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 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 1 300 多年,考核的科目和内容几经变革。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
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 清代旧例:“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过三年
不归者,不听回籍。”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 )
A.友好邦交 B.鼓励贸易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
3. 当年作家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
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八股取士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4.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
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造成洪武皇帝工作负担沉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军机处的设立
C.文字狱的兴起 D.东厂的设置
5. 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朝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
加紧密,下列符合清朝与西藏关系史实的是( )
A.设驻藏大臣 B.设伊犁将军
C.设乌里雅苏台将军 D.多伦会盟
6. 清代前期的疆域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版图相似
②东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已不在疆域范围内
③现在疆域更为辽阔、广大
④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 如图所示为 1944 年郭沫若所作的《甲申三百年祭》,回顾了那一年灭亡的明政权与李自
成政权。请问这两个政权是被哪个民族灭亡的( )
A.契丹族 B.蒙古族
C.女真族 D.藏族
8. 杰出历史人物常常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搭配正确的是( )
A.隋文帝——开凿大运河
B.玄奘——东渡日本
C.郑成功——七下西洋
D.康熙帝——抗击沙俄
9. “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玄奘 ②鉴真 ③郑和 ④戚继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
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11.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 )
A.驱逐了殖民势力 B.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巩固了清朝海防
12. 下列关于朱元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一位领袖
B.他吸收读书人充当谋事
C.它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D.1421 年建立明朝
13.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如成再来,必令原船返掉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
A. 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B. 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C. 断绝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 禁止国人赴海贸易
14. 下列属于明成祖的主要活动有( )
①派郑和下西洋 ②废行省设“三司”
③用了四年的时间营建了北京城 ④建立特务机构东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科技领域成就斐然。下面哪幅图不能反映
这一时期的历史(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16 题 10 分,17 题 14 分,18 题 16 分,共 50 分)
16. 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采取有效的
措施巩固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束东汉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统一全国的是哪一朝代?
(2)唐朝时期的前几位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何共同之处?唐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
策?
(3)辽、西夏、金与两宋的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
(4)元朝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什么制度?当时在中央设立的机构是什么?后来这种制度什么时
候被废除?
(5)简述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藏、新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17. 清朝前期,国力比较强盛,清朝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领
土主权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材料二 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
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
材料三: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下图)
(1)材料一中“康熙二十二年”是哪年?“讨平之”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
辖?
(3)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什么封号?后来,清朝哪位皇帝册封五世班禅?封号是
什么?
(4)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独”势力有所抬头。面对分裂祖国的行径,你最想说
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西汉(2 年) 西晋(280 年) 唐代(742 年) 宋代(1080 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二 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等书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宋
商泛海外出 10 余个国家进行贸易。在进行海外贸易的同时,中国海船还起到了沟通、传播
和融合中国与阿拉伯、印度等古代文明的交流作用,意义重大。
材料三 乾隆年间,“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遂以“民欲易
器,洋商借处,必致滋事”为由,继续实行“海禁”……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判断我国宋朝时期的经济重心在哪里?试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因
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请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政府实行“海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禁”政策的影响。
(4)要发展经济,你认为应具备哪些条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BAA 6-10BCDAD 11-15CDBCD
二、非选择题
16. (1)隋朝。
(2)重视人才;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辽、夏、金与两宋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4)行省制度。中书省。明朝。
(5)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立驻藏大臣;新疆:平定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
将军。
17. (1)1683 年。清军攻取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伊犁将军。
(3)达赖喇嘛。康熙帝。班禅额尔德尼。
(4)包括台湾、西藏、新疆在内的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领土完整不容分
割,任何企图分裂祖国、制造民族矛盾的行径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18. (1)南方(长江流域)。因素: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经济因素:北人南迁,
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市舶司。原因: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发达提供了丰富的海外贸易产品,江南经济
发展水平远远超过北方,泉州等海外贸易港口繁荣,国内商业活跃;科技方面:造船技术的
进步、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原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清朝统
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影响:对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
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
程。
(4)国家安定、统治者正确的政策、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言之有理即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