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
这节课的主题是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节水问题,
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要求学生以小组合
作的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统计的知识和方法进
行统计调查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
析数据的统计过程.特别是学生能从材料中获
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获得
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课件说明
学习目标: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理数据
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学习重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件说明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阅读教科书附录中的资料,通过小组合
作,按以下步骤回答第154页的3个问题.
2.运用资料探究
1.请给短文配上合适的统计图表,直
观的表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
情况.
地球上水的总体积是14.2亿km3,其中海洋水约
占96.53%以上,淡水约占2.53 %.
短文中表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
情况的数据是什么?
在淡水中,大部分在两极的冰川、冰盖和以地
下水的形式存在,其中冰川、冰盖占77.2%,地
下水占22.4%,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还不到1%.
2.运用资料探究
你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地描述地球
上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吗?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情况 地球上淡水资源分布情况
2.运用资料探究
2.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用水
量超过其水资源的总量的20%,就有可能发
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2008年我国
是否属于可能发生“水危机”的行列?
2.运用资料探究
中国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75×104 亿 m3,
2008年,全国农业用水量为3 664 亿 m3,全国
工业用水量为1 401 亿 m3,全国生活用水量为
727 亿 m3.
2.运用资料探究
怎么计算2008年全国用水量是否超过其水资
源的总量的20%?
你算对了吗?
2.运用资料探究
,21.6%>20%,所以
2008年我国属于可能发生“水危机”的行列.
亿 m3,
由表“2000~2008年全国用水量”可知,全国生
活用水量逐年上升.若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出表中各
对值所对应的点,其中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
年用水量(如图),可以发现这些散点近似落在某条
直线上.
2.运用资料探究
(1)如果用靠近尽可能多散点的直线来表示用水量的
这种发展趋势,你能试着在图中上作出这条直线吗?
2.运用资料探究
(2)根据所作直线,估计2009年和2010年的全国生
活用水量,并和自己查阅的这两年实际用水量进行
比较.你的估计准确吗?为什么?
2009年是750 亿 m3,2010年是770 亿 m3,只是
根据直线的一个估计,不一定准确.
你想法一样吗?
2.运用资料探究
3.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当前水资源及节
约水资源带来的价值有什么新的认识 ?
请以小组为单位,以“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
为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统计调查活动,并完成
一篇调查报告.
1.给出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问卷,调查方法.
2.用表格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描述数据,并
分析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计算或估计全校同学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的平均
数,并与全国人均月生活用水量比较.
4.结合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谈谈节约用水的意义,
以及节约用水如何从我做起.
4.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