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陋室铭》课件(共18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陋室铭》课件(共18张ppt)

ID:705385

大小:934.5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5-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陋室铭》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吾”“牍”“馨”“陋”等生字词。 2.积累文言实词“仙”“名”“灵”“斯”“馨” “鸿儒”“白丁”“素琴”“乱耳”“劳形”,虚 词“之”,了解特殊文言句式“何陋之有”。 3. 准确疏通文意,熟读并背诵。 4. 体会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特殊文言句式。 2.体会作者情怀。 教学方法 “五步对话”教学模式 “生本课堂”教学理 念 教学流程 一、学习准备——生本对话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lòu( )室 tái( )痕 入lián( ) 素qín( )吾( )馨 ( ) 儒( ) 牍( ) 2.积累文言词语并释义。 灵: 名: 斯:馨: 调: 白丁: 鸿儒: 素琴: 丝竹: 乱耳: 案牍: 劳形: 3.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何陋之有 4.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 5.查找与文章相关的历史故事。 6.记录下你在阅读准备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或问题。 二、交流分享——生生对话 展示修复后的安徽和州刘禹锡故居--陋室的照片。 导语: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 富丽堂皇的陈设,但它却成就了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郑板桥所说: “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 受作者的志趣和情怀。 (板书:陋室铭) 师:课前,我们已经从词句积累,作者介绍,疏通文意、文化积累四个方 面进行了预习。请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展示,其他同学对照大屏幕,在学 习本上检测预习情况。 (出示小黑板,小组展示,点评)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不会读的字,不会翻译的词? 三、聚焦文本——师生对话 环节一: 1.朗读、翻译全文 (注意翻译的基本原则: 1.字字落实 2.文通字顺) 2.小组展示翻译成果、齐读课文。 环节二: 1.研读文本,思考讨论。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述“陋室”的?这些描述体 现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 展示示例:作者围绕陋室,从陋室环境、交往的人、 室中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体现了陋室环境幽雅、 交往儒雅、情趣高雅的特点。 2.研读文本,开放性思考 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些词语,最欣赏哪几个 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3.研读文本,质疑探究 这篇不足百字的铭文用圆润、饱满的词语为我们描述了一幅 幽雅、儒雅、高雅的陋室图画。这座如此雅致的居所,作者 却说他是陋室,你认为作者说的对吗?为什么?结合你自己 在学习准备过程中查找的背景资料,独立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小结:大家从自己理解的角度阐释了陋室的不陋,的确,这 是一间名副其实的陋室:主人的物质生活“陋”、社会关系 “陋”、身份地位“陋”。可在作者眼中,这里环境幽雅、 交往儒雅、情趣高雅,分明是一座清新的雅居! 4.再读文本,感受特点 四、探究提升——对话作者 1.小组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背景资料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 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 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 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 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 《陋室铭》。 结合课文和背景资料,说一说,我们从作者的陋室里结识了 一个怎样的刘禹锡?他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教师总结:一篇《陋室铭》让世人看到了刘禹锡官 场的失意,更让世人看到了他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的人格的魅力。这篇“铭”,更是他落魄时的自励, 逆境时的自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 属于自己的那一间陋室。当你身处失败、落难、遭 到误解、诽谤等人生低潮时,只要有“馨”在心, 则心不陋,室更不陋!我们的人生,自然有一份儒 雅和洒脱! 2.延展阅读 文章在描述陋室的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你能举几个与文章相关的历史故事吗? 故事一: 故事二: 总结:《陋室铭》虽然只有短短九句话,却包容了 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正是这篇铭文语言独具的 魅力:圆润、饱满、寓意深远。让我们再次诵读课 文,去感受这篇文章的独特魅力! (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五、总结评价——对话自己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新 的知识,有什么新的感受,课前的疑问是否得到 了解决?下面给大家1分钟,结合板书,整理笔 记,反思你的收获。 (学生展示学习收获;提出自己未解的问题。) 总结语:同学们,刘禹锡的《陋室铭》之所以能够 流传千载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言简义丰的语言 魅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傲岸不屈的 高洁灵魂,让我们懂得了笑对风雨的人生态度。其 实,每一篇文言文都是一扇通向历史长河的小窗。 推开这扇窗,你就能穿越古今,感受历史人物的博 大胸怀,感悟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在和更 多文言作品的对话中,用书香浸润心灵,用文化荡 涤浮躁,用先贤们的哲思涵养我们的诗意人生! 板书设计: 陋 环境幽雅 室 交往儒雅 铭 刘 生活高雅 禹 锡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 ——丹尼斯·维特 莱 谢 谢!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