、用典狼山,有多处,这里与瀚海对举,当为狼胥居山。《汉书·霍去病传》:“封狼胥居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狼胥居山又名狼山,属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狼山县西北。这两句不仅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战地空间的广漠,而且借助于瀚海与狼山对举的典故引向历史的纵深,人们不禁要抚今追昔,提出疑问:为什么汉将受封管辖之地至今却战乱四起?作者引导人们非议当今边策的意图,不难窥知。2、合作释疑在如此紧急的战情面前,那些出征的汉将有何表现?试抓住第一层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明确】残贼横行摐金伐鼓旌旗逶迤汉将战前恃勇轻敌、金鼓震天、大摇大摆、不可一世的骄态,为下文战败埋下伏笔。(二)战败1、自学指导:第二层中汉将与战士在战争中有何不同表现,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揭示了什么主题?寄寓了作者什么情感?【明确】对比:将帅帐下犹歌舞恩遇轻敌战士军前半死生力尽关山一方面是拼死作战、流血牺牲,一方面却是美人歌舞、纵情声色。将领受朝廷恩遇,肆无忌惮,冒进贪功—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却未能解围。作者怀着极大的愤慨唱出了军中的不平。尖锐地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对战士视死如归、奋勇杀敌的赞颂,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狂妄轻敌及其腐败的作风,暗示了必败的原因。为下文写战事失利作铺垫。2.合作释疑: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4 明确:①自然条件恶劣,②敌人凶猛善战,③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将领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三)被围1、自学指导:第三层笔锋一转不再续写战事而是写征夫、思妇,这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明确:一句征夫,一句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相去万里,永无见期;蓟北征人,回首亦是枉然,边庭遥远,难以度越,苍茫广漠,一无所有。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战争气氛紧张——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是谁把他们推到如此的绝境,不由得让人想到写士兵的痛苦,写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寄寓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同时也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2、合作释疑:二、三层中最突出写边塞风光的诗句有哪些?有何作用?参考:“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茫茫无所有”。用萧条的山川、深秋的大漠、枯黄的衰草、孤城等意象共同勾勒出一幅广漠萧条、苍凉壮美的景物画,渲染了一种荒凉恶劣的气氛,“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以边塞秋末自然景色的衰败,衬托官军兵力的枯竭。写出了“沙场征战苦”的主题,同时也在这广阔的背景中表达了对广大士兵的同情。(四)死斗自学指导:在最后一层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情感:盼望体恤士兵、有勇有谋的好将领带领大家取得胜利四、归纳主旨:本诗描写了边庭士卒紧张激烈的战斗生活,赞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同时又以同情的态度,写出了他们离家远戍的痛苦。诗篇还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狂妄轻敌及其腐败的作风,暗示了必败的原因。五、板书燕歌行高适对比:将帅帐下犹歌舞恩遇轻敌战士军前半死生力尽关山军中苦乐不均赞颂战士批判将领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