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劝学》习题

ID:792007

大小:1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者xxxx------------------------------------------日期xxxx《劝学》习题 【精品文档】劝学(练习测试)一、填空1.假舆马者,,而致千里。 2.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4.积善成德,而,圣心备焉5.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6.课文标题是“劝学”,文章开篇即揭示了中心论点:,意思是说:。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二、区别下边各句子里加黑的词的用法。 (1)(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见者远无可寄托者 (3)(而)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致千里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者“的地方”、“……的事物”的意思;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表判断,助词。 3)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以不译出来;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可译作“地(de)”;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三、选择词义。 1.“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试确定下面句中的“疾”字该选用哪一个义项,在后面()里标明号码。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D(海瑞)素疾大户兼并E寡人有疾,寡人好色()F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 2.“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很、非常。试按“疾”字要求做练习。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C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E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致”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达到,②送达,③表达、传达④招引、引来,⑤归还、交还,⑥意态、情趣、⑦尽、极。试按“疾”字要求做练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A非利足也,而致千里()B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C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归() D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E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4.“强”有两个读音:①qiáng,②qiǎng;有以下几种常用义:①健壮、强壮,②强大、势力过人,③优越、好,④有余、有多,⑤勉强,⑥强迫,使用强力。试确定以下各句子中的“强”字该读何音,用哪个义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C学有未达,强以为知()()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E……吾去去矣。将军强留之()() 5.“用”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任用,②使用,③采用,④用途、用处,⑤物资,财用,⑥因、由。试按“疾”字要求做练习。 A用心一也()B又备经年裹物之用()C兵精足用,英雄乐业()D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E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1.A(5)B(4)C(1)D(3)E(7)F(2)2.A(6)B(4)C(5)D(2)E(1)3A(1)B(4)C(3)E6)F(7) 4A(qiáng)(1)B(qiáng)(2)C(qiǎng)(5)D(qiáng)(4)E(qiǎng)(6) 5A(2)B(4)C(5)D(3)E(1)四、翻译下面三个句子,要特别注意加黑词词义的落实。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五、阅读《劝学》,完成下列各题。(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由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而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只水成渊,咬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③故不积中跬步,无以至千里;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⑤骐骥一跃,不能干涉;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燥也。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1)青,取之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善假于物也(4)木直中绳(5)金就砺则利(6)闻者彰(7)假舆马者(8)致千里2.指出(一)文中4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3.指出(一)文中含有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其含义。4.翻译下列句子。(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5.(一)文中有一句用时间名词做状语的句子,指出并加以翻译。答案:1.(1)从(2)比(3)对于(4)合乎(5)磨刀石(6)清楚(7)凭借、利用(8)到达2.“有”通“又”;“暴”通“曝”,晒干;“生”通“性”,资质,禀性;“知”通“智”,智慧。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4.(1)注意“水”,名词用动词;“绝”,横渡。(2)注意“生”通“性”。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乎”,介词,对。6.为了“劝学”,作者在(二)文段中采用了直接论证,接着又甩开笔墨,作了一系列喻证。a.本段的直接论证是(限16字):b.喻证是:7.由直接论证和喻证推出了著名的结论,这个结论是(限12字):8.下列“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B。吾尝跂而望矣C顺风而呼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9.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1)声非加疾也()(2)假舆马者()(3)而致干是()(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0.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1.下边注音、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不积跬(guǐ半步)步;蟹六跪而二螯(áo蟹钳)B骐骥(qíjì骏马);一跃(yào跳)C.驽(nú劣马)马十驾;功在不舍(shè)D.锲(qiè刻)而不舍;金石在镂(lòu雕空)12.下面各组中同一个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A.无可寄托者寄寓于表女寄言于母临崩寄臣以大事B.风雨拳焉忧劳可以兴国以兴利除弊夙兴夜寐C.不能十步五步一楼乃自强步步余马兮山皋D.下铬黄泉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发饮羽日食饮得无衰乎13.下列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风雨兴焉译:风雨就会兴起B积善成德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C.而神明自得译:于是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D.圣心备焉译:孔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14.(三)段用了10个比喻,对其所论证的道理及论证的角度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论证学习应循序渐进(正面①②,反面③④)B.论证学习持之以恒(正面⑤⑥,反面⑦⑧)C.论证学习应专心致志(正面⑨,反面⑩)D.本段所论述的学习三原则间的关系是递进。15.用三个成语总结(三)段段意。①②③1.D2.A3.D4.B5.B6.①循序渐进②持之以恒③专心致志16.对下列加点的“而”所表示的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B)A.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关系)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连词,表承接关系)C.而闻若彰(而,连词。表转折关系)D.蟹六跪而二螯(而,连词,表并列关系)17.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C)【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①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A.①手臂并没有加长,而看得远②比不上片刻的学习B.①手臂并没有增长,而看得远②比不上片刻学习到的东西多C.①手臂并没有增长,但别人在远处就能看到②比不上片刻学习到的东西多D.①手臂并没有增长,但别人在远处就能看到②比不上片刻的学习18.下面说法不符合此文意思的一项是(D)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几句,在比较中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B.“登高而招……而绝江河”几句连续设喻,说明借助外物的帮助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C.“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不在于先天素质,而在于后天的学习,D.“君子生非异也”的观点,是对孔子“上智下愚不移”观点的批判,是一个很大的进步。19.指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片刻)B。假舟楫者(借助)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检查)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能)20.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之”用法相同的项是(D)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1.下列各项句子中,从复句第一层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两项是(BD)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2、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从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比喻“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23.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24.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分三个层次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推论到“人的积德”,从正面阐述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接着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25.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精品文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