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 有机合成材料
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大理石 B.白糖 C.酒精 D.蛋白质
2、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 )。
A.将废弃物焚烧 B.将废弃物倾倒在海洋中
C.将废弃物应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D.将废弃物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于土壤中
3、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乙醇 C.淀粉 D.聚乙烯
4、区分羊毛和涤纶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放入水中看是否溶解 B.用肥皂水加以区分
C.通过燃烧方法辨闻气味和用手捻进行区分 D.分别测定它们的拉力进行
5、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并无联系的是( )
A.赤色海潮 B.绿色食品 C.白色污染 D.棕色烟气
6、多数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 ) 性。
A、热固性 B、热塑性 C.稳定性 D.氧化性
7、制造下列物品应用热固型塑料的是 ( )
A、雨衣 B、炒菜用的铁锅手柄 C.食品保鲜膜
8、根据物质的性质特点,判断下列物质属于链状结构的是( )
A.有机玻璃 B.电木 C.大棚薄膜塑料 D.锅把的隔热塑料外壳
9、小芳收集了一些衣料的纤维,各取一部分做燃烧试验。下列衣料纤维中,燃烧后能够闻
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 )
A 涤纶 B 锦纶 C 棉纤维 D 羊毛纤维
10、见右图,一只小猫安祥的坐在用高温火焰加热的玻
璃板上,制备该玻璃板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
A、透气 B、导电 C、绝热 D、透水
11、下列属于我国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
A. B. C. D.
12、维生素 C 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具有酸性,且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
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维生素 C 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 C 反
应的是 ;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钾 D.苛性钠
(3)你认为,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的维生素 C
13、右图是一种一次性打火机的示意图。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打火机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合金”或“塑料”);
(2)其燃料的主要成分丁烷(C4H10》属于__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
物,丁烷在通常状况下呈气态,请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丁烷气体能被压缩
成液体的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烷燃烧的产物和甲烷一样。请写出丁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但丁烷燃烧更容易看到黑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调查你周围的环境中“白色污染” 的情况及形成的原因。用照片、漫画或黑板报的形
式来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并提出治理的建议,呼吁大家都来为减少“白色污染”而共
同努力。
14、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
(2) 。
(3) 。
(4) 。
15、 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16、[设计实验]在 A、B、C 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
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 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 C 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
B 杯中的现象是 ;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C 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防止食物
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
[实验]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
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 (填“热
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反思]⑴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
所以要控制使用。
⑵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