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省广州市七校联合体高三6月调研(一)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解析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广东省广州市七校联合体高三6月调研(一)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解析及范文)

ID:737217

大小:97.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21 年广东省广州市七校联合体高三调研考试(一) 语文 2021.6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用 2B 铅笔将考生号及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 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 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 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 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 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 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 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 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 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 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 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 来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 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 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 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 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 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 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其实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 用要掌握好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 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摘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人民网) 材料二: 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 2008 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首批试点地区,选出了具有代 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地方口头文化语料。2012 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 护工程。截至目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普通话、苏州话、英语口语比赛;苏州市语 委办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师培训班,培育了四百多名苏州话辅导师;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市广 电总台已举办了三届苏州童谣比赛。另外,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关于苏州话的节目;二十多条公交线 路同时使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做出了相 关规定。 从 2017 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话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中推广苏州 话。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成立“说苏哉”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沙龙活 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 (摘自《保护传承吴侬软语,方言文化能不能“嗨”起来?》苏州新闻网 2019.5.30) 材料三: 早在 2012 年,科大讯飞就以粤语为突破口开展方言识别技术攻关。2017 年科大讯飞又发起“方言保护 计划”,3 年来已收集方言语音超过 86 万条,支持 23 种方言语音输入,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湖南话等 11 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微信小程序“我 AI 说方言”方便公众随时随地上传方言,建设中国方言库。 “方言保护计划”发起人之一李强军介绍,方言语料的采集、记录和归纳是方言识别的基础。以前, 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调查者主观感知,而归纳完整的语音变化、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等工作难以单靠 人力完成,所以有必要建立分属不同方言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对方言文字、发音等进行整理。 其实,外语语音识别与方言识别的人工智能训练方法是相通的。随着技术进步,可用统一的语音识别 模型,导入各地方言等不同语料进行无监督训练。我国语言学界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区,方言识 别难度有所不同,落实到输入法产品中,识别准确率也略有差异。 适配不同的方言识别,对整体语音识别技术会是一种促进和优化,还有助于设计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 的智能语音交互产品。美国“风险投资节奏”网站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市 场,2019 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一半以上。国外智能语音产品厂商也在努力开发能识 别各种英语口音的版本。独具中国特色的“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 (摘自《人工智能助力保护“多彩乡音”》,新华网 2019.8.29) 1. 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 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 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交际场合而存在的,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D. 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2. 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多言多语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所以我国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普通话,要鼓励孩子从小 大胆说方言。 B. 材料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需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普通话与方言能够 和谐相处。 C. 材料二: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方面,苏州采取了多种有效举措,他们的经验无疑是最有效的,值得其他地 方借鉴和推广。 D. 材料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国方言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各种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利于企 业差异化竞争。 3. 材料一、二强调方言保护,下列说法中“有利于方言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 A. 流动人口普遍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 动地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B. 到 2030 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 70%,而伴随这一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 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C. 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 一句方言,会被嘲笑,甚至孤立。 D. 民革苏州市委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 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4. 材料一侧重论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 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方言保护?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D 3. A 4. (1)侧重论述了方言的价值、作用,以及多言多语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2)①运用了引证法。第 3 段引用联合国“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 复杂的情感”,表明了母语方言对人们表达情感的作用。②运用了例证法(事实论证)。如第 2 段用“湖南 花鼓戏”来印证方言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以“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来表明 方言的作用;第 6 段举出了中国多地方言,以表明方言存在的常态化特征。 ③运用了因果论证法。如第 5 段用“因此……”来论证世界上使用不止一种语言;第 6 段用“因此……” 来论证多言多语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第 7 段用“因此”来论述使用方言要有文明的意识。 5. ①公众方面。人们要有对方言的重视意识,正确对待、使用方言。 ②政府方面。相关部门应出台保护方言的相关规定,推动方言保护工作的开展;举办相关活动,培训方言 教师,积极推动方言的使用。 ③社会方面。社会组织应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推动方言的传播和运用。 ④企业方面。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方言数据库,对方言进行采集、记录、归纳和整理;发展语音识 别技术,支持方言语音输入,为方言的使用提供条件。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 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 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C 项,材料一第 5 段表明方言可以“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但并不是出于选项 中所说的“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而存在的”这个目的。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 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 项, ①强加因果。“我国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普通话”的原因并非是“多言多语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 态”。 ②扩大范围。原文为“城市的家长”而非“我国的家长”。 B 项,“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理解错误。材料一第 5 段表明“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 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第 6 段表明“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 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所以和谐的语言环境指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可以说方言,也可以 说普通话,而不是要每一个人都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 C 项,看法应从材料二找根据,从整体来看,材料二并没有“苏州的经验无疑是最有效的”的意思。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 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 和耐心。 A 项,流动人口学习流入地的方言,有利于流入地的方言推广。B 项中的时代环境,C 项中的家长的观念, D 项中的调查结论反映的现状等,这些都不利于方言的保护与推广。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论证内容的概括以及对论证方法的判断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概括时要注意利用总领句、总结 句、过渡句等划分层次,抓住关键句子概括;分析论证方法要注意平时对各种论证方法的总结,把握住特 点。 材料一中的关键句有“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 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等,据此概括出材料一的内容,侧重论述了方言的价值、 作用,以及多言多语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用到的论证方法有引证法、例证法和因果论证法。考生各自举出一两个例子即可。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是引证,利用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的话具有权威性,能有力地证明方言的价值;“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 艺术享受”,运用例证法,证明了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 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运用因果 论证论述使用方言要有文明的意识。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 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 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 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根据材料一“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 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 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可概括出答案①; 根据材料二“2008 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首批试点地区,选出 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地方口头文化语料。2012 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 苏州话保护工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可 概括出答案②; 根据材料二“从 2017 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话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中 推广苏州话。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成立‘说苏哉’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 和沙龙活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可概括出答案③; 根据材料三“2017 年科大讯飞又发起‘方言保护计划’,3 年来已收集方言语音超过 86 万条,支持 23 种 方言语音输入,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湖南话等 11 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微信小程序‘我 AI 说方言’方 便公众随时随地上传方言,建设中国方言库”可概括出答案④。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 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 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 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 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 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 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贵州道上(节选) 蹇先艾 多年不回贵州,这次还乡才知道川黔道上形势的险恶,尤其是踏入贵州境界,触目都是奇异的高峰: 往往三个山峰相并,仿佛笔架;三峰之间有两条深沟,只能听见水在沟内活活地流,却望不到半点水的影 子。中间是一条一两尺宽的小路,恰容得一乘轿子通过。 走在这一类的山谷之中,不用说行装累赘的搭客要发出“行路难”的叹息来,连筋强力壮的轿夫都裹 足不前了。这是走旱路很普通的情形:每逢路不好走,轿夫们照例要请乘客让轿的;让轿当然不是客人所 乐意的事情,偶一为之还能照办。于是他们便有了第二种偷懒的办法,就是“换加班”另外找人来替抬。 换 加班在他们的经济上自不免要受些影响,不过身体方面总算少吃了若干的亏了,这不能不说是得可偿失的 妙法之一。至于这班抬短路的,——他们叫做“加班匠”——随时在小市集或者荒村野店中都散布得有: 他们多半是烟瘾很深,无家可归的二十多岁的干人①,专门抬短路的。他们本来就有相当的气力,而且又是 冷肩头,所以特别有翻山越谷的本领。尤其是烟瘾过足之后,马上就可以拖起轿子狂奔二三十里才歇气。 这天,我们从桐梓起程,一离栈,天便下起蒙蒙的阴雨来,真使人不快。九点钟的光景,我们才在山 坡下的一个小村落歇脚,打早尖②。据说这一去便没有什么好路走。启程之前,胡小山带着两个加班匠来了, 两位口里还咕噜着。一位身躯很高大,样子不过十八九岁,穿得还干净;那一位和他正相反,是个矮黑的 二十多岁的胖子,脸色真难看,一望而知是中烟毒很深的,穿件两半截连成的破汗衣,腿上一条又小又短 的裤子箍着,屁股的一部分就露在外面。 我的这两位加班匠仿佛争功似的,抬起我的轿子先走,也不等后面的大众。从他们边走边谈中,我才 知道那个胖子姓赵,他的口气很大,似乎是一个抬轿的老手;抬后头的那个高汉叫贺光亭。 “贺光亭,我们两个抬起都还对啊!”在路上先是老赵得意地迈着大步说。 “还跟得上步数吗,赵大哥?”贺光亭在后面响应他。 “弟兄,顶呱呱!”老赵急急回答,又忙着报路:“泥塘不知深浅!” “踩边边还要浅点!” “弟兄,老赵抬轿该有一把手!不客气地话,下雨天老子都敢放开脚步跑,翻山同走平地是一样的。” “老实赵大哥,你前回些不是说家里出了岔子么?你怎么还是这样欢喜法?” “这叫做黄连树下抚瑶琴③,——洋洋坡!” “慢慢梭!” “越上越陡!” “越上越好走!” “滑得很!” “踩得稳!” 老赵口里虽然在报着路滑,脚却故意向泥塘踹去,水溅得很高,发出尖脆的响声来。 “赵大哥,你看你的草鞋都烂了!”老贺忽然换了一个题目。 “尔妈,你真是校场坝的土地——管事管得宽,不穿草鞋,又碍啥事?弟兄,老实我哥子问你一天吹 几盒烟?” “七八盒,也就是这个样子吧,你呢,老赵?” “我吗?比你能干得多,七八盒再加上七八盒,再加上七八盒。” “啊呀!你这个东西,也真能吹,拿给我就不行。” “滑滑路!——骇死你,这就叫多!” “踩干处!——到石牛栏我看你还是买双草鞋去吧, 这样拖起拖起的,咱个走?” “不瞒你老弟说,我有两百钱,又可以吹上两盒了,买草鞋?这双草鞋给你说,都是捡来的;尔妈, 老子再捡一双,又可以穿到河洞了。” …… 到了石牛栏,他们是最先赶到,也就最先歇气吹烟去了。我便下轿来,在街上散步,一边等候 C 女士 和妻的来临。忽然大路上有一个乡下的妇人也走到我们的身边来,但不知道她的眼睛为什么忽然抬起来, 不住地向斜对过老赵们在那里吹烟的烟馆门里看,渐渐地她的头有点颤动,喊道: “赵洪顺,尔妈,你出来!我姓谢的那点对不起你,七出之条犯了哪一条?” 老赵大概是烟瘾过足了,从对面一大步跳出来,扭住他的太太就是一阵拳头。 “你这个烂婆娘,不要脸的东西!你发啥子鸡脚疯?不要给我姓赵的再丢丑了……” 老赵一面高声地骂着,一面用手挽住妇人的头发,用破草鞋的脚乱踢。 赵大嫂借着机会,益发娇痴,坐在地上,简直不肯起来,只是伤伤心心地哭。 “赵大嫂,就算老子对不起你。老子答应人家的生意,要干拢。你要是不放心,跟着老子走,三坡见, 我不会像岩鹰飞到半天云去的。随便啥地方都陪你去。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我早晓得有今天……” 老赵抬起我横冲直撞地狂奔,回都不一回顾。 走了好几里,老赵一句话都没有说,只顾向前冲。就是看见对面的挑子来,也不叫“踩左踩右”了。 后来竟唏唏呼呼起来,好像在哭。我问道: “老赵,怎么回事?” “胡小山扣我一百文。” “一百文就值得哭吗?” “一百文够吹一盒呢,先生哪!” “到栈房,这一百钱我还你,你们的烟瘾也未免太大了。”我有点可怜,便这样安慰说。 “先生,要吹烟才有气力呢!” “唔,你们下力人那里挣得了钱呢,都让烟给害了啊。”原来妻的轿子也追正我们了,她在后面叹息 着说。 晚上九点才到三坡,栈房已经由夫头打好了。第二天我们起来,又重新整理行装出发。刚出店门,迎 头便看见昨天抬我的那个高汉子加班匠贺光亭,我忽然想起老赵来,便问他道: “你一个人在这里,老赵呢?你们散伙了?” “先生,老赵没有了。”他凄然说。 我不由得愕然。 “怎么老赵被他的太太带回去了吗?”我只好这样问。 “昨晚上的事,先生睡着了,大概不晓得吧?" “啊!昨晚上的事,我知道一点,是不是拿人?” “那你老人家还问我!先生,那个晓得老赵还当过棒老二④的!他今天算不到就要吃卫生汤圆⑤呢!唉! 只可怜他的女人,你不要以为她郎我泼,夫斐情义倒是很重的。”我已经坐入轿子,贺光亭还是泪眼淋漓 地望着我。 我的心里为这件事难受了好几天。唉!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何架的残酷呵! (原载 1929 年 5 月 I0 日《东方杂志》第 26 卷第 9 号,有删改) 【注】①干人:无父无母永远漂流糊口的人,迹近乞丐。②打早尖:吃早饭上早路。③黄连树下抚瑶琴: 贵州隐语,意即“苦中作乐"。④棒老二:四川贵州对土匪的称呼。⑤吃卫生汤圆:被枪毙。 6.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书生,有同情心,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又与底层人们比较隔膜。 B. 烟雨蒙蒙、阴郁森严的山景和无遮无饰、质朴粗浅的乡音,小说呈现出贵州味十足的地方色彩。 C. 在抬轿行进过程中,老赵那种逞能好强,故意在泥泞处踩得“啪啪”作响的举动,展现出其粗憨单纯的 心态。 D. 下苦力赚钱,钱来换烟,“吹烟才有气力”,有气力再去下苦力,这种生存状态,老赵和“我”已经意 识到了。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带路人,读者在“我”的眼光的指引下,沿着非线性的叙述顺序,跟着“我”走 回贵州老家的路程。 B. 小说中老赵的遭遇及结局,朦胧而不确切,但依旧能够牵动读者的心,其主要原因在于小说采用第一人 称的限制性叙述视角叙述。 C. 小说最后用“我的心里为这件事……”结尾,是小说文本留给“我”的一个空白点,也是留给读者的一 个空白点。 D. 小说语言质朴,文词不重修饰,对话中多有贵州方言土语和谚语,生动直观地再现了当地人物的性格特 征与生活场景。 8. 后经典叙事理论将不可靠的叙述分成三种类型,分别为:发生在事实/事件轴上的不可靠报道,发生在 伦理/评价轴上的不可靠评价,发生在知识/认知轴上的不可靠解读。文中的“我”就是一名不可靠的叙述 者,按照后经典叙事理论,“我”的不可靠叙述主要属于上述哪两种类型?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9. 小说在开头以及叙述过程中夹进了不少说明性的文字,它们和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并没有直接联系, 但却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6. D 7. A 8. “我”的不可靠叙述主要属于事实判断和认知两方面的“不可靠”:①由于“我”被局限在第一人称叙 述视角里,所以“我”对于事实的判断和报道具有不可靠性;②由于“我”对地方风俗,比如婚姻形式和 观念、感情表达的方式、地方性的俗语等都不熟悉,所以“我”的认知也具有不可靠性。 9. ①这些说明性的文字营造了一个险峻、残酷的特殊气氛和环境,为读者进入故事做了一个铺垫,增加了 故事的真实性。比如,读者知道了“让轿”“换加班”“加班匠”等行话,才能理解如老赵这样的人物的 故事是“千人”才会有的故事,才能真实地进入故事中。②这些说明性的文字由于脱离子故事情节和人物, 所以,不在叙述顺序中,不存在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又穿插在文本中,客观上使故 事叙述速度变得缓慢了,阅读中有更加饱满的感觉。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 “老赵和‘我’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从全文来看,下苦力赚钱,钱来换烟,“吹烟才有气力”。有气 力然后再去下苦力,如此循环往复下去,直至老朽无力。这是“老赵”这群人单调贫乏毫无转机和希望的 生存状态与这也是作者所要批判的。对此,叙述者(“我”)可能意识到了,但老赵并不一定意识到。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A. “沿着非线性的叙述顺序”错,应该是沿着线性的叙述顺序。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第一人称为有限视角,总是站在“我”的角度进行故事的叙述,不能对 故事的全貌进行全面的叙述,故以“我”为叙述人称,在所发生的事实的叙述上是具有不完全性的,根据 题干中“后经典叙事理论将不可靠的叙述分成三种类型”的解释,可知,这是“发生在事实/事件轴上的不 可靠报道”。 “至于这班抬短路的,——他们叫做‘加班匠’——随时在小市集或者荒村野店中都散布得有”“我便下 轿来,在街上散步,一边等候 C 女士和妻的来临。忽然大路上有一个乡下的妇人也走到我们的身边来,但 不知道她的眼睛为什么忽然抬起来,不住地向斜对过老赵们在那里吹烟的烟馆门里看,渐渐地她的头有点 颤动”等叙述可以看出我对当地的风俗和礼仪不熟悉,根据题干的解释,可知,这是“发生在知识/认知轴 上的不可靠解读”。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这次还乡才知道川黔道上形势的险恶,尤其是踏入贵州境界,触目都是奇异的高峰:往往三个山峰相并, 仿佛笔架;三峰之间有两条深沟,只能听见水在沟内活活地流,却望不到半点水的影子。中间是一条一两 尺宽的小路,恰容得一乘轿子通过”营造了一个险峻、残酷的特殊气氛和环境,为读者进入故事做了一个 铺垫。 “这是走旱路很普通的情形:每逢路不好走,轿夫们照例要请乘客让轿的;让轿当然不是客人所乐意的事 情,偶一为之还能照办。于是他们便有了第二种偷懒的办法,就是‘换加班’另外找人来替抬。换加班在 他们的经济上自不免要受些影响,不过身体方面总算少吃了若干的亏了,这不能不说是得可偿失的妙法之 一。至于这班抬短路的,——他们叫做‘加班匠’——随时在小市集或者荒村野店中都散布得有:他们多 半是烟瘾很深,无家可归的二十多岁的干人,专门抬短路的。他们本来就有相当的气力,而且又是冷肩头, 所以特别有翻山越谷的本领。尤其是烟瘾过足之后,马上就可以拖起轿子狂奔二三十里才歇气”这里加入 了对“换加班”“加班匠”等的说明,让读者理解了相关的风俗,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 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加入和故事情节关系不大的说明性文字,客观上,打断了原有故事情节的发展,让 读者暂时能够从故事中走出来,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还减缓了故事发展的速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 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 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 朝廷何!”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 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 公以此无种矣。”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 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 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 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 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 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行①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 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 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 息畏汤,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诸侯相秩居 淮阳。 (节选自《史记·汲黯列传》) 【注】①大行:官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 天下/言专阿主意/ B. 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 天下/言专阿主意/ C. 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 天下言/专阿主意/ D. 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 天下言/专阿主意/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虞即唐尧与虞舜的并称,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称之为太平盛世。 B. 廷尉是古代官职名,西汉时也称大理,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长官。 C. 五铢即汉朝统一的基础流通货币,其得名源于它的重量,一枚重五铢。 D. 楚地,是指古楚国所辖的地方,后来引申为湖南、湖北附近的区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汲黯不畏权贵,喜欢直言劝谏。汲黯曾经当面质问汉武帝,气得汉武帝罢朝而去,其他的大臣们为汲黯 担心不已,他却自有主张。 B. 汲黯性情戆直,廷争不假辞色。汲黯多次指摘张汤,面对张汤故意深究条文、苛求细节的反驳,他回击 刚直,甚至有点怒不可遏。 C. 汲黯忠于职守,不愿外任为官。汲黯只愿担任中郎,希望能出入宫禁之门,为汉武帝纠正过失,汉武帝 却找借口调汲黯赴任外地。 D. 汲黯为政清明,获得皇帝褒奖。汲黯治理淮阳郡务,一如往昔作风,治理效果明显,朝廷让他享受诸侯 国相的待遇继续治理淮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2)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14. 外任前,汲黯劝说李息要向汉武帝揭露张汤其人其事,李息却没有这样做,后来李息因之被汉武帝治 了罪。请分析李息被治罪的原因。 【答案】10. D 11. B 12. C 13. (1)如果真如张汤所言,就将使天下人叠起脚来,站立不动,连眼睛也只能斜视了! (2)只是淮阳郡那里官吏和百姓不大融洽,我仅想借重您的威望,您足不出户就能治理好。 14. 作为臣子,李息不向皇帝揭露张汤其人其事,不忠;作为朋友,李息不听取汲黯的良言劝告,不义;作 为个人,李息害怕张汤,不勇。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本题中,“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结构对称,各自成句,排除 AC;“非肯正为天下言”,“天下言” 是“为”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 B。 本句的文意:我被抛弃到外郡去,没办法参与朝廷议政。然而御史大夫张汤智谋足可以抗拒别人的劝谏, 奸诈足可以文过饰非,专会讲取巧奸佞和强辩指责的话,不肯秉正为天下说话,专门阿谀奉承主上的心意。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文化常识的能力。 B.“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表述不正确,应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汲黯只愿当中郎”和“汉武帝却找借口调汲黯赴任外地”表述不正确,文意为汲黯希望当中郎,皇上 认为淮阳郡属楚国地界,看中汲黯的威望,让他去做太守。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中翻译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 愤恨。 (2)“顾”,只是;“不相得”,不投合、不融洽;“重”,威望;“徒”,仅、只是。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从李息自身角度出发,将人物的身份和人物间的具体关系梳理出来,自然就得出李息受罚 不冤枉的原因了。 解答本题,需要从李息自身角度出发,将人物的身份和人物间的具体关系梳理出来,自然就得出李息受罚 不冤枉的原因了。 由文中“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 非肯正为天下言。……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可知,汲黯临行前告诉了 李息张汤是心怀奸诈、阿谀奉承之人,作为位列九卿的重臣,李息却不向皇帝揭露张汤其人其事,可谓不 忠; 根据文本“黯既辞行,过大行中李息”可知,汲黯临行前劝告李息,张汤在朝中心怀欺诈来迎合主上的心 意,在朝外则挟制酷吏恶人来维护威严,你如不早些进言皇上,将会和他一道受到惩处。作为朋友,李息 不听取汲黯的劝告,可谓不义; 根据文本“息畏汤,终不敢言”可知,李息畏惧张汤,始终没敢进言,所以说,作为个人,畏惧张汤,可 谓不勇。 综上可知,李息是一个不忠、不义、不勇之人,所以被治罪并不冤枉。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是濮阳县人。天子正招选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皇上刚说到我要怎样怎样,汲黯 就对答说:“陛下内心欲望很多却要在表面广施仁义,又怎么能效法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呢!”皇上默 不作声,发了怒,脸色大变罢了朝会。公卿大臣都替汲黯害怕。皇上退朝后,对左右的人说:“汲黯戆直 得也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和辅弼的大臣,难道就是让他们阿谀奉 承,而把主上陷于不义之地吗?况且我已身居其位,纵使爱惜自己的身体,可辱没了国家又当如何呢!” 张汤刚刚因为参与改定刑律法令担任了廷尉,汲黯就屡屡在皇上面前质问、指责张汤,他说:“您身为正 卿,对上没能发扬先帝的功业,对下没能抑制住天下人的邪念,或是让国家安定,百姓富足,或是使得监 狱中犯人减少,这两样中一样也没办到。靠罗织罪名,使人受苦来办案行事,靠任意断案来成就功名,为 什么竟要把高皇帝时的律令拿来乱加改动呢?您因为这样做会落得族灭无后的。”汲黯当时和张汤辩论争 议,张汤争辩时常常在一些文辞细小处苛求探究,汲黯则伉直峻厉,高谈阔论,却没能驳倒张汤,就愤愤 地骂道:“天下有所谓的刀笔小吏,不能让他们做公卿,真是这样。如果真如张汤所言,就将使天下人叠 起脚来,站立不动,连眼睛也只能斜视了!”过了几年,恰逢改铸五铢钱,百姓中有很多人盗铸钱币,以 楚地最为严重。皇上认为淮阳郡属楚国地界,就召汲黯来任命他做了淮阳太守。汲黯伏地辞谢,不肯接受 官印,诏令屡次强迫给他,这之后他才接受了诏命。诏令召汲黯进见,汲黯向皇上哭诉道:“我自以为将 要身死沟壑之中,不能再见到陛下了,没想到陛下能再次收录起用我。我常患贱病,体力难以胜任郡中政 事,我甘愿做个中郎,出入于宫禁之中,负责替您拾遗补缺,这是我的愿望。”皇上说:“您是不是轻视 淮阳郡呢?我即刻就召您回来。只是淮阳郡那里官吏和百姓不大融洽,我仅想借重您的威望,您足不出户 就能治理好。”汲黯辞行之后,去拜望大行李息,说道:“我被抛弃到外郡去,没办法参与朝廷议政。然 而御史大夫张汤智谋足可以抗拒别人的劝谏,奸诈足可以文过饰非,专会讲取巧奸佞和强辩指责的话,不 肯秉正为天下说话,专门阿谀奉承主上的心意。主上心里不想要的,他就跟着去毁谤;主上心里想要干的, 他就跟着赞誉。喜好兴起事端,舞弄法律条文,在朝中心怀欺诈来迎合主上的心意,在朝外则挟制酷吏恶 人来维护威严。您位居九卿之列,如不早些进言皇上,您将会和他一道受到惩处了。”李息畏惧张汤,始 终没敢进言。汲黯采用原来的方法治理淮阳,使淮阳政事清明。后来张汤果然事败,皇上听到汲黯对李息 说的那番话,将李息判了罪。下令让汲黯享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在淮阳为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建业① 丁开 谁遗凄凉满眼中?蘋花渺渺又秋风。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纵有千人惟诺诺②,本无百岁更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注】①建业:今江苏南京,苦有“金陵”“健康”等称呼,该诗写于南宋灭亡后。②语出《史记》“千 人之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首联以问句发端,语气强烈却问而不答,对句用冷清画面坐实出句“凄凉”二字。 B. 本诗颔联将建业今昔对比,从“江山大”到“社稷空”,表达了对亡国巨变的无限感叹。 C. 本诗中“中”“风”“空”“匆”“翁”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律,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D. 本诗写得苍凉而悲壮,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 16. 有人评论本诗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尾联中的“乾坤颠倒”将前三联中建业的凄凉、龙蹲虎踞、马去牛来、千人诺诺、 百岁匆匆等内容都涵盖在内,收束了全篇,极富有概括力。②时局“乾坤颠倒”,而有“孤舟”在,诗人 意欲垂钓江海,以了残生,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以及对心志的坚守。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涉及到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语言、表达技巧等的考查。 D 项,“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错误,作者写“乾坤颠倒孤舟在, 聊复残生伴钓翁”,写时局“乾坤颠倒”,而有“孤舟”在,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余生,本诗主要表 达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对自己心志的坚守,选项说“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 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属曲解文意。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尾联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要求考生紧扣“总束全篇,归结今情”进行解答。本题中,“总束全篇”主要从结构角度进行鉴赏和分析, “归结今情”则需要落实到“今情”的具体内涵上来进行鉴赏和分析。尾联写“乾坤颠倒孤舟在”,“乾 坤颠倒”将前三联中建业的凄凉、龙蹲虎踞、马去牛来、千人诺诺、百岁匆匆等内容都涵盖在内,收束了 全篇,总括性强,极富概括力。“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乾坤颠倒,还有一叶孤舟,让我 能漂荡江湖,伴着渔翁,了此残生。时局“乾坤颠倒”,而有“孤舟”在,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余生, 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以及坚守高洁志向的决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 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士: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以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为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草木”“美人”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 暂、人生抱负难以实现的深沉感慨。 【答案】 (1). 故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圣人无常师 (4).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老聃 (5). 惟草木之零落兮 (6). 恐美人之迟暮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跬、至、常、郯、苌弘、襄、聃、惟、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 必备用具。砚台至唐代起,历经秦汉、魏晋,各地相继发明合适制砚的石料,开始制作以石为主的砚台。 砚要经常保养它,才会容光焕发,若是冷落了它,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的。砚如果放置于窗前案 头, ,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出现干裂。在养砚时,有人将蜡 涂遍砚身,还有的涂抹植物油,更有的涂抹墨,以为可以养砚。蜡可以涂于砚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最 忌将蜡涂在砚堂磨墨的地方;砚上抹植物油的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砚面有油多招尘土, 使砚污秽不堪,并散发出一种怪味或产生霉变。 18.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B.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D.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9.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20.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否定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 字。 【答案】18. A 19.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 台制作。 20. 应避免阳光直射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容光焕发”“不会给你好脸色看”赋予了砚人的情态。 A.意思是: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使用了拟人 的修辞,“先偷眼”“合断魂”等词语分别赋予了“霜禽”“粉蝶”人的情态。 B.意思是:乌云翻滚,像打翻的墨汁,还未遮住不远处的青山,便大雨倾盆;白亮亮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 乱窜入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乌云比作墨汁,将雨滴比作珍珠。 C.意思是:她(美人)笑捻着梅花回到闺房,又放下帘幕遮护窗纱。使用了借代的修辞,“粉香”代“梅 花”。 D.意思是: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诗人由笛声 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使用了通感的修辞。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的语病有:1.“砚台至唐代起,历经秦汉、魏晋”语序不当,应是“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 代起”;2.“发明……石料”搭配不当,应是“发现……石料”;3.句式不整齐,前文是“发现……的石 料”,后文应对应“开始……的砚台制作”。所以画线句子应改为: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 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依据“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出现干裂”,可知,所写内容应与“阳光”有关, 在结合题目要求“补写恰当的否定句”,这里可填:应避免阳光直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就文学艺术的诸种门类而言,哪两者的关系最密切?我们发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诗与音乐最初 是结合在一起的, ① , 但一直互相渗透、互为表里。它们有相近的本质,表现人的心灵世界, 都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展开。 正是由于诗歌与音乐的相近与相通,所以诗人较之于其他类文人,更能受音乐触发进而把对音乐的感 受升华为诗。 ② ,仅唐代就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 箜篌引》等杰作。 当今时代,虽然有许多写音乐的诗歌,但都难以与青年诗人许劲草推出的《音乐女神》相比,这部书 可以说是诗与音乐结合诞生的宁馨儿。 ③ ,一类是听乐记感,一类是音乐礼赞。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22. 请分别写一句话,用“最”字对上述各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强调。每句不超过 17 个字。 【答案】21. ①后来虽然分了家;②古代描写音乐的诗很多;③其中的诗分两类。 22. ①诗歌与音乐最密切;②诗人最易与音乐产生共鸣;③《音乐女神》的音乐和诗结合得最好。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由句①后面的句子“但一直互相渗透、互为表里”可以推知“诗”和“音乐”已是独立的个体,但是还有 联系;再由句①前的内容“诗与音乐最初是结合在一起的”可判断,句①处就填的句子为“后来虽然分了 家”。 从句②前的内容“正是由于诗歌与音乐的相近与相通,所以诗人较之于其他类文人,更能受音乐触发进而 把对音乐的感受升华为诗”可以捕捉到信息:有描写音乐的诗存在;句②后的内容“仅唐代就有韩愈的《听 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杰作”意思是历朝历代描写音乐的诗歌就有很 多,这是作为例证来证明前面观点的。所以推知句②处应填的内容为“古代描写音乐的诗很多” 由句③前的内容“当今时代,虽然有许多写音乐的诗歌,但都难以与青年诗人许劲草推出的《音乐女神》 相比,这部书可以说是诗与音乐结合诞生的宁馨儿”推知,《音乐女神》是一部描写音乐的诗歌集;再从句 ③后的内容“一类是听乐记感,一类是音乐礼赞”可推知句③应填的内容为“其中的诗分两类”。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别写一句话,用‘最’字对上述各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强调”。 第一段:根据相关句子“哪两者的关系最密切”“诗与音乐最初是结合在一起的”“但一直互相渗透、互 为表里”可知,本段论说的是音乐与诗歌之间最密切的关系。故第一段意思强调为“诗歌与音乐最密切”。 第二段:根据相关句子“所以诗人较之于其他类文人,更能受音乐触发进而把对音乐的感受升华为诗”, 可知本段论说的是诗人更容易受到音乐的触发而写出诗。故第二段的意思强调为“诗人最易与音乐产生共 鸣”。 第三段:根据相关句子“虽然有许多写音乐的诗歌,但都难以与青年诗人许劲草推出的《音乐女神》相比, 这部书可以说是诗与音乐结合诞生的宁馨儿”,可知在许多写音乐的诗歌中,只有青年诗人许劲草推出的 《音乐女神》中的诗与音乐结合的好。故第三段的意思强调为“《音乐女神》的音乐和诗结合得最好”。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三星堆遗址新出土了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等文物,它们以独特的造型、成熟的冶炼技术、 神秘的象征意义再度吸引世人的目光,并引发诸多争议。有些网友仅凭浏览到的部分图片和零碎文字就认 为三星堆文明是外星文明遗存的产物,究其原因,他们对古代文明往往心存质疑与鄙薄;而有些西方学者 看到三星堆遗址文物与中国其他遗址存在较大区别,从而鼓吹“文化传播论”,强调中国文明是从西方文 明的传播中才发展起来的,并得到不少国人的盲目赞同;中国专家在综合研究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认 为此次出土的相关文物充分体现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它们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兼容并蓄的实物例证,并且指出这有助于破除不少民众长期以来存在的“中原文化中心论”的偏见。 针对三星堆遗址文明起源引发的相关热议,某网站学习论坛正以“提高媒介素养,破除文化陋识”为主题 举行交流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发言稿并传到网上以供讨论。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亲爱的各位网友: 大家好! 今天,我要发言的主题是“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一言以蔽之,我的观点是,放飞心灵风 筝,且守道德底线! 大家是否在网上利用过匿名的身份说过有背道德的话,做过违反法律的事呢?是否曾经因为是网络, 所以就觉得自己言论自由,不加约束呢?错了,网络依旧是法内之地,“自由”也是在网络法律之内的相 对概念。如果打着自由的幌子,行着无德的苟且之事,时代进步的同时,我却要为有些人的道德退化而心 碎。 在网络中,自由平等是核心的要义。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呈现出信息量大、范围广、 良莠不齐等特点。国家早已注意到了这类问题,网络管理措施频出,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打压,但是, 难免会出现一些漏网之鱼,这时,就必须要依靠我们的理性判断了。有了理性,无论怎样嚣张的丧德者, 也掀不起什么浑浊的恶浪。 不信谣,不传谣,说来容易行也难,但是道德认知和法治底线是护身爱人之本。在看到一条信息时, 我们要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对其讲行理性的判断和分析,而不是夸大其辞,第一时间将这条消息散布出去。 三思而后行,谣言就不会轻易走出制度的笼子,“人言可畏”“谣言止于智者”,当值得点赞和欢呼。 拥有理性的判断,是基于我们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我们要记住,“眼见为实,耳 听为虚”,不要随便听信别人的话。其次,我们不可以当墙头草,听谁在理就向着谁的话,应该综合所有 的因素,用自己的脑与心去分析,才能让别人拉不走我们的思维,拉不走我们的网络灵魂。 网络世界其实完全靠我们自己掌握,避其害,扬其利,网络星空璀璨如诗,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 离,让我们得以在人前分享我们的生活,让文化得到了新的传承和发展,让教育有了新的途径,通过网络, 我们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传播文化,弘扬正能量,不亦乐乎。 孔子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德”也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深入人心的德,另一种, 是放在表面做做样子的德。就好比两个人,一个喷着劣质的香水,而另一个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而 这一切,透过网络的放大镜,便愈发看得清楚。 做人有底线,在网络上做人也是一样,在“有德有法”中,让我们共同撑起一片高远的网络蓝天吧! 这就是我与大家的分享,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审题】分析任务 提示语中 “针对三星堆遗址文明起源引发的相关热议”,是文章论述的背景与前提,这要求学生不能脱离 材料而随意延伸、论述。 提示语中的主题明确为“提高媒介素养,破除文化陋识”,这就提示学生要立足这二者的内涵及其关系, 既要对材料中不正确不合理的现象、观点予以剖析、批驳,也要阐释如何通过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从而实 现破除文化自卑、文化短视、文化偏见等浅陋心理。 提示语中“某网站学习论坛……举行交流活动”是写作的限定情境,学生要注意“网站学习论坛”这一 “媒介”;“发言稿”强调文体特征;“传到网上以供讨论”要在写作中体现交流的公正态度、准确客观 的理性表达以及对受众认知情况综合考量,从而彰显“科学的媒介素养”。 “要求”部分分析。“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市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这里做一个强调。 分析材料 材料共分为两句话。第一句列举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出上的文物,概述文物的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是 写作的背景材料。学生既由此获知相关写作的背景知识,也对中国文明杰出文化产生感性认识。 第二句主要阐述相关争议的三种观点及深层原因。(1)部分网友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贸然将“三星堆 文明”与“外星文明”挂钩,从浅层次上来说,这些人缺少科学的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不加甄别、审视, 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传播不实言论,从深层次来说,网友的这种言论也折射出部分中国人对自己文 明的成果、文化的不自信,是一种文化自卑情结在作祟。(2)外国学者只是简单凭借“三星堆文明”与其 他中华文明存有差异的现象,就鼓吹“文化传播论”,其实质是对中华文明的污名化与狭隘化,而有些国 人对这些外国学者的观点,不加思考、验证就盲目接受,这恰恰证明自身的文化短视,以及面对信息时, 不加辨析,一味迷恋权威。(3)中国专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认识见解,指出“三星堆文明” 文物证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特征,同时强调这也破除长期以来人们心中的“中原文化中心 论”,这有助人们更加理性客观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也有助于培养人们正确认识、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立意】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破除文化陋识;以发展的眼光,用科学的 态度认识世界等。 【素材】1.信息时代,借助媒介传播,草根瞬间逆袭,站在镁光灯下。李子柒,借助媒介,氤氲醉美乡愁, 讲好“中国故事”,成就了精彩纷呈的人生;甜野男孩丁真,借助媒介,他纯真的笑容,清澈的眼神,惊 艳了雪域高原。信息时代,有无数的嘉言懿行、暖闻清流,从湮没无闻的市井里巷,抵达国人柔软的内心; 也有微弱的呼声,经过媒介的传播发酵,汇聚成福祉民生的庙堂之音。 2. 学会学习思考。“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谷歌”,利用媒介获取海量知识和信息,但决不能成为 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学会独立思考,而不至于成为一个“移动硬盘”。遇事冷静理性。“放出眼光,运用 脑髓”,审慎取舍。不围观,不起哄。我们都有一双“黑眼睛”,应该用来寻找光明,而不是用来“翻白 眼”。人人直播,但请不要忘了责任和义务;事事可播,但要切记雷池不可越、底线不能破。网络媒介不是 法外之地,而应成为责任领地、价值高地。我们依然需要克己慎独,恪守公序良俗。 3.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榜样引领,要树立远大理想。我们会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被各种“投喂”信息包 围,思维呈现碎片化、情绪化、浮躁化、娱乐化,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理想。拥有有远大理想且意志 坚定的人,会屏除一切干扰,做事心无旁骛,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理想有多大力量?理想让大山女校“燃 灯”校长张桂梅一身病痛仍潜心育人痴心不改,理想让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山区帮助农民脱贫致 富坚持三十五年不动摇,理想让“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名满天下却仍然专注于田畴不懈怠。信息时代, 理想可以帮助我们守住心管住手,能帮助我们突围商家的各种信息“投喂”,拒绝刷视频获得的廉价快感, 能使我们沉下身心自觉进行深度阅读,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