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v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
学习目标
v 1、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判断复分解
反应能否发生。
v 2、学会使用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v 3、能书写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v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v 酸+碱→盐+水
v 酸+盐→新酸+新盐
v 碱+盐→新碱+新盐
v 盐+盐→新盐+新盐
二、合作探究与交流
(一)活动探究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实验探究〗教材第75页实验11-3。认真观察实验,
并填写表格。
2.〖合作讨论分析〗导学案上提出的问题。
3.展 示 交 流
展示小组
评价小组
一 组
二 组
思 考
v 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复分解反应发生生成物必
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条件呢?
v
小 结
v 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难电离
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
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不仅
要看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有
时还要看反应物的溶解性情况。因此要掌握一些酸、
碱、盐的溶解性情况。
(二)合作学习
v 记忆“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
(比一比,看谁在1分钟内能记住)
记忆比赛展示
v 第五组、第六组各推一位同学起来背诵,看哪组同
学记得又快又准。
三、探究与应用
展示小组 点评小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氢氧化
钠溶液
氯化钠
溶液
碳酸钾
溶液
硝酸钡
溶液
加稀
硫酸
判断
依据
K2CO3+H2SO4=K2SO4+H2O+CO2↑
Ba(NO3)2+H2SO4=2HNO3+BaSO4↓
2NaOH+H2SO4=Na2SO4+2H2O
四、课堂小结
v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试试,看自己学得怎么样)
v 1.下列物质中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
是( )
v A. NaCl B.KNO3 C. Na2CO3 D. Ba(NO3)2
v 2.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不能的说明原因。
v (1)硫酸和硝酸钠溶液
v (2)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
v (3)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v (4)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v (5)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课堂检测答案
v 1.B
v 2. ⑴不反应,因为生成物中没有水或沉淀或气体生
成。
v ⑵KOH+HNO3=KNO3+H2O
v ⑶ NaCl+AgNO3=NaNO3+AgCl ↓
v ⑷ K2CO3+H2SO4=K2SO4+H2O+CO2↑
v ⑸CuSO4+ BaCl2 =CuCl2+B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