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ID:842832

大小:35.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创作背景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二、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 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三、注释译文折叠注释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④毕竟:到底。⑤六月中:六月中旬。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⑦同:相同。⑧接天:像与天空相接。⑨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⑩映日:太阳映照。⑪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译文1:到底还是六月的西湖最美丽,风光与其他时候都大不相同。莲叶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荷花映日呈现出异样娇红。 2:六月的西湖最美的时候,风光与其他时候大不相同,满湖的莲叶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碧绿一片。在阳光的照射下,荷花非同一般的红来。四、作者简介杨万里石像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历任太常丞兼礼部右侍郎、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一生爱国,但始终不得重用。晚年受宰相韩侂胄打压,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号文节,追赠光禄大夫。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他创造了新奇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五、作品鉴赏诗词鉴赏"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 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隐喻含义在这首诗中,"毕竟"一词表现出杨万里的急切心情。"西湖"是指西湖所在地南宋首都临安。"六月中"指朝廷。诗歌第二句" 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含义是:在朝廷里任职和其他地方任职是不一样的。"天"和"日"都指皇帝。"接"有"挨着"的意思。"映"映衬,在太阳下。"莲叶"、"荷花"都指林子方。"无穷碧"、"别样红"是说前途大好,一片光明。整首诗的隐喻含义是:毕竟是朝廷里面,和外面官场不一样。你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有所成就,前途光明。但林子方并没看懂,大喊"好诗"便去福州了。从此林子方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杨万里描写荷花的诗杨万里七月十四日雨后,毗陵郡圃荷桥上纳凉荷叶迎风听,荷花过雨看。移床桥上坐,堕我镜中寒。杨万里荷桥暮坐荷花留我不容回。桥剪荷花两*开,荷花留我不容回。不胜好处荷桥坐,政是凉时蚊子来。 池似平铺绿锦横,荷花为纬藻为经。无端织出诗人像,独立飞桥摘斗星。水到荷花蔕,风生菰叶梢。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鸥凫晚声散,天水夕光交。杨万里荷桥暮坐荷花为纬藻为经。杨万里食莲子蜂不禁人采蜜忙,荷花蕊里作蜂房。不知玉蛹甜於蜜,又被诗人嚼作霜。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玉砾金沙一迳长,暑中无处可追凉。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寒甃千寻汲井花,病身一浴不胜佳。追凉不得浑闲事,烧眼生憎半幅霞。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空中斗起朵云头,旋旋开来旋旋收。初作*松松树子,忽成髣佛柳花球。杨万里寄题李与贤似剡庵四明狂客一茅屋,敕赐剡川才一曲。安福诗人李与贤,大书似剡山扉前。我曾著脚勾践国,奉诏昭陵省松柏。是时八月欲半头,镜湖不足人间秋。稽山影落水精阙,荷花露滴波中月。季真茅屋荒苍苔,古木哀猿啼禹冗。今君结屋河那边,疋似剡川若个言。我到剡川君未到,似和不似然不然。君不见,兴公旧草天台赋,元不曾识天台路。一俛仰间已再升,何月瘦藤与芒屦?杨万里清晓湖上山腰轻束一绡云,湖面初颦半蹙痕。 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小出涌金门。菰月苹风逗葛裳,出城赴得一番凉。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六月西湖锦绣卿,千层翠盖万红妆。都将月露清凉气,并作侵晨一喷香。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感兴去国还家一岁阴,凤山锦水更登临。别来蛮触几百战,险尽山川多少心。何似闲人无藉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荷花正闹莲蓬嫩,月下松醪且满斟。杨万里过临平莲荡 莲荡层层镜样方,春来嫩玉斩新光。角头一一张芦箔,不遣鱼虾过别塘。莲荡中央劣露沙,上头便著野人家。篱边随处插垂柳,檐下小船萦钓车。朝来采藕夕来渔,水种菱荷岸种芦。寒浪落时分作荡,新流涨后合成湖。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饭香。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杨万里题张埧夫腴庄图三首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万顷照红衣。临平山下西湖上,总被腴庄拨取归。花光泉响不相参,城市山林难两兼。不分腴庄最无赖,一时奄有忒伤廉。花开还喜落还嗟,君被腴庄恼却些。何似老夫展横轴,一朝见尽四时花。杨万里写儿童的诗有哪些?稚子弄冰作者: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解释: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译: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嘻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瓈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嘻乐与失望,宛然在目。桑茶坑道中》(其七)与《安乐坊牧童》: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荫正眠着,一牛吃过柳荫西。解释:这是个雨后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无处;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枣没有人担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离的老伙伴儿。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景物,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伫(zhǜ)立窗口,眼光透过稀疏的篱墙投向一条田间小路。小路又细又长,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路旁树上,新叶闪着嫩绿,还没有长成浓阴;油菜花正在盛开,满地金黄,一片欣欣向荣的阳春景象。忽然,有个孩子从小路上追着一只蝴蝶急匆匆地跑来,转眼间,蝴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丛里。小家伙找啊,找啊,在一片黄菜花中,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初夏睡起【宋】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 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和陆游、范成大三人是互相佩服的朋友。杨万里擅长七言绝句,不论农家生活还是自然景物,在他笔下都显得新鲜活泼,趣味横生,尤其难得的是,他喜欢描写儿童形象,许多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优秀的古代儿童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