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庖丁解牛》(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选修《庖丁解牛》(教师版)

ID:799215

大小:6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安顺一中语文导学案《庖丁解牛》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翻译能力。2、通过诵读古代散文,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3、把握塑造庖丁形象的手段以及庖丁的形象特点。4、理解文中的养生之“道”。【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作者及作品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世称“老庄”。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从而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坑。庄子的思想是没落贵族阶级意识的反映,但是,在他的著作中常对黑暗现实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庄子》现存33篇。解题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预习练习1、阅读思考①结合注释阅读,翻译这段文言文,并说说你从中体悟到怎样的养生之道?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养亲⑨,可以尽年⑩。(庄子《养生主》)注释:①涯:边际,极限。②知(zhì):知识,才智。③随:追随,索求。④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⑤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⑥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⑦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⑨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译文: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体悟养生之道:只有顺应自然,不过分追求身外之物,才能使身心健康,终享天年。 安顺一中语文导学案(附:详解:从此段看,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的海洋却浩瀚无边,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那就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而难以自拔。这实质上是在告诉人们,不要过分积极地追求身外之物,它不仅是难以如愿以偿,而且会摧残身心健康。因此,人们应当听从庄子的告诫:“缘督以为经。”意思是说,人们必须顺应自然的“中道”以处理人与外物的关系,不要拼命追求外物。)2、疏通文意(请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要求作圈点勾画)①正音:踦yǐ(支撑,接触)騞huā(象声词)卻xì(同隙,空隙)窾kuǎn(空)綮qìng(结合处)軱gū(大骨)硎xíng(磨刀石)怵chù(害怕,恐惧)謋huò(象声词)②释义:庖:厨师履:踩导:顺着,循着更:换族(庖)众,一般合、中:合乎初读全文【课堂探究】预习检查概括段意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诵读全文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研读交流、代表陈述、代表记录)1、分析形象:①品味第一段是怎样细致生动地描写庖丁解牛的?第1段,作者描写了一个场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接着作者侧重描摹他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喻。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騞”;两个比喻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②结合课文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样一种情景。找出这些描写文字,并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踌躇满志:“提到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踌躇满志”描写的是庖丁把难解之处成功解掉之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目无全牛:“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游刃有余:“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描写的是庖丁的刀宽绰而有余地地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自由行进的情景。③说说第3段庖丁解牛有哪些经验之谈? 安顺一中语文导学案第三段通过庖丁的对话介绍他的解牛经验。“经验之谈”的总纲:“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的境界变化:当初解牛,所见皆全牛,与一般人所见的一样;三年之后,未见全牛,说明他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这是至高境界。达到娴熟境界的感受及原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即依照牛的天然构造。解牛娴熟的表现及原因: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而庖丁所用之刀,用了19年,解了数千头牛,其刃却如“新发于硎”,从用刀的结果表现庖丁解牛技艺娴熟。庖丁解释用刀结果不同之原因:良庖是“割也”;族庖是“折也”;而自己用刀则是“以无厚入有间”,于是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庖丁达到娴熟境界后的心理:虽有高超的技艺,却从不掉以轻心。每当“见其难为”,则“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庖丁解牛成功之后神情:怡然自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2、体悟哲理:1、庖丁说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所谓“养生之道”指什么?除了养生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普通意义的启示?所谓“养生之道”是指,在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其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险恶的现实环境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小心谨慎,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庖下解牛之道给人的更具普通意义的启示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齐读全文熟读成诵课堂练习1、请翻译下面的寓言故事,说说它借什么形象说明了什么道理?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⑴,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⑵死!”舍人⑶有少孺子⑷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⑹。吴王曰:“子⑺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⑻,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⑼,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⑽也;黄雀延颈⑾,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⑿,而不顾⒀其后之有患⒁也。”吴王曰:“善哉⒂!”乃罢(16)其兵。注释: 安顺一中语文导学案吴王:指吴王阖闾。欲:想要。伐:征讨,讨伐。荆,指楚国。⑵谏:规劝。以下上为谏。⑶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员。⑷少孺子:年轻人。  ⑸怀丸操弹:怀揣子弹,手拿弹弓。操:持、拿。⑹三旦:三个早晨,三天。天,古汉语里“旦”就是“早晨”的意思。⑺子:你。⑻悲鸣:在高高的树上动听的叫着。古汉语中“悲”有动听的意思。⑼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附即“跗”,脚背。⑽傍:同“旁”旁边。⑾延颈:伸长脖子。延,伸长。  ⑿务欲得其前利:很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⒀顾:回头看。此处指考虑。⒁患:祸患。⒂善哉:好啊(16)罢:停止译文: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舍人名叫少孺子,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少孺子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螳螂俯着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傍。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患啊!”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停止用兵。所借形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现象。道理: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课后巩固】1、写出通假字:向(然):通响盖:通盍善:通缮2、写出以下古今异义词的古义:虽然:即使这样至于:到3、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1)为①庖丁为文惠 安顺一中语文导学案君解牛(介词,替,给)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2)乎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可不译。)③依乎天理(同②)④而况大軱乎!(表疑问语气,呢。)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3)然①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4)于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④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4、翻译:①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我所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②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筋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骨头。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以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缝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对于游进的刀刃来说一定是有很大余地的!④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即使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它难以下手,就谨慎地为之戒备,目光为之专注,动作为之迟缓。⑤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这时我)提刀而立,为之张望四方,为之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5、请查工具书解释切中肯綮、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四个成语的课外含义: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6、学了《庖丁解牛》一文,我们得到以下启示:①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②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③要热爱本职工作。④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⑤做事要循序渐进。要求:请任选以上启示中的一条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在作文本上)7、阅读庄子趣事,并解读其寓意。 安顺一中语文导学案鼓盆而歌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寓意解读:庄子崇尚薄丧,人死了就要顺应自然,顺其自然。不要为了一个死人铺张浪费。但并不代表他不爱自己的妻子。庄子钓于濮水庄子在濮水上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来传达他的意思道:“希望将楚国的国事烦累先生。”庄子手拿钓竿,头也不回地道:“听说楚国有只神龟,三千年前就死掉了,被包装得好好的,供奉在庙堂上。你们说,它是愿意像这样成为一副死骨头和甲壳受供奉呢?还是宁愿活着拖起尾巴在泥里爬?”“可能会愿意活着在泥里爬罢。”两位大夫回答。“那么,两位请回吧。”庄子道:“让我拖起尾巴在泥里爬吧。”寓意解读: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道之真以治身”,就是说,道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用来养生的。在这篇文章中,集中体现了庄子这一思想:拒绝到楚国做高官,宁可像一只乌龟拖着尾巴在泥浆中活着,也不愿让高官厚禄束缚了自己,让凡俗政务让自己身心疲惫。涸辙之鲋庄周家里穷,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监河候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地的税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忿然作色说:“我昨天来,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四面张望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来,你是做什么的呢?回答说:‘我,东海的波臣。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我说:‘可以,我要去南方劝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忿然作色说:‘我失去了我不能离开的水,困在这里,我得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却要我等西江的水,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寓意解读: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这个故事实际也告诉我们,当有人求助时,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所能去为他解决困难,决不能“因善小而不为”,只是许下空头支票。有时是人命关天的事,错过时机,懊悔终生。运斤成风 安顺一中语文导学案庄子送葬,达到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这点白粉。石匠挥动着斧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听任(斧头)去砍白粉,白粉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受伤。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将匠石叫来,说:'(请你)给我也试试看。'匠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掉鼻灰。即使这样,我的配手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自从先生去世以后,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我没有说话的人了。"寓意解读: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又说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有时也用于形容自信。课后反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