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语 文 园 地
• 1.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 2.学习‘旧积月累”,积累古诗《鹿柴》。
课时目标
• 导人:俗话说“字如其人”,在我们开始学写字的时候,家里人都会
叮嘱着说,把、字写好看点,别人看你的字就像看你一样啊!可想而
知,能写一手好字,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
怎样养成好的写字习惯。
•
• 1.“书写提示”插图。
书写提示
• 2.学生认真观察插图上的这段文字,想一想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 3.小组讨论。
• 4.指名学生说一说。
•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 (一)导人课题
• 1.古诗,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和谐的韵律、敏
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以及精练的语言,博得了
人们的喜爱。我们每个人都会吟诵很多,下面谁来给大家展示
几首呢?谁能再展示几首关于王维的诗呢?
旧积月累
• 2.学习一首王维的诗—《鹿柴》。指出“柴”在本课中读“zhài” 与“寨”相通,
“鹿柴”是一个地名,并简介作者。
• 王维(701-761年,一说699-761年),字摩洁,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巫。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螟》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洁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
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
孟”。
•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准字音。
•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板书全诗。
• 3.指名朗读,及时纠错正音。
• 4.学习生字:返、苔
• (三)指导朗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 1.指导朗读古诗。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 2.齐读古诗的第一、二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 (1)指名朗读并作指导。
•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
• 但—只 闻—听
• 如孟浩然《春晓》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闻”就是听的意思。
• (3)理解诗句的意思。
• 空山里见不到人的踪影,却传来说话的声音。
• 3.齐读古诗三、四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 (1)指名朗读并指导。
•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
• 景:夕阳返照的光。景,通“影”。
• (3)理解诗句的意思。
• 西斜的夕阳返照深林,余光洒落在青青的苔径上。
• 4.小组合作学习。
• (1)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 (2)教师明确: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
却看不见人,只有夕阳的阳光透射过密密的山林,照在青青的苔上。
• (3)从这首诗中你能了解到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 (四)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 1.自我轻声吟诵,体味诗的意境。
• 2.借助视频进一步去体会诗的意境。
• 《鹿柴》出自王维晚年所著的《辋川集》,《辋川集》共有诗
二十首,这只是其中的一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欣赏一下其
余的19首,进一步领略王维诗作的优美与特点。如:
• 孟城坳
• 新家孟城口,古木恰衰柳。
•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课堂小结
• 华子冈
•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 文杏馆
•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