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发展》测试题
一、单选题
牛年春晚舞剧《朱鹮》以国际珍稀保护鸟朱鹮为题材,表现人类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与自然
环境相伴相生、休戚与共的关系。朱鹮(左图)被中国民间称为“吉祥之鸟”,主要食物有黄鳝、蛙、田
螺、蚯蚓、稻米等。右图为“我国朱鹮分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朱鹮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 年以前,广布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1951-1980 年,分布于黑、吉、陇、浙四省
C.1980 年至今,集中分布于温带半湿润阔叶林气候区
D.1950 年以来,分布范围不断缩小且逐渐向南移动
2.1951-1980 年,朱鹮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繁殖能力低,抵御天敌能力弱②森林过度砍伐,栖息地减少
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食物来源减少④大面积旱田改造为水田,土地退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读下面“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完成下
面小题。
3.有关图中生态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②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
③促进了农作物的产业化进程 ④实现了生产当中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该生态农业系统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闻名中外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5 千米处,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
“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
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5.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冰雪融水补给过少
C.人为拦截地表水、抽取地下水 D.沙漠扩张
6.下列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 B.堆积如山的煤矸石自燃
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 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
环境问题按产生的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 )
A.地方病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公害病
8.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美丽的珊瑚岛礁三沙市永兴岛植被茂密、景色宜人。但长久以来,因为对淡水需求量大,岛上开
采地下水的情况一直存在。至 2015 年底,永兴岛已完全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
完成问题。
9.永兴岛停止开采地下水的原因是
A.防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B.地下水开采成本太高
C.地下水已经变咸,不适合饮用 D.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10.停止开采地下水后,岛上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来源途径有
①从海南岛运淡水 ②直接利用海水 ③海水淡化 ④废水资源化和收集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浙江省是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首个试点省,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
图为浙江某市的大循环农业模式流程图。该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实现资源化 ③减轻水体污染 ④减轻土壤盐碱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固沙、
吸烟除尘等生态效益。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2.①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 D.美化环境
13.②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
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连作 8 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土壤酸化 B.土壤沙化
C.土壤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增加
15.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滴灌技术 B.适量掺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时深耕土壤
16.该大棚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某中学地理探究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
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7.探究结果表明( )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
C.该地 7、8 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18.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甘肃张掖是我国玉米制种基地,有“金张掖”之称。近年来,张掖不少地区进行了土地整理,把
一小块的田地整成一大块一大块的田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受寒潮影响小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降水变率小,旱涝灾害少
20.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的土地管理( )
A.提高了土壤肥力 B.促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C.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D.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21.促进张掖玉米制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是( )
A.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节水农业,防治荒漠化 D.扩大制种业面积,获取规模效益
二、综合题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河南某高中地
理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农村的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他们发现,农村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状况令人担忧,大
多都随意倾倒在村子周边地区。为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该研究小组查阅大量先进的垃圾处理案例,
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基于多主体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1)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度大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该研究小组设计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流程的优点是什么?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
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中国声谷”是由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
重点合作项目,2012 年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安徽省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双方于 2018
年 5 月签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共同推进安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提出用 5
年左右时间,将“中国声谷”打造成全国智能语音领域产业发展高地。
材料一:下图为安徽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2013 年,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落户合肥高新区。作
为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自成立以来,聚焦发展“声音产
业”,探索用声音唤启万物互联时代。2017 年 12 月 28 日,《关于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
地(“中国声谷”)的发展规划(2018-2025 年)》已正式发布。根据规划,2025 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互
联网产品用户将达到 15 亿户。
(1)描述安徽省地形特征。
(2)据图分析安徽省植被类型多样的原因。
(3)说明“中国声谷”快速发展的主要条件。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C 6.A 7.A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D 16.C 17.D 18.C 19.C 20.B 21.C
22.(1)农村垃圾产生量增大,但处理方式单一,处理能力严重不足;人口居住分散,各
种垃圾混杂堆放,收集和处理难度大;大部分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不足;缺乏相关管理
体制;保护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教育宣传不到位,村民重视不够。
(2)废弃物回收利用率高;垃圾分类标准简单易操作;农户从垃圾分类中受益,垃圾分类
参与的积极性高;多主体参与,利于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的效果;垃圾填理量减少,
对环境二次污染少;垃圾分类处理较彻底。
23.(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或西南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
丘陵,东北部为地势低平的平原)。
(2)安徽省纬度跨度大,且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从其北部穿过,使植被类型存在较大的南北
差异;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升高,在西南山区随地势升高,植被类型出现垂直差异;(或安徽
省水域面积广大,形成大面积湿地区域,发育有多样的湿地植被)。
(3)人们生活中对语音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中国声谷”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中
国声谷”是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有较好的政策扶持;位于安徽省省
会,交通及通信技术条件优越;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进驻,推动技术研发平台、产业链的形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