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第二单元溶液复习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第二单元溶液复习学案

ID:721444

大小:61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溶 液(第一课时)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能看懂溶解度曲线。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考点 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混合物。 2、特征: 性、 性。 3、组成:由 和 组成。 4、溶质和溶剂确定: ①根据名称判断,如碘酒中碘是 ,酒精是 。 ②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一般将固体或气体看作 ,液体看作 ; ③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把量多的看作 ; ④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不论水量的多少,水都作为溶剂。 提示: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 色;③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考点 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例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食盐 B.硝酸钾 C.蔗糖 D.植物油 例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B.固体 NaOH 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考点 2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有吸热、放热现象。因为物质溶解时,会同时发生以下两个过程: (1)扩散过程:溶质的 向水中扩散(又称吸热过程)。 (2)水合过程:溶质的 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又称放热过程)。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就取决于这两个过程中热量的相对大小。当吸热多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如 溶于水;当吸热少于放热时,溶液温度升高,如 溶于水;当吸热等于放热时,溶液温度不变,如 溶于水。 特别提醒:如果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溶解,则溶解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通常导致压强发生变化。 考点 2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例 3(14 娄底)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 例 4 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物质后,U 形管中原来水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水位差,则 2 该物质极可能是 ( ) 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活性炭 考点 3 乳化作用 植物油不溶于水,但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 被称为 。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 特别提醒:物质除污的方法有溶解(如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乳化(如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 污)、化学反应(盐酸除去铁锈)。 例 5 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稀硫酸除铁锈 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除水垢 例 6 水是生命源,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作用。 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滴加少量洗涤剂后,就很容易洗净,说明洗涤剂具有 功能。 考点 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 在 下,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 做饱和溶液; 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 (1)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_________,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________,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 (2)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溶质________,则原溶液是饱和的,若溶质 __________,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不饱和溶液通过 或 或 可以转化成饱和溶液;饱和溶 液通过 或 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如 NaCl、KNO3) 例 7 实验室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奇奇同学欲将其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 A.升高溶液温度 B.降低溶液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加入硝酸钾固体 例 8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1.固体溶解度概念:在_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g 溶剂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②外因:主要是_____ ___。 3 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 ;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 。 3.气体溶解度概念: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__________时,某气体 溶解在______体积的水中达到________状态时的气体________。 影响因素:①内因:气体的性质;②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 4.溶解度曲线:指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表示__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 5.含义:①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②曲线的走向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③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6.应用:①查找某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②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③选择使某种物质从溶液 中结晶的方法。(见右上图) 例 9 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t ℃时 10 g 氯化钠能溶解在 100 g 水中,所以 t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0 g B.t ℃时 10 g 氯化钠溶解在水中能形成 100 g 饱和溶液,所以 t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0 g C.把 20 g 氯化钠溶解在 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20 g D.t ℃时把 36 g 氯化钠溶解在 100 g 水中恰好饱和,所以 t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 g 例 10(2011.烟台市)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5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有 15g 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例 11 右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填“A”或“B”); (2) T1℃时C的溶解度为 g; (3) T2℃时,A、B、C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 T2℃时将 40gA 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三、回归教材 快速复习下册教材第九单元 P26-38 页 四、达标检测 1、 «指导丛书»P59 页“典例探究”(1- 3) 2、 «指导丛书»P59-60 页“达标检测”(1-6) 五、考点总结 考点 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4 考点 2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考点 3 乳化作用 考点 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考点 5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六、中考链接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1:21 2、已知 2K+2H2O=2KOH+H2↑,现向 92.4g 水中加入 7.8g 钾,充分反应后水有剩余。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七、作业布置 中考新航线随堂同步练习 P114-116。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