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说“木叶”教案

ID:71320

大小:23.3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说“木叶” 教学目标 1、   会从诗歌鉴赏的高度来体味“木叶”文字后面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3、学会抓取语言信息,融会贯通地理解文章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挖掘“木叶”文字后面的艺术特征。 2、   了解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设想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鉴赏诗歌的方法获得实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              整体感知 阅读一篇文章,都离不开先整体阅读,对全文轮廓进行把握。我们容易忽略的常是有了文章粗线条后该干什么,因此,我们要学会精读。学会精读,必须首先明确全文的中心,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善于概括各语段内容,善于找出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段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这篇文章“融会贯通”。     本文共分为七个自然段,各段的主要信息如下:     1.以诗文引出“木叶”话题,导出文章,以设悬念。     2.释“木叶”为“树叶”,同时,对这样单纯的解释产生质疑;并由“木叶”推出“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3.承上文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关键在“木”。指出这正是诗歌语言的精妙。     4.指出“木”自屈原开始就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里;并通过举例加以比较得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5.先提出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再通过论证得出“木”让我们易想起了树干。指出“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为下文引出“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作张本。     6.阐释“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并得出最终结论——“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和“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遥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特征。     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是一字千里。 二、              重点、难点研讨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小结: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小结:“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小结:“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小结: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小结: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              拓展延伸 1、  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说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答案: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廷的腐败。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2、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课外完成) [附]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 3、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 第二课时 巩固拓展训练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袅袅兮秋风,                。(屈原《九歌》) 7、秋风吹木叶,                。(王褒《渡河北》) 8、叶密鸟飞得,                。(萧刚《折杨柳》) 三、阅读课文4-5两节,回答问题。 2、   古代诗人一般在什么场合用“木”字? 3、   吴均的“秋约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木”在概念上是否一致? 4、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织起来”一句中“潜在的力量”指什么? 5、   古典诗歌中为什么很少见“树叶”一词? 答案:1、一般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表现秋日空阔疏朗的景况和萧条落寞的感觉。2、不一致。吴诗中指树,杜诗中则以“木”代“叶”。3、语言的暗示性。4、古代诗人文字洗练,习于用单字;“叶”和“树叶”在概念和意味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意境”及“意境”的开拓 评价一首诗的好坏,人们常以“意境”的深、浅、有、无作标准。学习写诗,当然也要重视“意境”的创作和开拓。  所谓“意境”,新版《辞海》的解释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由此可见“意境”的魅力,首先是从形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上体现出来的。  例如,在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里,有一篇文章曾用“父女对话”的故事形式议论过如何评价新诗的问题。故事中的爸爸认为新诗句式长长短短,有时连韵都不押,只好算是一种“啰啰唆唆的讲学语录,琐琐碎碎的日记簿,零零落落的感慨词典”。女儿听了,先念了一首俞平伯的新诗《到家了》给他听:“卖硬面饽饽的,/在深夜尖风底下,/这样慢慢地吆喝着。/我一听到,知道‘到家了!’”接着再问爸爸:“北平(北京)地方我没有到过,但是读了这一首诗,仿佛看到了寒风凛冽、叫卖凄厉的北平的夜景。爸爸,你是住过北平的,觉得这一首诗怎样?”爸爸听了,点点头说:“还有点意思。”这位爸爸所说的“意思”,分明是终于同意女儿的见解:从形象描述能使人“历历在目”这一角度上承认了俞平伯的诗作有“意境”。 “意境”的感染力和概括力,除了形象的“栩栩如生”,还要能帮助读者“由此及彼”进行联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境”的大小,不是看作者写出了什么,而是看它能使读者感受到什么。或者说,要看作者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读者的联想、想像能力,使他们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作者在字面上并没有直接写出来的许多东西。正像宋人梅尧臣所说的那样:“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大家都知道,诗歌需要分行、押韵,但分行、押韵的文字不一定就是诗,更不一定是好诗。小孩子猜的谜语,也可以写得句式整齐而琅琅上口,像“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辣椒)、“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得卖,地里不种它”(豆芽菜)之类,不也很有趣味吗?但要算它是诗,总还有点不够格。然而,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看起来也和谜语差不多,却又是人所公认的好诗。这是为什么?其间的区别,主要就是因为前者缺少后者所具有的那种“见于言外”的蕴含或寄托。“辣椒”和“豆芽菜”的谜语,纯粹只限于描述两种蔬菜本身的特点;而于谦的《石灰吟》,表面上写的是没有生命的矿石,打动读者的却是寓托于上述形象中的那股历劫不磨的浩然正气,也就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旧时小孩子习字用的描红薄上,也有几句貌似诗的文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虽是叙事体,却象流水账;除了字面上交代的内容,根本没法激起别的联想。唐代元稹的《行宫绝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看起来也像平铺直叙,没有什么曲折生动的情节。然而,在那貌似孤寂的生活剪影之中,却又分明蕴含着作者对于人世沧桑的强烈感慨。越是对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历史或古代帝王荒淫奢华的生活有所了解的人,就越能感受到这首诗的容量丰富,因而它也就自然比前者更有“意境”。  由此可见,诗之所以为诗,“意境”是比语言、技法等形式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只有善于抓住它,表现它,才能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诗味”或“诗意”。  “意境”是什么?说到这里,可能比较容易捉摸了;但是如何才能创造和拓展意境呢?我们说,应该有多种方法。拓展“意境”的途径之一,就是摹“形”要传“神”。换句话说,所谓形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不能满足于由此可见,诗之所以为诗,“意境”是比语言、技法等形式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只有善于抓住它,表现它,才能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诗味”或“诗意”。  “意境”是什么?说到这里,可能比较容易捉摸了;但是如何才能创造和拓展意境呢?我们说,应该有多种方法。拓展“意境”的途径之一,就是摹“形”要传“神”。换句话说,所谓形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不能满足于“须眉毕现的”的“形似”,而是要求通过对象具体的外部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描述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或总体上的审美品格。作者的构思越是新颖别致,语言越是精练,越能用最省俭的手段做到这一点,就越能给读者留下回味、想像的余地,也就是越有“意境”的表现。 1.根据《辞海》的解释,你认为“意境”应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各用一个字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小孩子猜的谜语句式整齐且琅琅上口却不能算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以一古诗为例谈谈“形”与“神”的关系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心》故事中,父亲听了俞伯平的新诗后说“还有点意思”中的“意思”就是指的诗歌的意境。B.“‘意境’的感染力和概括力,除了形象的‘栩栩如生’,还要能帮助读者‘由此及彼’,进行联想”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C.宋人梅尧臣所说的一段话具体解释了什么叫做“意境”,他认为“意境”应“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D.作者认为算不算一首诗或算不算一首好诗的惟一标准就是看它够不够“格”,即看它有无“意境”,有无“诗味”或“诗意”。E.文中举了大量的古诗为例,其作用是为了深入浅出地解释什么是诗的“意境”,如何创造和开拓诗的意境。 答案:“景”与“情”或“形”与“神”。 2、答案:儿歌谜语缺乏“见于言外”的蕴含或寄托,不能激起读者的想像及情感的共鸣,所以不能称为诗。 3、答案:因为意境是一种形神交融的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而语言和技法只是构成意境的手段。 4、答案:提示:此题主要训练迁移和创造的能力,应联系阅读积累,并仿照作者分析古诗的方法加以回答。 5、答案:C、D(C项对梅的话理解不全面;D项说话太绝对。)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 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补充阅读] 青与绿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