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历史八上期中测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初中历史八上期中测试卷

ID:775047

大小:21.2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10-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初中历史八上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 ——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黄海海战 2.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 (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C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 外来侵略)。"这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D ) A.镇压农民起义 B.抵制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5.《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写道:“120 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 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中日战争后 ( C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占领旅顺,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C.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西方列强获得了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特权 6.太平天国、义和团的失败,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在于( B ) A.清军的残酷镇压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列强的疯狂进攻 D.农民军内部分裂 7.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 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B)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 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 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D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9.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 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C )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学习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0.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B )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1.1912 年 2 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 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B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清帝下诏退位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临时约法》的颁布 12.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主要 来自( D ) A. 清朝统治结束 B.武昌起义胜利 C.列强宣布“中立” D.中华民国建立 13.温家宝总理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 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A)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 B.创立了同盟会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建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14.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 的大解放”是(C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5.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 83%的台湾民众尊奉孙中山为国父。这是 因为孙中山(B ) A.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领导新文化运动,促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D.领导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16.孙中山曾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 也”。你知道这里的“创举”是指( D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八国联军侵华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7.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而且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具体体现是使运动大大加速、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 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它”是( C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十月革命 18. “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学者们对中国近 代历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评价。这场斗争是指( C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1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 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 水”是指( C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20.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 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 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D ) A.传统儒家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和科学 二、非选择题 21. 材料一: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 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 三次,君主再复,而棉祸八十年。” 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尽管维新运动没能到达它的政治目的, 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观点。 如果不变法,会发生类似法国的革命,引起内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戊戌变法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最 主要作用。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 这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22.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 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 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 民生三民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 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 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 是一个巨大进步。 ——《二十世纪中国文纲》 (1)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 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目标:创立民国。主义:民权主义。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 目标?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或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 接受? 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进步的愿望(或表达了近代中国 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 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 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 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 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 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倡导白话文 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 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 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4.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 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 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 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 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 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哪种思 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社会风俗的变化。反封建、反传统、反旧道德等。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体现出了 青年学生哪些伟大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情感。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 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资料: 286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