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2、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3、能运用字母表示数量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培养符号化意识,发展抽象和概括能力,从
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查:课件、扑克牌、答题卡
课前游戏:老师与学生一起用扑克牌玩 24 点游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新课。
1、板书“字母”。师:孩子们,学了英文后,能说说英文中都有哪些字母吗?
(a、b、c、d……共有 26 个)
2、板书“数”。师:那学了数学后,能说说你们都认识哪些数呢?(1、2、
3、……小数、分数)
3、板书“表示”。师:是呀,数学王国中有好多好多数,以后的学习中你们
还会认识更多不同的数,那你们见过用字母表示数吗?(扑克牌上,A---1,J---11,
Q---12,K----13)
师揭题:那是不是每个字母只能表示一个数,数学王国中有那么多数,为什
么还要用字母表示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字母表示数。
二、自主探究,游戏感悟。
(一)、红包游戏---感悟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师:孩子们,老师想请三位同学上来与老师做个小游戏,谁愿意?(三位学
生上台),谢谢你们,先给每个人发一个小红包,今天的课从红包开始。
1、猜红包的钱数。师:请你们举起手中的小红包,孩子们,请问,这三个
红包里分别有多少钱呢?
生 1:5 元,10 元。师:确定吗?一定是 5 元,10 元。生:我猜的。师:哦,
不能确定,那我们能肯定的说这三个红包里各 5 元钱吗?怎么办,该怎么说呢?
生 2:有 a 元。师:什么,麻烦你再说一遍好吗?(a 元)说说你的想法?
生 2:我不知道红包里有多少钱,说什么都不对,就用字母来代替了。
2、板书“a”。师:代替这个词说的好,真是聪明的孩子。当我们遇到不能
确定的情况,无法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时,请字母来帮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现在我们能说了,这三个红包里各有 a 元钱。还能用别的字母吗?真厉害,一点
就通,26 个字母中哪个都行的?那我们就选用这位同学说的 a 来表示。
3、确定 a 的取值范围。
老师走到第一位同学身旁,问:请问在你这字母 a 代表多少呢?谁说了算?
别看我,也别看大家,就你说了算的,打开红包看看代表几?(生打开红包,代
表 1)
板书:1
老师走到第二同学身旁,问:请问现在字母 a 代表多少呢?谁说了算?
(生打开红包,代表 5)板书:5
老师走到第三同学身旁,问:请你说现在字母 a 代表多少呢?
(生打开红包,代表 8)板书:8
师:看,当我们能够确定时,字母 a 代表的就是特定的数。板书:特定数。
师拿出另外的小红包与大红包:如果我还有很多的红包,a 还能代表多少
呢?(10、100……)能代表 0.5,0.8 这些数吗?是呀,字母 a 在未知情况下还
可以表示任意的数的。板书:任意数
(二)红包游戏二----用字母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老师举着一大一小两个红包:小红包里有多少元?大红包里有多少元?
请一男生上台打开大红包---空的,师:别失望,我给你大红包。
师拿出 10 元钱放入大红包中,再拿出一元继续放入大红包中:现在大红包
中共有多少元呢?(11 元)也可以用算式(10+1)元表示。(10+1)元与 11 元
都表示现在大红里一共的钱数,这两种表示法有什么不一样的?(一个是算式,
一个是数),再看看,从 10+1 中你还能很快的得到什么信息呢?(大红包中现在的
钱比原来多了 1 元),看这也是 10+1 表示法的优点,把现在的数比原来数量多了
1 这种关系表示出来了。
老师将 1元取出后,又放入 5 元:现在大红包里共有多少元?也可怎么表示?
(10+5)元,10+5 这个式子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板书:10+1,10+5
2、老师将 5 元取出,将 a 元小红包慢慢放入大红包中,师:现在大红包里
共有多少元呢?
生:10+a 元,板书:10+a
师:你们确定 10+a 元能表示大红包现在一共的钱这个结果吗?如果能,我
可标注上了。从这个字母式子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大红包中现在的钱比原来
多了 a 元)
师:真是能干的孩子呀,10+a 这个字母式在以前同学们只知道它是一个加法
算式,可现在它不仅能表示出结果,还能表示出现在数量与原来数量之间关系。
字母表示数还有这个作用呢。
板书:数量关系。
3、比较 10+a 与 10+1,10+5 的区别。师:如果 a 取值 1,它与谁对应,a 取
值 5,它与谁对应,a 取值 8 与哪个式子对应呢(10+8),那 10+a 与这三个式子
有什么不同呢?(10+1,10+5,10+8 这些式子能计算出结果,只表示一种情况,
一种结果,10+a 这个字母式子将这三种情况甚至更多的情况都包括了,代表着
各种结果,各种可能)
2、师:太聪明了,孩子们,看到你们这么用心学习,积极思考,我忍不住
要表扬与奖励你们了,(拿出 a 元小红包)如果老师给我们班每位同学发一个 a
元的小红包,那老师要准备多少奖金?那(52×a)元就表示出了什么?与原来这
个 a 元相比,从这个字母式子中你还能知道什么?(老师准备的奖金是小红包钱
的 50 倍)
3、小结:太能干了,掌声送给他,52×a 不仅表示出奖金金额总数,还把 a
元红包与奖金总数之间的 52 倍的倍数关系都给揭晓了。学到这,你们对为什么
要用字母来表示数有了什么感悟了呢?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用字母编写青蛙儿歌。师:字母用途这么广,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在生活
中的作用吧。请看大屏,这是大家熟悉的一道儿歌,荷花池中的一只小青蛙先唱
了起来,你们跟着老师一边拍掌一边往下吟唱。
①
1 只青蛙 1 张嘴
2 只青蛙 2 张嘴
3 只青蛙 3 张嘴
. ..
师:说也说不完,你能用字母把它说完吗?我发现,虽然同学们选用的字母
不同,但每次前后字母是相同的,为什么呢?能不能这样表示“a 只青蛙 b 张嘴
呢”?
a 只青蛙 a 张嘴
n 只青蛙 n 张嘴
b 只青蛙 b 张嘴
生:青蛙嘴的张数与青蛙只数是一样的,要用相同字母,用不同字母表示的
不合理,因为 a 可能代表任何数,b 也代表任何数,不受 a 影响,比如,a 代表
1,b 代表 3,1 只青蛙不可能有 3 张嘴的呀。
师:真是会思考的孩子,掌声送给他。
师小结:是呀,我们可以用任意一个字母来表示青蛙的只数,但是青蛙嘴的
张数与青蛙的只数是一一对应的,同一情境中数量相同就该用同一个字母表示。
师:那这里的 a 代表哪些数呢?(任意的自然数)
②师:听,另一只青蛙也唱起了歌。这也是一首唱不完的歌,请同学们选择
a 这个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数,用一句话概括这首儿歌,想好后记录在红色纸条上,
填好后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代表性的作品。(生上台板书)
师:看看你们的创作,真简洁,在这些答案中,哪种答案比较好,好在哪,
哪种答案存在问题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师:我请写出第三种答案的同学来说说他的想法吧,要给别人申诉的机会哦。
生:因为 d 排在字母的第四位,1 只青蛙四条腿呀。
师:你们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能这样表示吗?有什么要对他说的。
生:d 是排在字母表中的第 4 位,但 d 不可能只表示 4,还可以表示更多的
数,而 a 也不会只代表 1 只青蛙呀。
师:你太厉害了,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关键之处。老师觉得这位同学还是很
了不起的,他编写的时候有考虑到了青蛙腿的数量与青蛙只数之间的关系,是什
么关系呢,想一想。(青蛙腿的只数是青蛙只数的四倍)。是啊,所以他选用了排
在第四位的字母 d 来表达,只是用 d 这个字母无法体现出这种关系,那哪种表示
法最为合适呢?
生:第四种正确,因为青蛙腿的只数是青蛙只数的 4 倍,a 只青蛙,腿就有
a 只青蛙 a 条腿
a 只青蛙 b 条腿
a 只青蛙 d 条腿
a 只青蛙 4×a 条腿
1 只青蛙 4 条腿
2 只青蛙 8 条腿
3 只青蛙 12 条腿
……
4 乘 a 条。
师小结:分析的非常有道理,青蛙腿的只数与青蛙只数是不同的,但之间却
存在着 4 倍的关系,为更好的体现出青蛙腿的只数与青蛙只数之间存在 4 倍的数
量关系,用 4×a 来表示更为恰当。
③,师:完整的青蛙儿歌是这样唱的,你能用字母把它唱完吗?
1 只青蛙 1 张嘴,2 只眼睛 4 条腿,
2 只青蛙 2 张嘴,4 只眼睛 8 条腿,
3 只青蛙 3 张嘴, 6 只眼睛 12 条腿,
4 只青蛙 4 张嘴,8 只眼睛 16 条腿,
只青蛙张嘴, 眼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小结:唱完了儿歌,现在你对字母表示数又有了什么感觉?
2、用字母表示年龄。
师:经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大都是 10 周岁,那想知道老师今年多
大吗?请看大屏。
老师今年比你们大 33 岁呢?老师今年几岁?你是怎么算的?
如果用 n 来表示你们的年龄,你们能用字母式子把老师年龄表示出来吗?从
(n+33)岁这个字母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如用 n 表示老师的年龄,你们的年龄
怎样表示?
在这个情境中,n 代表哪些数?能代表 200、300 甚至更大的数吗?
2、小结:是啊,目前,中国第一长寿的人 129 岁,所以用字母表示年龄时,
字母受到年龄的限制,代表的数就有了一定的范围。
四、总结提升,反思收获。
1、师:课上到这,回头想一想,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现在又有什么新的问
题产生了吗?
2、摆一摆。(回家完成)
剪一些小正方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摆图形,并用字母表示所需的小正方形的个数。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a
特定的数 任意的数 数量关系
1、5、8 范围限制 10+a、5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