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说木叶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王颖说木叶教学设计

ID:804770

大小:4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ORD文档可编辑《说木叶》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堂课的教学主题新课标的第一个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第二个理念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淡化的处理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三分之一多。《说“木叶”》还是一篇文艺随笔,可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妙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WORD文档可编辑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 1、把握课文观点,明确“木叶”意象的独特意味以及感受因此而营造的独特诗歌意境; 2、以点带面,由“木叶”拓展开去,体味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效果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韵味。 过程和方法: 1、关于“木叶”的含义讨论。 2、对意象含义性的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歌意象的特殊韵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WORD文档可编辑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懂得了阅读、写作离不开品味、咀嚼语言,离不开咬文嚼字,那么这节课我们看看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林庚先生面对杜甫的“无边落目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怎样咬文嚼字的,他从“木叶”两字中咀嚼出了什么?二.学生自读全文,完成整体感知:要求:(1)勾画关键语句,筛选有效信息;     (2)整合文章大意。师生交流,教师明确:1、 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提问)明确:作者引用了大量诗句,旁征博引,提出了需要论述的对象:“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引用的作用:引出话题2、 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它们的关系如何?(提问)明确:树、木、树叶、木叶、叶、落木。“木叶”就是“树叶”,少用“树叶”,常用“树”、“叶”及“落木”。主要归纳起来就是:用“木叶”舍“树叶”。3、 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提问)明确:“木叶”、“落叶”、“树叶”、“落木”等,其实主要是承接上面所提到的几个对象。几者的主要区别关键字在“木”字。归纳起来就是:用“落木”舍“木叶”。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我们注意“木”字为诗人们所喜欢的原因。小结:第一至第三段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研究对象,列举了一系列现象,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究其根源。4、 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提问)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WORD文档可编辑明确:本段主要探究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引用的作用:以诗歌作为例证。5、 第五段和上一段有什么关系?作者主要讲了什么?(提问)明确:“木”何以有这个艺术特征?意即对第一个艺术特征进行解释: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6、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提问)明确:注意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这里又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那么这一段是总结“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在颜色上具有暗示性。小结:第四至第六段主要是针对提出的疑问进行论述,找到相关的答案,即“木”的两个艺术特征。7、最后一段是作者在分析论述的时候得到的一个结论:艺术形象的领域中,概念相同字不同,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文章一至三段叙述现象,提出问题,四至六段分析现象,论其本质,由现象到本质,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论证方法。三.含英咀华、寻幽探微   同学们掌握了抓住文章关键句子于阅读文章的方法,我认为这还不够,我们除了能够宏观把握全文,还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文中的切身之处仔细玩味,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懂读透,而不是一知半解。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含英咀华,寻幽探微。1、“木”和“树”有什么不同?(提问)明确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WORD文档可编辑:文章举了吴均的《答柳恽》“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行比较:“高树”没有落叶的形象,“高木”有木叶形象;“高树”饱满,“高木”空阔,落木千山;“木”在这里比“树”显得更加单纯。补充:比较“空阔”与“空旷”“空濛”。2、“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明确: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补充:比较“疏朗”与“疏落”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例如疏落的晨星诗句引用的作用:1、引出话题;2、用作例证;3、提高全文文化意味。(总结)(三)总结:通过从上面两个部分的解读,希望对同学们解读相关的社科类文章有一定得帮助,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整体把握、咬文嚼字。四.写作特色分析: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WORD文档可编辑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WORD文档可编辑六、 当堂训练与达标检测设计: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在中国的诗词中出现过很多的意象,岁月的淘洗使他们具有了一种特定的意蕴,但是在不同的诗歌中,相同的意象也会用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二,试着结合用林庚的方法去比较“梅”在不同诗词中的用法。注意结合一下几个问题去思考。七.作业布置(自选一题完成):1.古诗词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笛”……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自选一意象,体味其在古诗中的艺术特点。2.请选择近三年高考考查古诗词鉴炼字内容的2--3题,进行鉴赏练习。八.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含英咀华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寻幽探微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WORD文档可编辑九.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遵化市高中教学设计参赛作品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WORD文档可编辑说木叶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中学王颖联系电话:13932511567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