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敕勒歌》修改后优秀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案】《敕勒歌》修改后优秀教案.

ID:835229

大小:64.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敕勒歌》课型:新授课上课日期:2012、11、28姓名:连吉伟单位:山亭区翼云中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7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原野放歌:《敕勒歌》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积累重点生字词语相关课程标准:“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2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2读课文。背诵课文。3评价任务: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再读诗歌,引导学生探究几个问题。3、诵读诗歌,品味文中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腾格尔歌曲《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二、背景资料:《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三、诗歌朗读:1、听范读录音。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四、问题探究:1、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个比喻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3、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7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觉?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这句采用了什么写法?五、小结:1、齐读诗歌。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3、展示学生作品。六、拓展延伸:1、投影展示风景图片。2、说说自己的家乡。七、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默写。2、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三。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播放有关大草原的课件,给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大草原的美丽景色。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在理解诗歌内容时,先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诗歌的一般方法,放手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结合图画等方法,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之后,学生相互质疑,合作探究,相互解答。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7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7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课型:新授课上课日期:2012、11、25姓名:连吉伟单位:山亭区翼云中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拓展阅读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重点生字词语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重点生字词。2、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正侧结合的写景方法。4、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评价任务: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5、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探究几个问题。6、诵读课文,品味文中亦庄亦谐的语言特点。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7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记。课文对于白洋潮来潮时不同角度的景致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白洋潮的壮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多角度的写景手法,更是令人赞叹。通过对它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散文取得的辉煌成就。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那么《水之歌水之思》是怎么说明的呢?我们来看一看。二、检查预习:1、作者、作品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作者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三、感知课文内容1、根据注解再读《白洋潮》和《钱塘江夜潮》文中引用周密,高濂的两则文段提出疑问词句,教师指导解答。2学会僧简要复述三篇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3找出《钱塘江夜潮》这篇文章的文眼。三、比较探究:探究1.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一,钱塘江的江口在杭州湾的人海处呈喇叭状,向内逐渐浅狭,海潮倒灌,潮波传播又受到内江狭窄江面的约束,这就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大潮最盛。其二,是江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强大阻力,潮头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推波,浪迭浪,潮水自然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以上,潮差可达10米。其三,大潮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钱塘江大潮主要是由海潮倒灌引起的,所以,它也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探究2.讨论:从表达方式看,《白洋潮》写了几方面的内容?给本文划分层次。明确:写了三方面的内容,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记叙(开头至“章侯、世培踵至”)交代了看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第一层)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7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描写(“立塘上”至“颜始定”)正面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第二层)议论(“先辈言”至结尾)提出疑问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第三层)探究3.文章讲了哪些内容?\'生命之源\'\'雕刻大师\'\'循环与平衡\'\'历史沉思\'四部分内容探究4.《钱塘江夜潮》《水之歌水之思》两篇文章有何异同点?明确:相同点,古今对照的手法展示水资源问题引发思考,惊醒。不同点:《钱塘江的夜潮》是以抒情为主的散文,它由对看钱塘江潮的热切期盼,到看后的大失所望的感情变化,掲示了水资源逐渐减少的问题。《水之歌水之思》先赞颂水对人类的意义,后通过抽象的科学道理,列出具体的统计数字来说明如今水资源不但在减少,而且已经失去平衡,水的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6.对于张文,钟文,周文和高文,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点拨:在各抒已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为文之道:不论描抹摹之法怎样,不论能否免俗,只要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即可。六、分层提高必做题1、完成助学第75页“学习测评”1——5题。选做题完成助学第77页课外阅读《读书人是幸福的》内容。七、教学反思同为写水的文章,可是落笔却不同:结构不同,描写方法不同,角度不同,感受不同。在本单元要教会学生描写、关察、体验,要善于表达自己的亲身体验,找到切入点,学会思考、联想、想象,还得识记积累。课文就是范文,把握课文不同的特色,学会写作。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7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