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声声慢教学设计

ID:790738

大小:2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涵咏,感受词的音韵美。2、联想想象,品味诗歌意象美。3、知人论世,探究诗歌情感美。4、用诵读传达音韵、情感美。教学准备:布置各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查找、阅读、整和李清照大事记的历史资料,探究诗人寻觅对象及其结果;制作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活动法教学过程:一、用诗意的语言导入二、听朗读,整体感知,说出最初感觉。找出定下全诗情感基调的句子。三、知人论世,探究开篇之情感美1、师:诗人到底在寻觅什么?寻觅到了没有?内心感觉怎样?请小组代表把探究的结果和大家分享。2、根据学生的理解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训练3、师总结:词的一开篇,诗人就坦露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很真,很美。自己已经够惨了,偏偏还心忧天下,愁国家大事。这种悲悯的情怀,怎不让人感动唏嘘?四、探究开篇叠词之音韵美。师:一首好诗是语言和情感的完美结合,词的开篇我们就感受到一种美。除了情感,语言美不美?美在何处?1、标出平仄,感受平仄变化的魅力2、与不叠进行比较3、与英译进行比较,说明平仄变化造成的音韵之美是汉语所特有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师点拨:林语堂先生的此译文运用头韵,而且原文是十四个音节,译文正好也是十四个音节,真是难能可贵。但由于英文只有轻重音,没有平仄的变化,所以读起来音韵的美感差多了。 4、齿舌音形成的美感5、学生自由读,用自己的声音把音韵美和情感美传达出来。6、师吟诵:宋词是音乐文学,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已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不知吟诵起来味道会怎样。老师跟一个叫文征萍的老人学唱了几句,和同学们分享。五、再读,品味诗歌意象美。1、小组合作,品味诗歌意象美2、中外对比阅读,彰显古典诗词意象之美师:《声声慢》这首词不仅在国内有名气,还传到了国外,被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成了一首诗《绝望》。男生齐读《绝望》,女生齐读《声声慢》:点拨:与《声声慢》相比,《绝望》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方式,它以叠词的累加,反复咏叹。剥离了外在情感的附着物,直指内心痛彻肺腑的情感,字字泣血,句句嘶吼。尽管痛苦绝望的愁绪是相同的,但因完全抛开了原作的意象,显得直白浅露,已没有中国古典诗词那种蕴藉含蓄的艺术之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是意象的艺术。六、拓展延伸:愁如何成了秋的文化象征符号。本词是用秋天的意象来寄托自己悲愁的心绪。现在让我们把镜头拉远,把视野扩大,来看秋与愁的结缘:愁如何成了秋的文化象征符号。七、总结:八、诵读pk:小组展示诵读成果。全班同学做大众评委,以掌声的分贝决定名次。九、作业:根据本节课对诗歌的鉴赏理解,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将《声声慢》改写为现代诗歌或散文。课后请将改写内容发至班级博客。老师展示下水改写。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