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第二单元课题2溶解度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第二单元课题2溶解度学案

ID:715520

大小:1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溶解度(第 2 课时)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水与常见的溶液”。课程标准如此阐述,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以及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 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教材地位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既是上节饱和溶液的延续,又为接下来学习“酸、碱、盐”相关 知识做铺垫。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 解的限度问题,为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打基础。同时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 素养的基本要素,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与认知特点 初三学生思维活跃,观察和总结能力较强,对事物与实际生活感兴趣。 2.学生知识储备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定性的角度认识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并掌握了饱和溶液的相关 知识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 释。 ★教学法设计 1.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怎样比较食盐和蔗糖哪一个更易溶于水?”,从而提出假设“如果要比较物 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哪些条件?”。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再连续提出追问,从而引出溶解度的定义以 及四要素。 设置另外一个情景“打开冰镇可乐后,喝下去后生理反应”一气呵成突破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温度的 关系。 活动探究法: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坐标纸上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再根据学 生亲自画出的溶解度曲线,详细而且全面的从“点”、“线”、“面”三个方面阐述溶解度曲线的信息、 意义。 2.学习方法 2 引导式:学生通过思考问题环节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寻改变变量和结 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学生通过溶解度曲线描绘以及对溶解度曲线的学习,掌握 溶解度曲线的画法以及能够很好的把握溶解度曲线的相关意义。 讨论法:学生通过对如何比较蔗糖和食盐溶解能力讨论,对溶解度曲线点、线、面意义以及应用的讨 论,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新知过程的体验,从而有学习新知的体验。 ★课时建议:1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固体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2)知道溶解度曲线上“各点”的含义和溶液的状态。 (3)能利用有关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和分析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寻改变变量和结 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学生通过溶解度曲线描绘以及对溶解度曲线的合作探究,掌握溶解度曲线的画法以及能够很好 的把握溶解度曲线的相关意义。 (3)学生通过对如何比较蔗糖和食盐溶解能力讨论,对溶解度曲线点、线、面意义以及应用的讨论, 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新知过程的体验,从而有学习新知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 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 处的健康心态。 (2)通过对身边常见现象的解释,让学生感觉到化学无处不在,学习化学对生活用处很大。 ★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信息。 难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 ★教学过程 环 节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景 导 入 【导入】以前学过的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回忆 通 过联 系生 活 ,提 出问 题 ,产 生疑 问 ,寻 求解 决。 【提问】食盐和蔗糖的溶解性如何? 【回答】易容 【追问】都为易容,谁溶解能力更强? 产生疑问,提出猜想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点拨】我们不知道到底谁的溶解能力更 强,有些同学猜想食盐,有人认为蔗糖, 怎么办? 【回答】实验 【思考】如何设计小实验能比较它俩的溶 解能力?你觉得应该控制住哪些变量? 【思考】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 通 过设 计实 验方案,让学 生 明白 如何 定 量的 比较 物 质溶 解能 力的大小 概 念 定 义 确 定 【提问】老师设计的这三种实验可以吗? 【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引入概念】通过大家设计的方案,我们 能够总结出定量比较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 四个要素 【齐答】一定温度 100g 溶剂 饱和状态 单位(g) 自 然而 然的 引 出溶 解度 的概念 充 分理 解溶 解度的概念, 理解溶质、溶 剂、溶液之间 的质量关系 【导出概念】定量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 这需要一个新的物理量。 溶解度 【追问】什么是溶解度 【回答】回答出溶解度的定义 【练习】从溶解度可以获得的信息 氯化钠在 20℃时的溶解度 S=36 克 在 ___℃时,氯化钠在_____ 克水里达到 ____ 时溶解了____克。 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溶液中 NaCl 的质量为________ ,水为___ 。 学生回答 4 溶 解 度 与 溶 解 性 的 关 系 【小结】溶解度的含义 练习 阅读、理解 作答 用 列表 和图 示 的方 法展 示 溶解 度与 溶 解性 的关 系,为接下来 溶 解度 的列 表 法和 曲线 法铺垫 【展示】有了准确的溶解度时?我们先将 他们画出范围 【展示】数轴上画出上表各溶解性的区间 思考 动手画图 溶 解 度 的 表 示 方 法 【想一想】溶解度有哪些表示方法? 【回答】列表法 通 过让 学生 讨 论并 讲出 列 表法 的优 点以及缺点, 通 过寻 找互 补 的表 达方 法,引入溶解 度曲线 【说一说】列表法有什么优缺点? 讨论并回答 【追问】有什么方法能够弥补列表法无法 直观看出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缺点? 【联想】可以画曲线 溶 解 度 曲 线 【动动手】画曲线、知趋势、找规律(根 据表格数据画硝酸钾) 学生动手描点、连线、画图 通 过画 溶解 度曲线,学生 在 画图 的过 程 中把 握曲 线的走向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点评 通过对比其他同学的作品,明白溶解 度曲线画图的一些注意事项。 【点】曲线是由点组成的,那么曲线上的 点有它的含义和用途。 首先请同学们查找硝酸钠在 10、80、100 ℃时的溶解度 可以看出我们利用溶解度可以查找同一物 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且在曲线上 可以直观的看到,点越高表示的溶解度越 大。 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查找硼酸、氯化钠、 氯化铵都在 85℃时的溶解度。 在不同的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点越高,溶 学生查找 学生查找 通 过学 生查 找,首先明白 曲 线图 是怎 样 绘制 出来 的,同时在绘 制 的时 候理 解,曲线上的 点的含义,并 发 现有 利于 5 解度越大,有利于我们比较不同物质在同 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 练习巩固 学生做练习 进行对比 溶 解 度 曲 线 的 信 息 溶 解 度 曲 线 的 信 【线】请同学们观察曲线的走势,你能得 出哪些信息?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 大。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反而减小。 给 予学 生自 主 时间 讨论 总结,培养学 生 搜集 信息 的能力 【提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减小,则使它饱和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 转化与其他大多数物质不同 【面】已知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 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 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例如 a 点表示的加入 10 克溶质,而此时的 溶解度为 20 克,因此是不饱和溶液 在这个面中的任意一点都表示的是不饱和 溶液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形成饱和溶液并有物 质剩余,例如 C 点表示加入固体 30 克,而 此时的溶解度为 20 克,因此形成的是饱和 溶液 在这个面中的任意一点都表示的是饱和溶 液 【提问】大家现在看到的中间的这个面上 的点,对于 M、N 来说谁是饱和的呢? 练习 巩固 学生认真学习、理解,做笔记 由 线上 的点 引出,线下的 点的含义,再 推 出一 个面 上 的任 意一 点的含义。 同理,线上的 点的含义,已 经面的意义 6 息 气 体 溶 解 度 气 体 溶 解 度 【情景导入】喝可乐。(瓶子是硬的,打 开时有气体出来的声音,冒气泡。喝下去, 感觉可乐是冷的,喝多了,一会儿会打嗝) 学生观看 通 过生 活中 喝 汽水 的例 子 ,展 开讨 论,学生自然 而 然的 掌握 影 响气 体溶 解 度的 两个 因素:压强、 温度。 【提问】为什么刚开始未打开时,瓶子是 硬的? 【回答】因为瓶内气体压强答 【提问】打开时有气体出来? 【回答】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提问】按下去又为什么变软了? 【回答】压强减小 【提问】气体的溶解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变化关系如何? 【回答】压强,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 小,成正比 【提问】喝下去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这 么变化? 【回答】会打嗝,因为有气体出来。 受影响的因素是温度,温度升高,气 体的溶解度减小,成反比。 【讨论】给水加热时我们为何可以看到水 中出现气泡? 完成讨论并解释 总 结 7 【课堂练习】 1.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物 B.可溶物 C.微溶物 D.难溶物 2. 20℃时,5g 的水最多能够溶解 0.23g 的硼酸,则硼酸属于( ) A.易溶物 B.可溶物 C.微溶物 D.难溶物 3.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t3℃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这个温度下,A、B、C 三种物 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t1℃时,__和___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3)三种物质中,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__的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最小,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从 A 的饱和溶液中得到 A 晶体,可以采用_ _从 B 的饱和溶 液中得到 B 晶体,可以采用__________ ;从 C 的饱和溶液中得到 C 晶体可以采用________ 。 (5)若将相同质量 A、B、C 三种在 t3℃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请问没有析出晶体的是____;析出晶 体最多的是____。 4.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参考答案: 1.A 2.B 3.(1)60g A>B>C (2)A C (3)A B C (4)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蒸发溶剂法 降温结晶 (5)C A 【课后作业】 1. (2012.兰州市)根据右图中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表示在 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 b c(填“>”、“<”或“=”)。 (2)t2℃,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t2℃时,5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4)b 中含有少量的 a,若要提纯 b,可采用 ______ 的方法得到晶体 b。 2.(2012.梅州市)下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2)20℃时,将 40g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 NH4Cl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8 ① 升高温度 ②加溶质 NH4Cl ③加水 ④恒温蒸发水 3. (2012.上海市)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气体的溶解度也 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 的溶解度越 _________。为增大 CO2 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 t1 对应的 温度为 40℃,则 t2 对应的温度________(填编号)。 a.大于 40℃ b.小于 40℃ c.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1. (1)= (2)b>a>c (3)75g(4)冷却热饱和溶液 2. (1)NaCl (2)136g (3)②④ 3. Ⅰ小 加压 Ⅱb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