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

ID:696411

大小:0 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5-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省熟中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 10 页,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炎帝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自然界出产的食物不够吃了,仁爱的炎帝才教 人类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生活的资料。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 长,从此人类便不愁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做“神农”。炎帝不但是农业之神,他同时又是医 药之神。一种传说是他亲自去尝味了各种各样的药草,为了尝药,曾在一天当中中过七十次毒。更有的民 间传说说,神农尝百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肠子断烂,为民众牺牲了生命。 (摘编自袁珂《中国神话传说》) 材料二: 近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以身试药提炼青蒿素的经历,与“神农尝百 草”的远古神话不谋而合。为此,本报特别约请神话学专家田兆元教授解读中国神话与“中国梦”。 问:如何看待中国的神话源头与“中国梦”的关系? 答:神话是一种人文理想,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梦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理想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国 神话文化现代性传承发展的体现。 问:(1) ? 答:中国神话中的五帝神话,是崇尚道德精神的。如黄帝与蚩尤大战的神话,叙述了蚩尤侵犯诸侯, 暴虐天下,而黄帝则相反,是“修德振兵”,为了社会秩序的建立,带领大家击溃了蚩尤暴乱。今天我们强 调以德治国,就是这种精神的继承。古代神话同样是崇尚法治的,如禹的父亲蘇治水不力,就被舜依法处 置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各民族交流和谐,获得安全的生存空间的伟大故事。这 种伟大的精神与我们今天高铁建设,克服空间障碍,追求世界和谐的奋斗精神是一致的。 问:(2) ? 答:首先,中国神话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每到清明,我们祭祀黄帝炎帝,体现出对 于祖先神灵道德精神的归依。其次,中华民族勤勉地建设美好世界,大禹治水精神、精卫填海精神,都是 当代中国人奋斗崛起的精神榜样。最后,追求科学的精神,如嫘祖发明纺织,黄帝发明车辆,这些神话的 创造精神,也激励着当代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精神。屠呦呦亲自服用青蒿素,是一次神农尝百草精神的践行。 古老的神话与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是高度的精神一致。神话的精神不是低端的,而是崇高的,神农尝 百草是一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当代生活和工作都需要继承的精神。 (摘编自施晨露《从屠呦呦“尝百草”看中国神话与“中国梦”》) 材料三: 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当下,中国作家的神话改写,乃至中国文学对本民族神话的汲取与发扬如何做得 更好更到,实在是一个需认真对待的问题。众所周知,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自文 艺复兴开始,莎士比亚、雪莱等都曾以此为素材展开创作,“潘多拉的盒子”和“特洛伊木马”,更成为彼 人的日常用语。但基于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神话终究具有不同的特质,落实到文学创作, 以下的区别更值得重视。 譬如,西方神话中众神大抵不以道德的化身出现,相反都有凡人的欲望与情感—宙斯的风流,赫拉的 嫉妒,神具有很强的世俗性,这使得那里的神话从某种意义上更像“人话”。但中国古代神话中诸神具有与 生俱来的恒定神性,是人所敬畏的初祖,盘古开天辟地,死后眼睛变为日月,血液变成江河,头发变成星 辰等,所带出的浓厚的神秘色彩,使其显得更像“神话”。 西方神话通常崇力,赞美“力拔山兮”的力者,他们血统高贵,通过力战取得王位。中国神话不同, 神大多没有高贵的血统,也不太在乎出身,《山海经》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身世可谓显赫,但神话 对此不多夸饰,神话专注于神的严以律己,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救世拯民的情怀和克己奉公的自我牺牲精 神。他们通常不以征服者的面貌出现,而多是美德与贤能的化身。 受地域特质与海洋文明的影响,古希腊神话多写自然对人的惩罚和人对神的抗争,神三番五次想毁掉 人类,而人偏能为大自然的伟力反激出不屈的斗志,在此过程中,一种“人神对立”的观念得以逐渐形成。 相比之下,封闭的生存环境与农耕文明使得顺天而行、和谐有序成为华夏初民的思想主宰。大自然幻化的 诸神在其眼里,首先不体现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更多成为可以给人带来福祉并能促进人与 自然和睦相处的道德力量。因此,在这里人神并非截然对立。 凡此中西对比之于今人汲取神话资源创生重构无疑深具意义。对今天的文学而言,神话所昭示的精神 既是它创作的起点,某种意义上又是它的终点。这或许正是传统神话之于今天文学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摘编自汪涌豪《对今天的文学而言,神话所昭示的精神是起点也是终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在民间有不同版本,但都解释了炎帝被称为“神农”的原因。 B.清明时对黄帝和炎帝的祭祀,体现了祖先神灵道德精神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 C.全球化的当下,与中国传统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对本民族文学的影响更为深远一些。 D.东西方不同的“人神”观念使其神话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并催生出迥然不同的文明。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代高铁建设和大禹治水神话,两者体现的精神具有一致性,都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追求。 B.诸神的恒定神性和浓厚的神秘色彩,是中国神话的重要特征,而西方的神话则一般不具备这些特点。 C.《山海经》中关于夸父的记载,说明中国的神也会有高贵的血统,只是中国的神话不以此为关注点。 D.如果想让当代中国文学更好地发掘本民族神话的元素,就必须清楚区别中国和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质。 3.根据材料,下列最不能体现中西方神话区别的一组是(3 分) A.女蜗造人炼石补天成为创世神——宙斯力战推翻父亲统治成为众神之主 B.为击溃蚩尤而进行的涿鹿之战——为争夺美人海伦而引发的特洛伊之战 C.嫦娥吃下后羿的神药飞上月宫——纳西索斯爱上自己的影子变成水仙花 D.燧人氏受神启发学会钻木取火——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受到天神惩罚 4.请根据材料二中受访者的回答,在横线处分别填上采访者提出的一个问题。(4 分) 5.在当下,怎样对炎帝神话进行创生重构,才能更有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芳邻 【新西兰】欧文·马歇尔 不管是谁新搬了过来,我爸都得在心里滴溜溜地打量,他的好奇心可不同于一般,凡事都慎思明辨, 分寸拿捏得小心翼翼。 邻居就是邻居,他们呼隆隆地闯进你家,院子里的凉椅说拿就拿,等你家到圣诞节少了给客人坐的东 西,再劳驾你自个儿去搬回来吧!他们欣欣然地就接收了你多年累积的成绩,虽然这些是你栽了几个跟头 才从教训中得来的,可他们不管,来者就是一副密探的姿态。 隔壁的马克艾里斯特一家,就非常大度地容忍我们家桦树的枝条老是那么不安分地超墙越界,而且还 礼尚往来地把他们家出墙的玫瑰送过来给我妈养眼,我妈瞧着可开心呢。 等到戈林奇一家搬过来的时候,就只两口子,没那拖拖拉拉的一帮孩子,这可真是个清爽利落的好开 始,正合了我爸的心意。从一听到原屋主打算卖房子,他就挂在嘴上念着:“咱可盼这个新房主别带来一大 帮孩子。”说这话时,他眼前已勾勒出这副“蓝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车道上哭得哼哼唧唧,一部破烂 的小三轮车给另一个娃儿踩得吱吱嘎嘎。 戈林奇太太在白人里都算是白得出类拔萃,白得连一根青筋都看不见。她的头发倒是深色的,这下衬 得皮肤更白了。“我丈夫在‘未来证券’工作,”她说,“当经纪人。”很难得的几个薄暮时分,戈林奇先生 会在院子里露个脸,看起来好像戈林奇太太特别把他送出来亮相似的,好教街坊们知道她是有丈夫的,而 他们是有这位邻居的。戈林奇先生有张大脸,面子上阡陌纵横,布满岁月的痕迹,不只脸大,他的个头儿 也不小。他有一种容得了沉默与寂静的肚量。 几个月之后,我父亲终于信心满满地宣称戈林奇家真是邻居的最佳人选。戈林奇太太从不强人所难, 话也说得很巧,四两拨千斤地就把彼此的尴尬解除了。有此贤妻,她丈夫哪还需要说话。快到圣诞节的时 候,我家邀他夫妇过来喝一杯,戈林奇太太翩然光临,白净优雅,不疾不徐,随身带来的仅是她丈夫无法 赴约的歉意。 一月下旬,白昼很长,夜晚来得很迟,九点钟天还没黑,我在自家院落的另一头修剪那丛早就风风火 火开过的粉红色山茶花。正当此际,耳边传来呼叫我名字的声音,声音发出的方向,约莫就是我家和戈林 奇家交界的“边陲地带”。“戈登,我好不好跟你说句话?戈登。”说话的是戈林奇先生。听到一个未曾正式 谋面的邻居把我的名字朗朗叫上口,我感觉相当突兀。他怎么知道我名字的?大概他太太已经把附近人家 的名姓都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也或许是我爸妈老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我,人家不用露脸,反正耳朵是张 着的。“你正忙着呢,我真是不好意思打搅你。”他又开口,“事情是这样的。我刚买了张二手的写字桌,胡 桃木的,可沉呢,实在没办法一个人把它搬进去。” 戈林奇先生领着我朝他家车库走去,我们费了好大劲才将桌子搬进书房。以前这屋子属于马克艾里斯 特家的时候,我来过好几趟。可现在,戈林奇家把这里变得很不一样,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风格—他们把书 房变成“奖堂”了。橱柜里架子上全是奖杯、奖牌,墙壁上都是照片。原来戈林奇太太曾经是一位“舞” 林高手,冠军人物,一张又一张的相片将她优雅绰约的风姿展露无遣,她裙裾飘飘,秀发舞动,仪态万千。 一个豪华金鼎是悉尼国际舞蹈大赛“现代舞集锦”获胜的铁证。 戈林奇先生站在桌旁,神定气闲地接受我满眼的赞叹。我真想知道,这位内向的公司职员,是怎么娶 到这位舞蹈比赛的冠军明星。不过谁知道,或许另一个房间里就藏有他辉煌的过去,如今却不为人知,就 像戈林奇太太一样。 “哪天我们过不下去了,”戈林奇先生说,“这些金牌银盾就可以一样样拿来卖,我们还能靠着撑下去。” 他自嘲的口吻溢出对妻子成就的钦佩。 不久,戈林奇太太回来,当她向我道谢时,脸上掠过一片飞红,宛如又是那位年轻的冠军舞者,面对 观众趋前致意,受宠若惊。看在眼里的戈林奇先生对我说了一句:“我真搞不懂,她巴不得别人都不知道她 以前那些个风光事。” 晚上我跟父母谈起今天的“日行一善”,顺便说到戈林奇太太当年在舞蹈界颇享盛名。我妈只对那房子 自马克艾里斯特家走后改成什么样子感兴趣,我爸倒是对尘封的往事兴致不低。“嗯,跳舞,一个舞蹈皇后,” 他说,“一个人的生活从绚烂归于平淡,多不容易啊!”我爸从此以后更加认定戈林奇家是好邻居,不过来 往反倒是减少了。 三个月后,我远赴海外,不久听我妈说戈林奇先生在“未来”表现不错,公司把他调往首都惠灵顿。 于是又一个邻居走马上任,这家近乎“甜如蜜”的交往态度,让习惯于“淡如水”之交的我爸忐忑不安, 忧心有邻如此是否合宜,我妈却很满意。 (石莉安译,有删改)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戈林奇太太话语不多,举止优雅,谦虚礼貌。对过往辉煌的掩藏增添了她作为“芳邻”的形象魅 力。 B.小说用“桦树的枝条”和“出墙的玫瑰”形象地写出邻居间的关系,表现了“我妈”“我爸”对邻居的态 度。 C.戈林奇先生以自嘲的口吻说“卖金牌银盾”,既表现对妻子成就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D. “我爸”对戈林奇太太的往事兴致不低,这不同于“密探的姿态”的邻居,他的“兴致”只是止出于礼 貌的欣赏。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邻居形象,使文章充满生 活气息。 B.小说写戈林奇先生“容得了沉默与寂静”,以此反衬戈林奇太太甘于平淡的生活态度,让人物形象更加丰 满。 C.从搬桌子的情节可见两家人交往不多,小说借此巧妙引出对戈林奇太太舞蹈生涯的介绍,推动了故事情 节发展。 D.小说对大度的马克艾里斯特一家人与“甜如蜜”的新邻居只做了简单交代,但这些人物塑造丰富了文章 意蕴。 8.“我爸”认定戈林奇家是好邻居,但后来为什么来往反倒减少?(4 分) 9.从《芳邻》这篇小说中,你获得哪些与邻居相处的经验?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 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授秘书省校书郎。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 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 五月,拜左拾遗..。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 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 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 追诏授江州司马。 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在湓城,居易与凑、满、朗、晦四 禅师,每相携游咏,跻危登险,极林泉之幽邃。或经时不归,或逾月而返,郡守以朝贵遇之,不之责。 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十四年三月,元稹会居易于峡口,停舟夷陵三日,置 酒赋诗,恋恋不能诀。其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 乃求外任。 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蓄意未果,望 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自是宦情衰落,无意于出处,唯以逍遥自得,吟咏情 性为事。又效陶潜《五柳先生传》,作《醉吟先生传》以自况。文章旷达,皆此类也。会昌中,请罢太子少 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 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白居易》,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 B.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于谟之地则兼济生灵 C.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 D.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后进,现在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也指进步较慢、水平较低的人或集体。文中指后辈。 B.拾遗,古代官职名,意为捡拾皇帝政策或决策的失误,隶属谏诤机构。杜甫也曾任此职。 C.释典,指佛教经典。文中用来借指白居易能够解释儒家经典著作,特别精通儒家经书。 D.居士,旧时对在家信道拜佛的人的泛称,也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白居易用来自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白居易聪慧绝人。他十五六岁时就带着自己写的一些文章去拜访生性高傲的顾况,他的文章让顾况折服。 B.白居易才学很高。他文辞富丽,文章旷达,特别擅长写诗,所写诗歌针砭时弊,补政之缺,得到士君子 称赞。 C.白居易重视友情。他为元稹被贬屡次上疏,直言极谏;两人虽远隔千里却书信不断,相见甚欢,离别难 舍。 D.白居易敢于直谏。他多次上疏直指皇帝荒唐放纵不守法度,执政者无能,治理失当,再次遭到贬谪流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4 分) (2)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4 分) 14.白居易为何能“不以迁谪介意”?请概括其原因。(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登总持阁① 岑参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②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③。 【注释】①总持阁:在长安终南山上。②万井:古代一里为一井,万井形容面积宽广。③金仙:用金色涂 抹的佛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首联“逼诸天”“近日边”既是写所见,又是写感觉,“登临”二字则紧扣诗题。 B.颔联中天气晴朗,村落历历在目;郊外烟雾弥漫,笼罩着五陵,使人产生哀愁。 C.颈联“低秦岭”“小渭川”的表达效果与杜甫的“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前三联写景,突出一个“高”字;中间两联重点写登阁所见,所写之景俯仰结合。 16.请简要概括诗歌尾联的内涵。(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小张阅读经典时,只摘抄词句,不注重领会思想,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用《师说》中 “ , ”来评价。 (2)《琵琶行》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 涩。 (3)“鹧鸪”是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其所含的意蕴也十分丰富,比如抒贬谪失意之情、托闺阁相思之 怨、寓漂泊寂寞之苦、含家国兴亡之思、寄闲情逸致之趣等,比如宋人的词 句: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借景,园林之最要者也。在古典园林造景中,借景是一种 的装饰手法。中国古代造园 家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的视景范围中来,收无限景致于有限空间之中,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 )同时,还常将漏窗、空窗连续排列,沿墙组成 的花窗带,透过窗而借院内、墙 内、廊内的景色,使观者游走其间,每换一窗, 会看到新景。原本孤立、静止的景色,透 过一扇扇窗的引导呈现出流动而富有变化的形态 衍生出新的复合意象,给人以意想不到的 全新的美的享受—这就是借景造境。通过借景,使园林不但增添了许多美景,天地万物还与园林联系在一 起,组成一种更高层次的美感。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司空见惯 逶迤绵延 就 并且 B.屡见不鲜 逶迤绵延 才 因而 C.司空见惯 连绵不绝 才 因而 D.屡见不鲜 连绵不绝 就 并且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造园家通过巧妙地用窗借景,使园林内外的不同风景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B.造园家使园林内外的不同风景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源自巧妙地用窗借景。 C.园林内外的不同风景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源自造园家巧妙地用窗借景。 D.园林内外的不同风景,通过造园家巧妙地用窗借景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近几年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①。虽然如此,但是如何科学地减,却是一个 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些人觉得,减盐很简单,炒菜时少放一勺盐就可以了。②。在饮食上,科学“减盐”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做到厨房里科学用盐。可以在厨房准备一把限盐勺,根据家庭成员年龄及身体的具体情况而 制定每天的盐摄入量。其次,要对味精、酱料等调味品多加注意。盐摄入包含显性盐和隐性盐,显性盐就 是日常生活中的烹调用盐,隐性盐包括酱油、酱类等调味品和饼干、咸菜等高盐食品。再次,除了摄入的 盐要控制外,体内多余的盐分也要想办法排出。饮食中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这些食物含钠元素较少, 水分也多,对排盐有一定帮助。③,吃盐较多的人需要多运动、多喝水,通过汗液、尿液把身体内多余的 钠离子排出,进一步清理人体的内环境。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6 分) 22.请依据上文,为社区“健康生活”宣传栏拟写宣传语,要求列举科学减盐的三条措施,句式整齐,每条 不超过 9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景仰;但 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与心态。 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言。请 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 1. B 解析:A.先定位材料一:炎帝不但是农业之神,他同时又是医药之神。一种传说是他亲自去尝味了各种各 样的药草,为了尝药,曾在一天当中中过七十次毒。更有的民间传说说,神农尝百草,最后,尝到(由此 处可见,先有“神农”这个称呼,后才有中毒一事,因此题干“都解释了炎帝被称为‘神农’的原因”一 说有误)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肠子断烂,为民众牺牲了生命。C.(于文无据、无中生有)D.(材料三第 一段末:但基于社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不同,因此中西方神话终究具有不同的特质,落实到文学创作,以下 的区别更值得重视,可见题干将“东西方不同的‘人神’,观念”归为“神话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并催生出 迥然不同的文明”的原因不妥,属于因果失当) 2. A 解析: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各民族交流和谐,获得安全的生存空间的伟大故事。这 种伟大的精神与我们今天高铁建设,克服空间障碍,追求世界和谐的奋斗精神是一致的。 3. C 解析:A.宙斯有凡人的欲望——权力欲望强,通过力战取得王位;女娲和宙斯一样,虽然力量强大,但为 国为民,以道德化身而出现,是人所敬畏的初祖,严以律己,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救世拯民的情怀和克己 奉公的自我牺牲精神,不以征服者的面貌出现,是美德与贤能的化身。B.蚩尤因西向侵略炎帝部落,代表 不义的一方,因此炎帝求助黄帝而进行的涿鹿之战是正义之战,二神具有救世拯民的情怀;而特洛伊战争 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为起因,以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为首的希腊联军进攻以普里阿摩斯为国 王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特洛伊之战是为了争夺美女,有凡人的欲望,世俗性超强。C.嫦娥和纳西索 二者都有神力,且都不以道德化身出现,有凡人的欲望和情感,世俗性强,因此这两个神话角色具有极大 的相似性。因此答案选 C。D.燧人氏钻木取火是顺天而行的举动,巧妙地将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转 化为给人带来福祉并能促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道德力量,因此,在这里人神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人神和 谐共生;而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虽有救世拯民的情怀和克己奉公的自我牺牲精神(此点两者一致),但最 终受到天神惩罚,体现出西方神话人神对立的特点 4.【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①中国神话哪些精神与“中国梦相通?②中国神话对当代文化有哪些影响?[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第①点,“中国神话与‘中国梦’的精神”,对象 1 分;“哪些相通”,内容 1 分。“中国梦”可表述为“中国 当代精神”“当代品质”等。 “相通”可以表述为“致”“共同点”“相以之处”“相符”等 不可以表述为“关联”“联系”。若该点答案 与材料二中第一处提问的意思雷同,不得分,如表述为“如何看待中国神话内涵与现代精神的关系”等。 2.第②点,“中国神话对当代文化”,1 分;“有是影向”,1 分。“当代文化”,强调中国古典神话的当下意义, 可表述为“当代精神”“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建设当下中国”“当今生活”等,可得 1 分。 3.“影响”,可表述为“意义”“价值”“作用”“启发”“功能”“好处”等。在一处横线处提出两个问题的, 不得分。 4.如答案非疑问句,不得分。 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①要突出炎帝神话中与“中国梦”相通的内容,如勇尝百草与“中国梦”中救世拯民的情怀和自我牺牲精 神;②要突出炎帝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之处,如教种五谷体现农耕文明顺天而行、和谐有序的思想。[每 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一)第①点,要突出炎帝神话中与“中国梦”相通的内容(1 分)如勇尝百草(1 分)与“中国梦”中救 世拯民的情怀和自我牺牲精神(1 分) 1.“要突出炎帝神话中与‘中国梦’相通的内容”,方法点,1 分。“中国梦”,可表述为“当下的追求”“当 代的精神”“新时代的梦想”等体现炎帝神话与时代精神的相融、发展、继承的词语。如果答“从炎帝神话 中汲取精神力量”不得分。 2.“如勇尝百草”,事例点,1 分。所举例子应该是“炎帝”的,如“神农尝百草”等。如果所举的是其他 神或人的例子,如例举屠呦呦、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的神话等,不得分。“‘中国梦’中救世拯民的情怀 和自我牺牲精神”,精神点,1 分。回答“牺牲”“奉献”“拯世救民”“自我牺牲”等精神的其中一种,即给 1 分。 (二)第②点,要突出炎帝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之处(1 分)如教种五谷(1 分)体现农耕文明顺天而行、 和谐有序的思想(1 分) 1.“突出炎帝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之处”,方法点,1 分。如回答“区别炎帝和西方神话中神的不同特质” 等,得 1 分;回答“明确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区别”,因扩大了“炎帝神话”的范围,不得分。 2.“教种五谷”,事例点,1 分。如回答“炎帝教人类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生活的资料”等 材料一中关于炎帝的事迹且与现实意义相匹配,可得 1 分。 3.“体现农耕文明顺天而行、和谐有序的思想”,精神点,1 分。如回答“严以律己、坚忍不拔的毅力、拯 世拯民的情怀和克己奉公的自我牺牲精神”“给人带来福祉并能促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道德力量”,可得 1 分。若第①点同样如回答了“牺牲和奉献精神”,则不重复给分;回答“带出浓厚的神秘色彩”,不得分。 4.回答时,忽略陈述对象“炎帝神话”,没有结合材料内容,以“疫情”“屠呦呦”等现代事例陈述体现奉 献、牺牲精神,不得分。 5.回答时,只答了第③点精神思想点,未答第①点方法点,也未答第②点事例点,可得分。只答其中 1 点, 按点得分。 6. B 解析: B(不是直接表现“我妈”“我爸”对邻居的态度。) 7. B 解析: B(不是反衬。) 8.①“我爸”习惯于“淡如水”的人际交往;②戈林奇一家追求平淡的生活;③来往的减少,是对彼此的 尊重。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 2 分,两点 3 分,三点 4 分;意思对即可。 9.①闯进家中拿东西却不归还的邻居,以及“我爸”勾勒孩子吵闹的“蓝图”,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学会 包容。 ②“我家”和戈林奇家交界的“边陲地带”、“我爸”与邻居淡如水的交往,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互相尊 重。 ③“我”帮戈林奇先生搬桌子,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④马克艾里斯特家出墙的玫瑰和“我家”越界的桦树枝条,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礼尚往来。 ⑤“我家”邀请戈林奇夫妇喝一杯,启示我们邻居之间应该融洽和睦。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赋分。 10. A 11. C 解析:(“文中用来借指白居易能够解释儒家经典著作,特别精通儒家经书”错。) 12. D 解析:(“再次遭到贬谪流放”错,是自求外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顾况)看到白居易的文章,不自觉地到门口迎接,以礼节对待他,说:“我以为这样的文章已经绝迹 了,又从你这里得到它。” 评分建议:“礼遇”、“吾子”,状语后置句,语句通顺,各 1 分。 (2)(白居易)藏在心中的愿望没有实现,平白无故被当权者排挤,在流放江湖四五年间,差点因南方瘴 气死去。 评分建议:“蓄意”、“流徙”,被动句,语句通顺,各 1 分。 14.①他性情洒脱,忘怀处顺;②他受到儒释思想的影响;③他屡遭打击,认清现实。 评分建议: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胸怀豁达开朗。白居易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的一篇 文章,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擅长作诗文,但性情轻薄,不朴实,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 (顾况)看到白居易的文章,不自觉地到门口迎接,以礼节对待他,说:“我以为这样的文章已经绝迹了, 又从你这里得到它。 贞元十四年,白居易才以应贡进士身份参加考试,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 擅长作诗。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都有讽谏之意,能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因而读书人都很 赞赏他。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话,召白居易进翰林院任学士,元和三年五月,任命他为左 拾遗。白居易与河南的元稹交好,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由监察御史被贬为江陵府士 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奏疏呈上后没有回音。 元和十年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请求迅急捕贼以雪国耻。正碰上有人一 向嫉恨白居易,便指摘白居易,说他浮华无德行,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追 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儒学之外,尤其精通佛经,经常用不计得失顺从自然的原则来行事,全然不把贬谪的事情放 在心上。在湓城,白居易与凑、满、朗、晦四位禅师,常常结伴游玩吟咏,登高历险,尽享林间泉下幽深 静谧之美。有时几个时辰不归,有时超过一个月才返回,刺史把他当作朝廷显贵对待,从不责备他。 元稹在通州,二人互相做诗赠答,不因远隔数千里而中断来往。十四年(89)三月,元稹和白居易在 峡口相会,在夷陵停留三天。摆设酒宴吟诗,依依不忍告别。那年冬天,白居易被召回京城,授司门员外 郎。 当时天子荒淫纵欲不遵礼法,执政官不胜其任,治政失当,黄河以北再次发生动乱。白居易屡次上疏 论说此事,天子不能采纳,于是他请求离京任职。 白居易当初应试成绩优异,提拔入翰林,承蒙英明君主格外恩顾,很想竭力报效,如果身居要职,必 定救助百姓。(白居易)藏在心中的愿望没有实现,平白无故被当权者排挤,在流放江湖四五年间,差点因 南方瘴气死去。从此做官的兴致低落,不介意职位的升降,一心追求逍遥自在,以诗歌抒发情怀为乐事。 又仿效陶潜《五柳先生传》,做《醉吟先生传》以自喻。所谓白文气势开阔奔放,就是指这类作品。会昌年 间,白居易请求免除太子少傅职务,以刑部尚书身份辞官归家。与香山僧如满结成香火社,常常乘竹轿来 去,著白衣,扶鸠杖,自称香山居士。 大中元年,白居易去世,时年七十六岁。 15. D 【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 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解答】D.“俯仰结合”错误,中间两联写“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凭 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均为俯视、远眺之景,没有仰视。故选 D。 16. 点出了这座高阁的作用是出家人用来修行的佛家建筑,同时概括了它清净高远的环境特点,表达了作 者对此地的喜爱之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内涵的能力,应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句运用的手法,并能结合句子分 析内容和情感。 【解答】尾联的意思是: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这一联在前三联写其高的基础上,点 出了这座高阁的作用是出家人,用来修行的佛家建筑。其实诗人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而只 不过是采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表达作者对此地的喜爱之情。 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 思。凭靠栏杆,看那秦岭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赏析: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 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 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 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 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 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 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 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 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是否正确。 17. (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重点字:遗) (2)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重点字:幽) (3)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重点字:鹧)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 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 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 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 体的语境。 18. D 【辨析】“屡见不鲜”和“司空见惯”都有“见多了,不以为奇”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屡见不 鲜”含有的“不足为奇”客观性强,语义重;而“司空见惯”还可以表示“某人认为某物或现象常常见到”, 主观性强。 透迤绵延和连绵不绝都有曲折绵延之意,不同的是连绵不绝主要用来形容山体绵延不断;透迤一般只用来 形容山、道路、河流等自然景观,亦作“透侈”、“透蛇”、“委迤”。 连绵不绝:形容山脉等自然景观或者其他事物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连续不断的样子。 19. A 解析:承接上文,故以“造园家”为主语;根据上下文语境,应强调造园家“用窗借景”手法实现的效果 20.【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示例一:借景(1 分) 不但使园林增添了许多美景,还使(1 分)天地万物与园林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 更高层次的美感(1 分) 示例二:通过借景,园林(1 分)不但增添了许多美景,还(1 分)与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更高 层次的美感(1 分)[每处 1 分。] 【补充细则】①删去“通过”或删去“使”,让“借景”或“园林”成为主语,可以得 1 分。②将关联词语 “不但”移到“使园林”前面,将“还”移到“天地万物”前面,增加“使”让“园林”和“天地万物” 分别成为两分句的主语,可以给 1 分;若出现将“还使”换成“还把”“还让”“还将”,亦可得 1 分。或将 关联词语“不但”移到“园林”后面,让“园林”成为两个分句的统一主语,可以得 1 分。③将“组成” 改为“形成”,可与“美感”搭配,可以得 1 分。若表述为“展现、体现、带来、生成、产生、造就……美 感”,也可得 1 分。若表述为“构成、营造、变成、组成、造成……美感”,或者“组成……美感的画面”, 均为搭配不当,不得分。 ④如出现分点修改的,应明确表达。若表述不明确,如“在‘天地万物’前加‘还’”, 仍是病句,不得 1 分。改变句意也不得分。 2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6 分) (1)减盐的重要性(2)这其实很片面(3)除此之外 [每空 2 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 第(1)句必须首先承接上文,再做出判断。要先确定内容是围绕“减盐”来说的,判断“减盐”的重要 性,可以得 2 分;能围绕“减盐”这个主要话题,但是表述上缩小话题如“科学减盐”“少盐”,但能判断 “减盐”的重要性,得 1 分;内容没有围绕“减盐”这个话题,即使指出了它的重要性,也完全不得分。 2 第(2)句必须首先承接上文,再做出判断。承接上一句“有人觉得减盐很简单”的这个话题,可得 1 分; 判断为“没那么简单”“片面”“不够科学”皆可得 1 分,若判断为“不科学”“是错误的”这种绝对化的说 法,不得分。 3 第(3)句必须要首先明确这个层次的话题应该要围绕“排盐”来展开,承接上文,补充说明“如何进 步 判盐”。写出“除此之外”“此外”“另外”,可得 2 分;写“除……之外”,在逻辑上承接了上文,就可得 1 分;写“更重要的是”“最后”“因此”不得分;能在内容上承接上句,写“均衡饮食可以排盐”“增加蔬菜、 水果可以排盐”等可得 1 分;写“多喝水”“多摄入水分”“多运动”,没有承接上文,不得分。 4 表达不得体、不连贯、逻辑不严密、有语病、有错别字,每一处横线可扣 1 分。 5 超字数,每处扣 1 分。 22.【参考答案】(5 分)示例:①厨房用盐应科学②高盐食品慎食用③多余盐分巧排出 [内容 3 分,句式 2 分。] 【补充细则】 1.内容 3 分。分三个要点分别判断,每个要点得 1 分。三个要点分别为: (1)限盐、控盐、控制吃盐量……(任一均可得分) (2)注意隐性盐、显性盐、注意调味品中的盐分……(任一均可得分) (3)排盐、排出多余的盐、排出纳元素(离子)……(任一均可得分) 2.句式 2 分。三个句子句式整齐即可,如可构成排比句或对偶句等。句式得分判断分以下情况:(1)三个 句子,句式整齐,得 2 分;(2)三个句子,任意两个句子句式整齐,得 1 分;(3)三个句子,任意两个句 子句式不整齐,得 0 分。3.内容与句式两者之间,依以下原则综合评分: 23.作文略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