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程 的 意 义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下第 1~2 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区分等式与
方程。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的核心之一,即建模。初步
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蕴涵数学知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景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
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游戏:准备一张日历(2013 年 9 月 1~28 日),竖列任意圈 2 个相邻的日期,告诉和,
就能知道是哪两个日子。圈三个也能知道。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国古代有一本伟大的数学著作,就是《九章算术》,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今有上禾(上等稻)三秉(捆),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谷子) 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
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
禾一秉各几何?
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就跟这道题有关系。
(一)初步感知:
情景 1
1.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吗?
2.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3.比一比,说一说感受。
情景 2
各写一个式子。怎么写?跟前面的式子比较一下有何不同?
情景 3
怎么样用式子表示其中的关系。
X+300=800 X+300>800 X+300800 X+y 800 X+300800 X+y 800 X+300800 X+y 800 X+y>800 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