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年 12 月海南省华侨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
测卷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 总分_______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6 分)
1.将下列文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2 分)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10 分)
①蜈支洲岛集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于一体。②岛上绮.丽( )
的自然风光以及 30 余项海上和沙滩娱乐项目,给前来观光和度假的旅游者带来原始、
静谧.( )、浪漫和动感时尚的休闲体验。③岛上还生长着迄.今( )为止地球
上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植物,号称“地球植物老寿星”的龙血树,寄生、绞杀等热
带植物景观随处可见。④临海 (A.瘦骨嶙峋 B.乱石嶙峋),直插海底,惊涛
拍岸,蔚为壮观。⑤中部山林草地起伏逶迤,绿影婆娑。⑥北部滩平浪静,沙质洁
白细 nì( ),倘若脚踩细沙,眼看大海,晨风照面,舒爽怡人;海味入鼻,直动
心灵; , 。⑦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 (A.鬼斧神工 B.
精雕细琢)。⑧四周海域清澈透明,南部水域海底有着保护很好的珊瑚礁,是世界上
为数不多的没有没有礁石或者鹅卵石混杂的海岛。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绮.丽 静谧. 迄.今 细 nì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 分)
(3)上述语段主要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说明了蜈支洲岛自然风光
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2 分)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4)仿照画线句,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划波浪线句
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 分)
晨风照面,舒爽怡人;海味入鼻,直动心灵; , 。
3.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3 月 30 日,2019 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活动
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拉开序幕。来自广州图书馆的邹崇闻同学勇夺“冠军之星”
称号。年近 8 岁的他,阅读量大,涉猎范围广,借阅量高达 1123 册。但是,当大家
看到“阅读冠军”是一个 8 岁的孩子,而且他一年的读书记录是 1123 册的时候,还
是被“震惊”了。
⑴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0 字以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请你运用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来表达对读书方式的看法。(2 分)
2
走进去 百态人生 自可阅尽 大千世界 方能悟透 出得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10 分)
【甲】①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
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
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
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②“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③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
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④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
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⑤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⑦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⑧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
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乙】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
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
她呢,也不闻。
4.上面文字选自_______(人名)写的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____》。(2 分)
5.【甲】文中为什么说“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你对文中父亲对“我”
的教育方式有何评价?(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文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1 分)请你再说说与她有关的
另外两件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累(14 分)
7.古诗词默写。(9 分)
(1)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抒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
切同情的诗句是: , 。
(5)《次北固山下》一诗借“ , ”两句来揭
示生活哲理,鼓舞人乐观向上。
(6)"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家
乡的两句古诗∶ , 。
8.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 分)
3
观沧海/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谏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登临的目的观沧海。"观"字为全诗的诗眼,"
观"字统领以下十句写景的句子。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景象,显示了大海的
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
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
的画面描述出来。(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探究(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7 分)
春(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
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
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
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
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
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
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
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
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
4
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9.③—⑤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画面,请你为这三幅画面分别取个好名字。
(3 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第③段划线句子描绘人们在草地上嬉戏玩耍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
么?(2 分)
11.赏析下面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 分)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 清脆的
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12.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仔细揣摩下列句子,选定角度进行品析(提示:可从
修辞手法、用词等角度赏析)(4 分)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
烟。
13.最后三段,分别出写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4 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 分)
济南之春
简 墨
①地气一动,人们就开始常说一句话了∶济南春脖子短。
②哦,惊蛰了,开始了——是谁,失手打翻了一杯隔夜的茶?某些不明所以的
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
见空地上无端多了些湿漉漉的印子,小小地凸起着,像鱼儿吐的小泡泡,这儿一团,
那儿一簇——是蚯蚓活动筋骨的痕迹。然后,很多很多的爱和力量苏醒了,整个大
地,寂静中充满响动。
③城内城外的小山们就不用说了,积攒了一冬的绿啊,这时说什么也憋不住了,
一股脑儿全都倾倒在山坡上,没有了疆域。浆果、灌木、蕨类你推我搡,绞出了汁
5
子,连石头也被这绿泡软了,就要兴致勃地开出花来。而满城的柳,那是满城的绿
啊,如烟似雾,没边没沿地蒸腾、洇染开来。到小阳春,柳都飞起来了,柳树的心
都飞起来了,它们捉对儿,成球、成团,追逐嬉闹,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们飞
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间。这时候,你被柳絮烦恼着,也欢喜着,走在柳絮里,
像走在梦里,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④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地返回,大地寒气散尽,变得整个儿香喷喷的,遍地
花开。在街上走着,会生出一种小醉的感觉,精力集中不起来,脑子也有点蒙。花
都开得发酵了,像给大地吃上了一种什么药。这种日子,在屋子里根本待不住——
你会一整天一整天,泡在户外,舍不得回家。
⑤这叫你的眼睛和鼻子也闲不住。因为自从迎春和连翘开了门,花朵们的拜访
就从来没断过——黄色真是一种急性子的颜色啊,率领着颜色家族众姊妹,用百米
赛的爆发力,一刻也不停地前进。它们的洁净叫人简直想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展开,
在上面书写诗篇。它们又多有耐力啊,所谓开到茶縻,也还是向前奔着——春至而
梅,而樱,而海棠;春深则桃,则李,则丁香;即便春去,还蜀葵,还莺萝,还蔷薇……
花朵开了又开,开了又开,将身体里的呼号都给喊了出去。那些大都有着草字头、
木字边姓氏的小号们,一百万一千万支地演奏香气。
⑥与香气结伴而来的,是一群群的蜂子和鸟儿——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
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头角黑黑、遍身黄嫩的蜂子,腿子
肥嘟嘟的,金粉闪耀,裙摆被阳光照透。
⑦这个季节的尾巴上,济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里,莲叶平水冒出,小小的叶
子,羞涩地抿着嘴唇,打个哈欠就长成了半大小伙儿。它们舒展开来,平铺下身子,
躺在水水的软床上,恨天恨地地等待起来。其实,不必着急,到不了夏天,白腰雨
燕低低掠过水面的时候,它们这些"绿衣人"所盼望的伴侣——"粉衣人",就来到身
边了,垂着眼睛,红着面孔。在花下,人们的说话声也温柔起来,过了恋爱年龄的
人,又想恋爱一次。
⑧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
14.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 分)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2 分)
16.除了从视觉绘景外,作者还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济南的春景?请各举一例。(4
分)
17.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
人"的理解。(3 分)
五、写作与表达(50 分)
6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
则是数人参加。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切记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等。
(2) ,牵动我的情思
要求:①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疫情、绿叶、风铃、
明月、爷爷的烟斗等;②叙述清楚,写出真情实感;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
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7
8
9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16 分)
1.【评分标准: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给 2 分;字迹清晰,但不够规范工整给
1 分;书写潦草、 字迹模糊、写错字不给分】
2.(1)qǐ; mì; qì;腻 (各 1 分,共 4 分)
(2)B;A (各一分,共 2 分)
(3)B (2 分)
(4)例如:海浪翻涌,美丽动人(各一分,共 2 分)
3.(1)8 岁孩子一年读书 1123 册,令人震惊。
(2)上联:走进去自可阅尽大干世界;
下联:出得来方能悟透百态人生。
二、名著答案:
4.鲁迅《朝花夕拾》
5.在我高兴地准备和家里人去参加“五猖会”( 迎神赛会)时,父亲却突然叫
住我背书给他听,如果我背不出,戏就不能看了,高兴的心情一下子失落了。
评价: 一:不好。一次千呼万唤始得来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的索然
无味,严重地挫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这种教育方式只会损害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或二:好。父亲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的近乎残酷的要求是作者日后成
才的基础,我们应该理解父亲的教育方式。毕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6.长妈妈。
元旦清晨,长妈妈逼我吃福橘、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等。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不
拘小节,而又善良、宽厚、仁慈、乐于助人。(最好结合所例举的情节分析)
三、古诗文积累
7.(1)沾衣欲湿杏花雨
(2)枯藤老树昏鸦
(3)风正一帆悬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6)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1)A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
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四、现代文阅读答案
(一)春
9.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
10.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春草的茂盛及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表现了作者对春草的
喜爱之情。
11.(1)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各种花争先恐后竞相开放的情态。
(2)贬词褒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
爱情态,写出了鸟儿歌声的清脆,悦耳动听。
10
12.(1)运用拟人手法,“偷偷地”是叠词,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
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
喜爱之情。
(2)运用比喻,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
的特点。
13.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来临时的无限欣喜,对生机勃
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强烈感染与鼓舞。
(二)济南之春
14.时间顺序。先点出"惊蛰"这一节气,随后用"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地返回"
来说明时间往后推移;"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则告诉我们时间已经到了暮春了。
15.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流露
出作者对柳树和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6.①嗅觉∶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
蠢动的腥涩。
②听觉∶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
歌唱。
17.济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丽的,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热爱生活的人,都是
有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