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赏析:峨眉山月歌(3)部编版(共13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赏析:峨眉山月歌(3)部编版(共13张PPT)

ID:708687

大小:1.2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6-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 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 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 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 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 巅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 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 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 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 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 看不见了。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 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词语注释 ⑴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 影:月光的影子。 ⑷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 江。 ⑸ 夜:今夜。发:出发。 ⑹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⑺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 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⑻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⑼ 下:顺流而下。 ⑽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白话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 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作品鉴赏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 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 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 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 “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 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 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 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 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 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 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 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 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 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 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 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 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 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 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 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话说情感 本诗抒发了作 者离乡思友之情 和对故乡的眷恋 之情。 诗歌超链接---思乡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 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 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 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背 诵 默 写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