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 加减法的估算教案 (7)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数学下 加减法的估算教案 (7)

ID:766858

大小:4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8-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设计 绵阳市南街小学 陈 英 教材说明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 31 页的教学内容。 教材在 100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 这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妈妈要买三 种生活用品,带 100 元钱够不够这一生活情境,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 讨论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 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 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思想。基于以上分析,本课重点 是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并能解释 估算的过程。 关键词 估算 精算 估算的策略 对比 正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31 页例 4 及相应的“做一做”和 练习六第 1、2、3 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认识估算的必要性。 2 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3、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 及口头表达能力。 4、 感受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 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课件准备课本第 31 页放大的主题图。 2、 课件准备“做一做”和练习六的习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师:孩子们有逛商场的经历吧?喜欢逛商场吗? 今天我们陪妈妈一起去逛逛商场吧! 2、 课件出示主题图 问:(1)、从图中你得到了那些信息? (2)、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妈妈带的钱够吗?) (3)、是什么意思? (要买的东西的价钱超出了 100 元就不够,没有超出 100 元就够了。) (4)、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 3、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说明:此节叫学生看图收集了信息,关键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追问 问题“是什么意思”,以便为后面的估算做铺垫:这里其实不需要精算就可 以知道够不够。】 二、 探究加、减法的估算 1、 谁能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预案一: 学生顺利的说出了估算策略。 如:30+40+20=90(元) 够了 师板书并追问:30、40、20 各表示的是什么? 生:30 表示的是一个水瓶 28 元;40 表示的是一个烧水壶 43 元; 20 表示的是水杯要 24 元。 师:为什么可以这么算? 生:因为问的是够了吗?只要知道大概的数字就行了。 师:这样算与我们以前学的精算相比较,你有什么感觉? 生:更快、更好算、更简单 2、 师小结,揭示课题: 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估算”(板书课题)。生活中我们有些时 候是不需要精确计算的,只要知道一个大致结果就可以了,那么我们 就可以估算。 3、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想出别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小 组里讨论下。 4、 学生讨论后汇报,师板书: 4 如:25+25+40=90 100-30-20=50 26+24+43=93 100-30-40=30 27+43+24=94 、、、、、、 预案二: 1、学生只能说出精算方案,师抛出估算方案一: 师:孩子们的方法都很对,不过我看你们算的时间长了点。 妈妈很快就知道钱够不够了,你想知道妈妈用了什么办法吗? 2、板书:30+40+20=90(元) 够了 3、师:妈妈是这样算的,谁看懂了她的方法? 这里的 30、40、20 各表示的是什么? 4、这样算和你们精算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5、生答师归纳板书:更快、更方便、更简答 6、师小结: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估算”(板书课题)。生 活中我们有些时候是不需要精确计算的,只要知道一个大致结果就可 以了,那么我们就可以估算。 7、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想出别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后面同预案一) 8、出示:妈妈应付多少钱? 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怎么列式? 生答师板书:28+43+24=95(元) 9、比较估算与精算 5 (通过比较,使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是不需要精算 就可以解决的,而且估算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简单,更快捷。在 此强调估算时,为了计算的方便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 的整十数。) 预案三 1、 出示问题以后,有的学生用精算解决的,有的学生用到了 估算的方法解决。 2、 师收集学生资源后,在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时,先找精算 的学生交流他的方法,后让估算的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把两种方法 都板书以后,让学生去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从而揭示课题,进入 估算其它不同方案的探究。 3、 后面的教学同预案二后面相同。 [设计说明: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估算,以往的精确计算已经在学 生脑海里深深扎了根,因此不免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的负迁移,所以在设计这一 环节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要解决什么问题?”、“问题的意思是什么?”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三种预案,因为可能因为精算的负迁移和学生的不同,在 此处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形。通过学生的交流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产生估 算的意识,先对估算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在讨论交流中激发求异思维,体现估 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样由浅入深的设计,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精确计算,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大致的结果就 可以了;估算能使计算比较方便。] 三、 练习应用 1、 出示书上 31 页做一做。 2、 练习六第 3 题:重点要学生说说估算的过程。 3、 练习六第 1 题:重点说明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4、 练习六第 2 题:重点说明不同的估算策略。 四、 课堂小结 6 师生共同小结,完善课题。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估算 妈妈带的钱够吗? 妈妈应付多少钱? 28+43+24=95(元) 28+43+24=95(元) (1)、30+40+20=90 (2)、26+24+43=93 (3)、27+43+24=94 (4)、100-30-20=50 够了 更快 更方便 更简单 (5)、100-30-40=30 (6)30+40=70 100-70=30 教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同 时数学课程标准中又提到:学生应“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 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对于培养 学生的数感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计算的检验中也很有用,而且在实际 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在第一次讲这节内容的时候,上得非常的累。原因是: 7 一、学生由于受前面精算知识的负迁移,解决“妈妈带 100 元钱买这 三样东西够吗?”时,都整齐划一的用的精算的方法,没有出现估算 的任何策略;二、在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估算实例时,学生由于年纪 小,生活经验少,加上平时不是很善于观察,几乎举不出什么例子。 三、在运用估算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缺乏主动性,完全是出于老师的 要求或者是题目的要求去进行估算。 在进行了反思以后,我又第二次上了这个内容。为了让学生更直 接地学习估算,感受它与精算的不同,课前复习时我特意设计了整十 数的加减口算,意在让他们感受到整十数计算比较简便。同时还设计 了猜猜“最接近的整十数”,意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估算的基本策略。 而且当问题“100 元钱够吗?”抛出以后,先不急于叫学生解决,老 师先追问:“这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确“不超过 100 元就够了, 超过了,就不够。”这次上下来,大多数学生虽然还是用了精算的方 法,但是,有个别学生用到了估算的方法,只是估算的方法比较单一, 都是把一个两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一个整十数。估算策略的多样 性,以及学生估算的自主意识还是不够强烈。 于是,经过反思和修改,我又进行了第三次的教学。在引入阶段, 我还是给学生复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同时,也加了一些如 25+75、45+15、36+24、、、、、、等这类个位相加刚好满十的口算。当 抛出问题的时候,同样追问了学生“这是什么意思?”意在启发学生 这里可能不需要精确计算也可以解决。然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1 分 钟,把自己的解决方案写下来,再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当学 8 生讨论和交流的时候,老师是最忙得时候。这时,我就要去每个小组 巡视学生都出现了那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只出现精算方法的小组 要给予引导和指导;对于出现了估算方案的小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 励,引导他们用估算的方法再想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做得 特别好的小组和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去帮组相对困难的小 组,把自己的方法讲给其他人听听。最后,在全班交流的环节也是一 个很重要的环节,老师在这里要注意:1、要收集完全不同的解决方 案(包括精算和不同的估算方法)。2、要做到有层次的进行交流。我 首先是让用精算的方法的学生先交流,明确这种方案是正确的;然后 让把两位数估计成整十数的方案的学生交流,让学生去对比精算和估 算,使学生体会了估算可以使我们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计算更简 单、更方便、更迅速,从而发现估算的优势,喜欢用这种方法。然后 再交流其他不同的估算策略。要做好这点,在学生活动的时候,老师 就是最忙的,而且老师心目中一定要有教学的预案,在学生活动中, 老师不但是参与者,还是指导者,更是促进者。 但在第三次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其他一些问题:如学生不知 道什么时候该用估算,或者将估算与笔算弄混淆。这说明学生还是没 有真正领会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去的应用也是上得如梗在喉,学 生总是不太自觉去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好象都是老师或题目叫他们去 估算。仔细思考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和教材的情况。 估算的作用在较大的数量时优势比较明显,相对于 100 以内的数,学 生口算都能很快得出答案,如教材 32 页第 1 题“估算一下哪些算式 9 的得数比 80 大”一题中很多题目学生计算比估算还快,所以很难从 中体会到估算的好处,相反还会认为估算有不精确的缺点。另外,对 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到估算,所以在理 解估算的意义上就出现了问题,变成了为估算而估算。那么如何避免 这些问题呢?我想,这是值得我进一步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