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ID:705712

大小:2.97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1-05-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人失掉 自信力了吗 自 信 力 的 有 无 , 要 自 己 去 看 地 底 下 。 鲁 迅 背 景 链 接 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逼进,亡 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 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 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 精神幻灭之域。”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先生用他 尖锐犀利、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这篇文章。 字 词 积 累 渺 m i ǎ o 茫 诓 k u ā n g 骗 家 谱 p ǔ 脊 j ǐ 梁 前 仆 p ū 后 继 拜 佛 f ó 脂 z h ī 粉 摧 c u ī 残 污 蔑 m i è 倘 t ǎ n g 若 笼 l ǒ n g 罩 z h à o 抹 m ǒ 杀 玄 x u á n 虚 慨 k ǎ i 叹 省 x ǐ n g 悟 切 q i è 实 摧 c u ī 残 宰 z ǎ i 相 字 词 积 累 诓 骗 : 说 谎 话 骗 人 。 怀 古 伤 今 : 追 念 古 代 的 事 情 , 感 伤 今 天 的 事 情 。 埋 头 苦 干 : 专 心 一 意 地 刻 苦 工 作 。 舍 身 求 法 : 原 指 佛 教 徒 舍 弃 肉 身 去 寻 求 佛 法 。 后 来 比 喻 为 了 追 求 真 理 而 不 惜 牺 牲 个 人 的 生 命 。 一 整体感知 解 题 释 疑 中 国 人 失 掉 自 信 力 了 吗 ? ( 何 种 语 气 ? ) 反 问 中 国 人 没 有 失 掉 自 信 力 ! 文 体 知 识 本 文 和 以 前 我 们 学 的 议 论 文 最 大 不 同 之 处 在 哪 里 ? 驳 论 文 树 靶 子 : ( 摆 敌 论 论 点 ) 打 靶 子 : ( 驳 敌 论 论 据 ) 立 论 点 : ( 证 明 自 己 观 点 ) 驳 论 点 驳 论 据 驳 论 证 直 接 批 驳 间 接 批 驳 理 清 文 章 结 构 按 照 驳 论 文 思 路 梳 理 概 括 本 文 内 容 树 (1-2段) 提出对方的论据 和论点。 驳 (3-5段) 通过驳论证的过 程驳倒对方的论 点。 立 (6-8段) 明确树立自己的 观点,间接批驳 对方的论点。 结 (9段) 得出最终结论。 二 研读赏析 第 一 章 节研 读 第 一 部 分 : 树 靶 子 1.找出敌论点、敌论据 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论据: A、信地信物 B、信国联 C、求神拜佛 第 一 章 节研 读 第 一 部 分 : 树 靶 子 2.读课文1、2段,找找哪些词句最富讽刺意味?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第 一 章 节研 读 第 一 部 分 : 树 靶 子 材 料 补 充 : 国 民 党 反 动 派 的 言 行 。 A、“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 B、“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C、“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 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社论。 D、1934年 ,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 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第 一 章 节研 读 第 一 部 分 : 树 靶 子 3.感受作者语言中浓烈的讽刺意味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 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 研 读 第 二 部 分 : 打 靶 子 1.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反驳敌论点的 不再信地信 物信国联, 没有“他信 力” 求神拜佛, 发展着“自 欺力” 直接反驳 研 读 第 二 部 分 : 打 靶 子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信“地”、信“物”、信 “国联”没有信过“自己” 一味地“求神拜佛” 他们失掉“他信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他们发展“自欺力”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 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 立,这是驳论证。 研 读 第 二 部 分 : 打 靶 子 3.敌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 这造成了敌论证中怎样的漏洞? 敌论点中:“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范围大 敌论点中:“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小部分中国人, 范围小 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 研 读 第 三 部 分 : 立 观 点 1.作者抓住敌论证中的漏洞,提出了什么观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研 读 第 三 部 分 : 立 观 点 2.作者举出哪些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埋 头 苦 干 的 人 拚 命 硬 干 的 人 为 民 请 命 的 人 舍 身 求 法 的 人 从 古 到 今 中 国 的 脊 梁 研 读 第 三 部 分 : 立 观 点 3.以上几类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例吗? “埋头苦干的 人”:为了国 家利益,执著 于某一事业不 畏艰险,奋斗 不息的人。 研 读 第 三 部 分 : 立 观 点 3.以上几类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例吗? “拼命硬干的 人”: 指反对 国内剥削阶级 和外来侵略者 的革命志士、 民族英雄。 研 读 第 三 部 分 : 立 观 点 3.以上几类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例吗? “为民请命的 人”:指为人 民疾苦而呼告 的人。 研 读 第 三 部 分 : 立 观 点 3.以上几类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例吗? “舍身求法的 人”:指历尽 艰险,探求真 理的人。 研 读 第 三 部 分 : 立 观 点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 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 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4.“中国的脊梁”的精神本质是什么? 研 读 第 三 部 分 : 立 观 点 5.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从人数上看: 从特征上看: 从处境上看: 何尝少呢? 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 研 读 第 四 部 分 : 下 结 论 1.经过论证,关于“自信力”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研 读 第 四 部 分 : 下 结 论 2.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脂粉”: 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 “状元宰相”: “地底下”: 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 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三 延伸拓展 延 伸 拓 展 试结合你的成长和阅读经历,根据提示语,补续下面两段话, 构成排比段。 中国精神在哪里?在英雄的生命和鲜血里!1840年以 来,中国受尽列强欺辱,14年的艰苦抗战,他们打败日本 侵略者,打得艰苦卓绝,打得可歌可泣! 中国精神在哪儿?______!_________。 中国精神在哪儿?______!_________。 延 伸 拓 展 中国精神在哪儿?在平民英雄的英勇无畏里!在滔滔江水旁, 无名英雄义无反顾地游向急流之中的孩童。孩童被推到岸边,他却体 力不支,永远长眠于江流! 中国精神在哪儿?在平凡人的真善美里!疫情之中,医护人员 日夜守护着独自被隔离的孩子。而终于康复出院孩子,深深弯腰向主 治医生鞠了个躬! 三 课文总结 结 构 梳 理 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不自夸只希望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掉了“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以偏 概全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从古至今有 “脊梁” 敌论点 己论点 敌论据 己论据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驳 敌 论 证 正 面 立 论 结 论 课 文 小 结 本文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作 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通过驳论证批驳了对方的论 点,通过正面立论间接反驳了对方论点,批驳了“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鼓舞了民族的自信心。 这篇驳论文明确指出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 自信力,它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 了作者的一颗爱国赤子之心。 感 谢 聆 听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