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对“路”的思考
•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
• 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鲁迅: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
了,也便成了路。
未选择的路
弗朗斯特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
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
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
喻的区别。
2、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
作,理解诗的内容。
3、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
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
生观。
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
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当
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
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
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
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
人”。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
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其代表作有诗集有
《少年的意志》、
《白桦树》等。
幽寂:
延绵:
荒草萋萋:
伫立(zhù):
涉足(shè):
检查预习
幽静寂寞。
延续不断。
(qī)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长时间地站着。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
•读出感情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
↓
↓
梳
理
内
容
1.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
一条”, 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
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
出了什么道理?
合作探究 整体把握:
弗罗斯特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38岁这一年作出一个重要选择:辞去在
师范学校教书的平坦、安稳的生活,选择了诗歌创作。
他们卖掉了祖父留给他的农场,来到大洋彼岸的英国,
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的新
家。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
不久,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
以它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人们的好评。庞德
特别撰文推荐,说这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
一本诗集。
后来,他先后出版了10部诗集,成为美国20世
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
路
表面:自然界的道路
实际:暗示人生之路
象征
《在山的那边》
《纸船》
诗的表面是写
自然界的道路,
实则借写自然
界的路来表达
诗人对人生之
路的思考。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象征 比喻
是一种谋篇立意的写
作手法
是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要统领全篇
只在个别语句、语
段中起作用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思考:
1、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
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已经作出
了选择,为什么着重写未选择呢?
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
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
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
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
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
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2、《未选择的路》作为题目:
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
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
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
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
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
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
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
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
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3、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
了什么道理?
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
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悔意由
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于是对
未选择的路产生怀恋向往,这也
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人只能选
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
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
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
自主的选择。
生活
汪国真你接受了幸福
也就接受了痛苦
你选择了清醒
也就选择了糊涂
你征服了别人
也就被别人征服
你赢得了一步
也就失去了一步
你拥抱了晨钟
怎么可能拒绝暮鼓
比较阅读:
生活让我们学会了不
计较得失,但更多的
是教会我们一种在得
失之间作出选择的能
力。
布置作业
1、练笔:请同学分别写出走大路
或走小路的感受和结果,可以是诗
歌,也可以是一段小散文。200字
左右。
2、阅读:课后搜集并阅读弗罗斯
特的诗。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
过精彩的描写。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
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重选择现在的路,就是为明天的
成就作了铺垫。
写作特点的比较
《未选择的路》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得含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全诗没有意象,只
是在纯粹说理,但却没有说教意味,语气亲
切自然,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给人以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