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创新设计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创新设计导学案

ID:75506

大小:17.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创新设计    发布时间: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创新设计  张国生  一  品味语言,感悟写作艺术  雨果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民主作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着,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产。这封书信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强盗罪行,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给读者以心灵震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信并非雨果的重要作品,但作品语言十分精彩,横溢着非凡的才华,不愧是大师之作。那么这一课的教学,应当特别注重品味语言,领会语言大师的风采,感悟写作艺术。这里所说的品味,包括解释、体味、分析、比较、质疑,以及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其中特别值得说说的是通过比较,领会词语运用之妙。  一切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比较思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如果我们面前出现某些新东西,而我们既不能拿它同什么东西比较,又不能把它同什么区别开来,我们就不能对它形成一种思想,也不能对它说出一句话来。”学习语文,包括遣词造句,都需要对词语的含义、特点具有清晰准确的理解与比较。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  本课在词语方面的比较,举例如下:    ①“先生……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赞誉”比“赞美”“赞扬” 好在哪里?  答案:赞誉,除含有“赞美”“赞扬”的意思之外,还含有“称誉” 之意——用词准确啊!    ②“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艺术的两个来源——理想和幻想,哪个成就更高?为什么?  答案:成就更高的是“幻想”的艺术。因为“理想”可以实现,而“幻想”一般是不能实现的,所以成就更高,更奇妙。而圆明园是“幻想的艺术”。    ③“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其中的“洗劫”、“劫掠”可否换成“抢劫” ?  答案:不可。洗劫,是“用暴力抢光”。劫掠:既包含“掠夺”之意,但又比“抢劫”的手段更野蛮,数量更多,所以这里用“洗劫”、“劫掠”比“抢劫”更准确。   至于感悟写作艺术,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问题:   1.课文写:“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伏尔泰是什么人?这里提伏尔泰意图何在?  课文注释:“法国思想家。着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显然这是不够的,于是我补充介绍伏尔泰:  伏尔泰,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卓越的学者,着作等身,总计三万多页。包括诗歌、书信、随笔、长篇小说、短篇故事、戏剧、历史、哲学……  本文说“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意图在于借伏尔泰的巨大影响表现圆明园成就极高、十分着名。   2.课文写:“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这几句意在说明什么?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答案:通过类比,说明圆明园在世界上十分着名。采用的是类比法。类比:比相同处;对比:比不同处。    3.归纳:雨果用什么方法评价圆明园?(也是理清层次)    答案:①总评——圆明园是“世界奇迹”;②想象园中之物:建筑材料、陈设、装饰、园林景观……;③说明耗费劳动之巨(两代人的长期劳动);④与世界着名建筑类比,说明圆明园是最高成就;⑥总结: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杰作。  二  指导朗读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一”给我们布置了这样一项任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画出来,细细体味。”但据我所知,大多数老师们对“有感情地朗读”是不重视的,对“有感情地朗读”的指导也不力。而本人却一向重视朗读,以及朗读的指导。  本文的朗读指导,主要在“重音”和“声调”两个方面。    笔者年轻的时候,认真研读过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颂先生两个版本的《朗读学》,在天津召开的一次中国口语学会的年会上,又曾巧遇张颂先生,向他请教过朗读问题。张颂先生认为,重音不当,会使语意模糊,目的不清,甚至会歪曲愿意,造成听觉上的误会。他认为重音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我觉得读好雨果《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一课,要特别注意逻辑重音。例如朗读“幻想圆明园”的文字,下列词句(加着重号者)应重读:    ①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言语无法形容的”强调圆明园艺术成就之高,就连雨果这样的语言大师也无法形容。“恍若月宫”说明只有仙界才有,人间是不可能有的,但圆明园竟然有,也强调成就之高。    ②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    这几个加点的词都应重读,其中的“瓷器”和“绸缎”还应特别说明,这两种东西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很平常,因为我国是发源地和盛产地,但在西方人眼里却是稀有的、罕见的、和宝石玉石一样的、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享用的来自地球另一端的高档奢侈品。    ③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这句话说明设计和建造圆明园的设计师、建筑师造诣之高:必须同时还是诗人,具有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梦”,表示现实世界里没有,而圆明园却有,且有“一千零一个”。前文“用瓷器建造一个梦”也是这样。    ……    有时候确定重音还需要比较。例如: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读这几句,特别是“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有下面几种读法:    ①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与“那”相对,说明“这”不是,“那”才是。    ②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不是”表示否定它是稀有和独一无二的作品。    ③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一件”与“大批”相对,强调圆明园是“规模巨大”建筑群。    ④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也否定它的稀有和独一无二。    正确答案只能是③,重音只能在“一件”。再加上“幻想”和“能”——这两个词表示,幻想的艺术一般是不能实现的,也不可能有典范,但圆明园实现了,并成为典范,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    朗读学上的“语调”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直调,曲调(弯曲调)。例如下面这个句子该怎样读?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我认为应采用“弯曲调”——凡带有讽刺意味的句子,往往应采用弯曲调。还应注意,前两句后面是叹号,但两个叹号应读出不同:前句快一点,故作“郑重”;后句慢一点,采用调笑口吻。“一个”和“另一个”也应这样不同。最后的“手挽手”“笑嘻嘻”应重读、慢读,并同样采用弯曲调,读出其中的讽刺意味。同理,下文“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个句子中,“文明”“野蛮”也应如此具有对比和讽刺意味。    当然,朗读不仅要注意重音和语调,要根据文章内容合理设计语句的停顿快慢,语气的高低强弱,语调的升降曲直,语势的轻重缓急。    朗读指导之后,还有一项指导:这么好的文字,请一定反复朗读,边朗读边品味,甚至把你认为特别号的语句背过(特别是第三段)中的一些语句。这样你的脑子里才能积累和储存大量的语言材料,以备说写之需。有了这样一笔财富,你就绝不会怕作文了,甚至还会盼望着作文。  三 扩展与探究    我的课,几乎每一课都会设计扩展与探究的环节,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一课的扩展是这样的:   先导入探究:   1.小资料:圆明园    在北京西北郊,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长约十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 处。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各个建筑之间还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    2.e路导航    圆明三园示意图    清代画家记录下来的圆明园40景    大水法——东方最大的喷泉    明园的毁灭    残垣断壁    圆明园被焚详情    名园浩劫    圆明园文物今何在?    新浪网专题:圆明园文物岂容拍卖    这一课的探究,是两项内容:    1.探究“破烂”的含义。    雨果在这篇课文的结尾说:“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破烂”在这里该怎样理解?“破烂”怎能是“富丽堂皇”的呢?他在前文热情赞颂的“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文物怎能是“破烂”呢?    这个问题对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大家探究得十分热烈,有学生提出,这个“破烂”应该理解为“赃物”。我给以肯定,而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怀疑——怀疑雨果的原文就是“赃物”,而这里写作“破烂”,可能是翻译得不准确。这只是怀疑,因为没有查阅雨果法语的原文,即使找到我也不懂法语,不可能进行这项探究,同学们不妨在有条件时请教懂法文的人,或作为自己的一项“终身作业”……    2.海外流浪的圆明园文物怎样才能回归祖国?    先提供“媒体链接”——近百万件珍宝在海外流浪:    1905年,康有为在巴黎“奇规昧”博物馆参观时,意外地看到了乾隆皇帝的一方玉玺。他在京城曾亲睹乾隆的无数手书诗文,没想到却在异国他乡见到了这方宝物,不禁“睹玺凄然”。    其实,与着名的法国枫丹白露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相比,这家“奇规昧”真有点小巫见大巫。在法国,1863年,也就是圆明园被劫掠的三年后,欧仁妮皇后把掠夺来的文物堂而皇之地收进枫丹白露宫,还修建了三间大厅的中国馆,馆中有这样的文字说明:“展台和墙壁上的各种展品,多数皆来源于法、英在华的征战。”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古代文物和名画达数万件,它所展现的几乎是一部完整的中国美术史。其中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最早摹本被英军掠取,也收藏在馆内……    据专家统计,我国共有百万件珍宝在海外流浪;而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总数超过一千万件。    雨果说过:“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请你探究: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请你提供索回海外流失文物的方法和法律根据。还可请登录“人教论坛/中学语文教育论坛/学生园地/“圆明园文物能否回归祖国”(张老师发帖)参加讨论。网址:      附录:探究意见摘要    1. 我查到了追回失散文物的法律依据,有两条:① 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海牙公约》中指出: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②对于用非法手段获取的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11月14日在巴黎通过了一项公约,明确规定: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很有能力——老师评价,下同)    2. 我查到,文物外流一般有三种形式:①侵略者掠夺出去的,这种应该依据《国际法》无条件还回来;②私下卖出去的,很难找回来,如果再倒手几次就更难;③政府赠送的,这种你不能往回要。(你很了不起啊)    3. 既然有《海牙公约》等国际法规定归还,那么我们向这些国家发个照会,以此为根据要求他们归还掠夺的文物,不就可以要回了吗?(但问题不那么简单)    4. 你以为他们会痛痛快快地归还吗?他们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归还。(确实如此)    5. 如果他们不归还,就出兵打他们!(打,恶果更严重)    6. 但有专家认为,“你抢了我的,就必须归还”的观点太过简单,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为那些保存中国文物的海外博物馆毕竟只是收藏者,而不是掠夺者。(确实如此)    7. 至关重要的,是国家要足够强大,要在国际事务中有足够的话语权,须知“弱国无外交”。(高见)    8. 如果我们国家有老美那样的实力和话语权,谁敢不归还?(诚然)    ……    师: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能要若干年后,可能要在同学们这一代手里解决……  四  适当补充资料  这篇书信写于一百多年以前,由于学生对相关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较生疏,所以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还补充了不少资料。其中有点创新的是对雨果的三次介绍。    第一次是在“导入”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对这一课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我介绍:    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民主作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着,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产。    第二次是研讨“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时,进一步介绍:    提示: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容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然而雨果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难能可贵!更难能可贵的是抗议政府犯下的强盗罪行,揭露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当然也由于相对自由、民主的环境,由于政府和法律的宽容。    第三次是在结尾,为了突出雨果作为“斗士”的一面,我补充介绍:    雨果有多部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统治者的罪行。《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路易?波拿巴政变后,发表反对波拿巴的《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当时社会的罪恶……他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