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教学方案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静女》教学方案设计

ID:796766

大小:16.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静女》教学方案设计  一般特征:高一学生处在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对于爱情已有朦胧的感知,学习时会有相应的感受。入门能力: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审美力,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节跳跃、人物朦胧的诗歌;由于《诗经》年代久远,阅读上会有一定困难,幸好诗歌篇幅短小,借助注释应能扫除字词障碍。学习风格:学生对于爱情的话题会有发表意见的热情,所以本课的学习不宜教师讲授,而用讨论法来研究人物形象、了解诗歌特点。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欣赏纯洁健康的爱情。  三、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积累文言字词;  3、理解诗歌的主旨,读懂人物形象;  4、了解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和诗歌叙事的跳跃性。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知课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了解“诗无达诂”的诗歌特点。经过团队的努力整理,本司已为网友分享了近100万专业范文,希望能帮到你,对你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希望你喜欢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情节的跳跃性和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  一、介绍《诗经》;梳理文意。  1、介绍《诗经》。  2、听朗读,纠正字词读音。  3、据课文注解梳理文意。  4、请学生整理字词。  再朗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讨男主角的形象。学生讨论交流。  2、探讨女主角的形象。  讨论:为什么女主角“爱而不见”?这使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女子?  究竟是害羞矜持还是调皮活泼?让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让读者琢磨不透,如雾里看花,朦胧绰约,越发引人暇想。  讨论: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样的女子?还有哪些诗句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路?  3、这是一段怎样的爱情?  讨论:讨论:女主人公有没有出现过?  A、有。下文馈赠物品时出现。  B、没有。下文馈赠物品只是男子的回忆。经过团队的努力整理,本司已为网友分享了近100万专业范文,希望能帮到你,对你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希望你喜欢   以上两种意见同学们同意哪种?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诗无达诂”,所以成就了诗歌的朦胧美、含蓄美。这也体现了诗歌情节的跳跃性,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情节连贯起来,于是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联想,诗歌了就因此而有了无穷的魅力。  讨论“城隅”的解释:  质疑:城隅有两种理解,一是“城边角落”,一是“城上角楼”,你愿意取哪种解释?为什么?  提示:A、两个见面地点有什么不同?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地点?  B、如果是第一次见面呢?会选哪里?为什么?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角楼?C、根据诗歌的描写,男女主人公的恋爱是“初始阶段”还是“高级阶段”?根据分析,选择哪个地点妥当些?  D、地点的选择也跟人物的性格有关,什么样的性格会选择什么样的地点?据诗歌的描写,人物性格如何?  小结:一词“两解”甚至“多解”,无“定解”,留给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朦胧而耐人寻味。  四、诗歌的表现手法。  1、重章叠句的形式的表达效果达既加强了诗意的表达达又层层拓展诗境拓增加了抒情效果;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琅琅上口,有音韵和谐之美。经过团队的努力整理,本司已为网友分享了近100万专业范文,希望能帮到你,对你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希望你喜欢   2、《诗经》“三义”,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  五、作业。  1、同学们还接触过《诗经》里写爱情的诗句吗?  2、琼瑶把《蒹葭》改编成一首曲子,邓丽君把它唱红了,听过吗?请你欣赏一下。请同学们也把这首《静女》改编成现代歌词,也就是写成一首现代诗歌,注意要体现出诗歌体裁的特点,体现出意境之美和音韵之美。会谱曲的同学最好能同时谱上曲子。经过团队的努力整理,本司已为网友分享了近100万专业范文,希望能帮到你,对你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希望你喜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