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闭卷练习空表
加入VIP免费下载

登泰山记闭卷练习空表

ID:796221

大小:23.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登泰山记》练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一、解释下列加点字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自京师乘()风雪3、历()齐河、长清4、越长城之限()5、余始循()以()入6、磴()几()不可登。7、亭东自足下()皆云漫()8、极()天云一线异()色9、其()远古刻尽()漫()失()10、多平()方()11、少圜() 12、生石罅()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以及加点字的意思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3、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4、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5、大风扬积雪击面。6、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7、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8、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9、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10、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三、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作者(人名),字,代散文家,其室名为,故作品集为《》。作者是派的集大成者,本派创始人为,和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其文章内容多为宣传家思想。2、文化常识(1)泰山居山东中部,主体在泰安城北。古称,别称、,与南岳(在湖南)、西岳(在陕西)、北岳(在山西)、中岳(在河南)并称五岳,而泰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2)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故“泰山之阳”为泰山的面。(3)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外面一道为“”,“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4)农历每月初一为“”,十五为“”,最末一天为“”。(5)“是月丁未”其中“丁未”是天干地支记时法,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____、____、____、____、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____、____、____、____、申、酉、戌、亥。(6)“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的。3、本文是一篇,以作者的为线索记叙,叙述作者的经过,描绘了的景象,表达了的思想感情。4、全文共七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作者采用由“”到“”再到“”的写法,为下文。第二部分(第2-3段):写。着力叙写和。(1)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和;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以及一些相关的;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及,由而下地写出泰山的。(2)“乘风雪”一语平中见奇,明写,暗写。(3)“历、穿、越、至”等表明了,也表现了作者的急切心情。(4)“四十五里”、“其级七千有余”实写泰山独具的特点,意在突出。(5)作者与友人登泰山是在冬季,“”两句最能反映当时气候之恶劣,登山之艰难。文中能表明冬季特征的句子还有:①②③(6)“苍山负雪”是写实,又是(修辞),也是(写法),显出雪的,赋予积雪覆盖的泰山。(7)“半山居雾”(写法),显出雾的。(8)“明烛天南”喻示。 第三部分(第4段):写。(1)作者按照顺序依次写了、、、的不同景色,展示了一幅泰山日出变化的图画。(2)“大风扬积雪击面”写,“击”字突出了。(3)对风、雪和云的描绘是为了。(4)日出的过程是从和两个方面加以描绘的。(5)“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几句是从日观峰(视角)群山的景象来表现日出时的特点。(6)“若带”“若偻”“若摴蒱”等运用的修辞,以喻,突出了。第四部分(第5段):介绍。先以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再返写道中所见,表现了泰山的。第五部分(第6段):写。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土石、树木、冰雪,表现出泰山富有个性的自然风貌,即三多()、三少()、三无()。以“雪与人膝齐”结束,作用是。5、作者以为主线,以为主景,用法,层层推进。6、写作手法:①伏笔和照应:开头提到阳谷、阴谷,为第二段“”的说明作了铺垫。开头交代的“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与下文叙述的“”形成前后对照。开头点出最高处为日观峰,为下文主要描写做好准备与前文中“”、“”、“”呼应,②多角度映衬和烘托:写日观峰的高峻雄伟、泰山日出的壮美雄浑都是通过的相互映衬,以及等多渠道来渲染和烘托,从而创造出一幅气势雄浑而又无比灿烂辉煌的图画来。③比喻和拟人的修辞:AB C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