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最新素材:禾下乘凉,送别袁老!袁老主要事迹、经典语录、适应话题、大报时评、可用作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最新素材:禾下乘凉,送别袁老!袁老主要事迹、经典语录、 适应话题、大报时评、可用作文...... “杂 交 水 稻 之 父 ”、 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 “共 和 国 勋 章 ”获 得 者 袁 隆 平 因 病 医 治 无 效 , 于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致敬袁老】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北京奥运会 001 号火炬手;他 从 事 杂 交水 稻 研 究 半 个 世 纪, 为 解 决 人 民 粮 食问 题 作 出 卓 越 贡献 。 袁 隆 平 自 称“就 是 个 种了 一 辈 子 稻 的 农 民”。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令世界瞩目,共和国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 会之基更稳定。 近 14 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着中国方案。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 1953 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 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做老师 袁隆平最初从事红薯育种研究教学 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 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1961 年 7 月的一天 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籽粒多达 230 粒 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 水稻亩产会上千斤 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 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 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 在 1964 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此后,他耗时 9 年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 比常规稻增产 20%左右 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从 1976 年到 1987 年 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 1 亿吨以上 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 6000 多万人 上世纪 90 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 “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 在此背景下 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 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 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 超级稻亩产 700 公斤、800 公斤、900 公斤、 1000 公斤和 1100 公斤的五期目标相继完成 袁隆平团队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 对这一世纪问题 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 “大家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 当记者问他会不会害怕那样的场景再次出现他坚定回答, “不可能了”!在 2019 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他说“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 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 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 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曾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 袁隆平这一代人 对于粮食格外珍爱 2013 年,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 “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 每亩提高 10 斤、5 斤都是很难的 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珍惜粮食也是袁隆平对学生的要求 他曾表示自己挑研究生有一个条件不下田就不带 只有亲身下过田体会过“锄禾日当午”艰辛的人才会对“粒粒皆辛苦”有深刻体会 【袁隆平的两个愿望】 一是禾下乘凉; 二是全球覆盖杂交水稻。 就 在 去 年, 90 虚 岁 生 日当 天 , 袁 隆 平 的一 段 日 常 感 动 无数 网 友 。 作 为新 晋 “90 后”, 袁 隆 平从 未 舍 弃 自己的稻田,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为方便行动不太便利的老院士研 究, 湖南省农科院 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 块试验田,这块田从设立 起就是他的“心病”,只要在长沙 ,每天都 得看上好几遍。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杨耀松这样说,“加盟‘90 后’的他没觉得自己应该休息,杂交水稻真的浸 入他的血液里,是他的命根子,他的魂”。 【听袁爷爷的话】 珍惜粮食,对餐饮浪费说不! 袁老最看不得人浪费粮食,他曾在 2013 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 稻产量,每亩提 高 5 斤或 10 斤都很难,提高之后 ,又浪费了 。浪费不但可耻更是 犯罪……”多年过去,浪费粮食现象依然 存在! 【袁隆平语录】 1、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适用主题】坚持 目标 2、性格决定命运 ,有一点点关系 ,不是全部。性格很重要,但是不见得决定命运,命运是由各方面来 决定的,还有外界条件,还有时代不同了等等。 【适用主题】性格 命运 3、我 觉得 ,人 就像 一粒 种子。 要做 一粒 好种 子, 身体、 精神 、情 感都 要健 康。种 子健 康了 ,我 们每 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适用主题】健康 希望 4、 大 学 毕 业 的 时 候 , 同 学 给 我 总 结 了 两 条 : 爱 好 是 自 由 , 特 长 是 散 漫 。 加 起 来 就 是 “自 由 散 漫 ”。 我 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适用主题】自由 5、人要吃饭、穿衣,要生存,没有钱不行,但一定要来路正,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 。有了钱,要用在 正当处,既不能挥霍浪费,也不要吝啬小气。我喜欢朴素的生活。 【适用主题】金钱观 朴素 名利 6、快 乐的 秘诀 ,就 是要 有追求 ,有 希望 ,身 体好 。你追 求的 东西 ,如 果再 怎么努 力都 没有 希实 现, 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适用主题】追求 名利 快乐 7、我是 70 多岁的年龄,50 多岁的身体,30 多岁的心态,更有 20 多岁的肌肉弹性。 【适用主题】健康 自制力 8、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 ,不会那么一帆风 顺的。 【适用主题】失败与成功 9、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 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但 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 【适用主题】童心 初心 10、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适用主题】实践 想和做 【袁爷爷事迹】 袁 隆 平院 士 是“杂 交 水稻 之 父 ”, 他 的“东 方 魔稻 ”, 不 知道 养 活 了世 界 上 多少 人 。 他前 前 后 后获 得 了 联 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未来科学大奖 等诸多奖项,并且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和“共和国勋章”等等。 这 位“世 界 杂交 水 稻 之父 ”一 生 都致 力 于 “米 ”的 研 究, 他 为 国家 和 社 会乃 至 世 界都 创 造 了巨 大 的 财富 , 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按理说他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自家口袋装有多少 “米”都不为过,也不会遭人非议, 可他的生活或者说 是他的生活态度却仅仅愿意停留在 小康水平线上,“身价 1008 亿,却独爱 15 元衬衫”, 这 让多 少“聪 明人 ”困 惑和 摇 头 !细 细 想 来, 如 果先 生 当 初是 为 了“日 进斗 金 ”而 搞科 研 的 ,他 就 不 可能 几 十 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 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 、艰苦奋斗”的最好诠释 ,这种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 !“人不能只靠 吃 米 而 活着 ”, 袁 隆 平先 生 解 决 了 十 几 亿人 口 的 吃 米 问 题 已让 举 世 惊 叹 , 但他 身 上 体 现 出 来 的人 格 魅 力 , 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 袁隆平有句名 言,“与大地贴得更 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是这样说 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 ,他既是 一名科学家,更像是一位农民,于是他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一衣水,与大地贴的近,与百姓贴的近, 更与 实践贴 的近, 在贴近 中,有 他的理 想,为 了中国 人民 的吃饭 问题, 为了中 国 14 亿人 民,他 在田野 里 看到了希望,实践到了真理,获得了民生。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 就坐在稻 穗下面乘凉… … ”这个禾下 乘凉梦,让作 为“杂交水稻 之父”的袁隆平 在水稻研究之 路上一走就 是几十年。在成功培育了超级稻和海水稻之后,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又开创了新的佳绩,他们对在迪拜热 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了 500 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 成功。这一成果将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 贡献”。 【多维品读】 1.梦 想的力 量。梦想 ,虚幻 而真实 的存在 ,它能 让你在 迷茫中 坚定信 念,在 困苦中 稳步向 前,只 要 能坚持不懈,就有可能变为现实。袁隆平禾下乘凉的梦想,便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攻坚克难的 精神支撑。正是因为梦想的存在,沙漠中才能绽放出奇迹。 2.工 匠精神 。尽心 竭力将 一件事 做到极 致,这 种工匠 精神既 是一种 价值追 求,更 是一种 生命态 度。 袁隆平一生与稻相伴,从中国到迪拜,从沿海到沙漠 ,认真、执着、精益求精,他用自己的敬业实干完美 地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3.创 新,永 不止步 。科学 是没有 止境的 ,只有 敢于质 疑敢于 探索, 才能常 创常新 。超级 稻产量 的节 节上升,海水稻的“沧海变桑田”乃至沙漠水稻的阶段性成功,袁隆平的创新性成果给世界带来了新期望。 【运用展示】 1.稻 花香 中,听 取蛙声 一片 ,这原 本普 通的田 间场 景在杂 交水稻 之父 袁隆平 的心 里,却 形成 了一个 大大的梦想:水稻并肩比高粱,巨禾底下可乘凉 。漫漫征程 ,唯理想者胜,袁隆平一步一个脚印 ,一点一 滴用心编织起一个庞大而斑斓的水稻梦。正是有了梦想的支撑,沙漠里种植水稻这样的“天方夜谭”也变 成了现实,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 。而这样的神话还将持续,因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处境多么艰难,这位 稻田守望者仍将借助梦想的力量去温暖世界,造福人类。 ——《稻田里的守望者》 2.在 这个 喧嚣的 尘世, 名利 诱惑充 斥着 每个角 落, 当众人 都汲汲 以求 时,我 们不 妨放慢 脚步 ,静下 心来,用极简的纯粹去对待一份工作。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根植于大地的朴素科学家,他用几十年的光阴 专注于水稻种植事业,精挑细选每一粒种子,精栽细培,终将水稻带出国门,种进沙漠 。匠心一片 ,精益 求精,这样的付出源自内心的责任,源于“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的灵魂追求。 ——《匠心铸魂,精益求精》 3.物 不因 不生, 不革不 成。 如今, 科技 正在飞 速发 展,让 许多曾 经的 不可能 都变 为了可 能。 杂交水 稻之父袁隆平从事的水稻事业就是一个不断突破创新,勇于挑战超越的历程 。他打破传统束缚,不惧艰难, 勇于探索,在全世界惊讶的目光中将水稻种进了沙漠,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水稻种植的奇 迹。一粒小小的种子 ,不仅改变着中国 ,也在悄然改变着世界。创新无止境,鲜花和掌声背后的袁隆平依 然在忙碌着、奋斗着。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主题写作】 事例一: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 近日,在中国网和江苏卫视热播的《似是故人来》实景文化访谈节目专访了袁隆平先生。袁老已是鲐 背 之 年 ,依 旧 在 做 科 研 、 带学 生 , 他 在 节 目 里的 一 句 话 触 动 了笔 者 : “我 带 研 究生 有 一 个 要 求 : 你下 不 下 田 ? 你 不下 田 我 就 不 带 。”袁 老 年 轻的 时 候 是 赤 脚 下 田( 现 在 有 套 鞋 , 条件 好 很 多 ) , 经常 被 虫 子 、 蚂 蟥 叮咬。袁老为解决亿万国人吃饭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但他因长时间赤脚浸泡在春天冰冷的水稻田 而得上了肠胃病。作为农业科学家,田间地头是他们科学研究的主战场,靠想象干不出杂交水稻,他们的 科学成果必须 写在大地上,长在土壤里 。从这个角度来看,袁老 收徒必须下田的“门规”,是从事农业 应用 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袁老在节目中说,他对年轻人最想说的 8 个字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互联 网时代为年轻人获取知识提供了空前的便捷,于是,能够诞生更多灵感和赢得更好机遇,但最可靠的两个 字还是“汗水 ”,敢于撸起袖 子在风吹雨打中耕耘,在 骄阳炙烤下劳作,是年轻 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收获事 业 成功的必备攻略。 【适用主题】实践 务实 脚踏实地 事例二:耄耋之年,不断进步 你能 想象到 ,一个 90 岁的 老人, 可以自 由用 英语交 流吗? 袁隆平 可以。 前不 久,在 长沙举 办的中 非 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献上一段英文致辞,一开口就把大家惊呆了!在这之前,在袁隆平爷爷的 指 导下 ,杂 交 水稻 在非 洲 高产 创纪 录, 当 地原 来每 公 顷 3 吨 的产 量, 现 在变 成了 10.8 吨 ,可 以说 非 常骄 傲!在致辞中,他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 问题。而很多人看到这段视 频,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可以看出袁老真的老 了,都快 90 了还在忙碌,重 于 泰 山 的 一 生 。”“真 的 有 点 泪 目 , 我 记 得 之 前 看 他 好 年 轻 , 仿 佛 就 在 前 几 年 ……”“这 么 大 年 纪 还 在 奋 战 , 怎么会有如此优秀的人。”90 岁 ,这个年龄离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遥 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这个年龄的人, 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外,几乎什么都不能做。人上了年纪,不管是身体还是心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 我们以为袁隆平也是如此。但我们都误会他了。而直到现在,当我看到这段视频时才明白,原来有些伟大 , 与年龄无关。我们说他老了,该休息休息了,他却说,90 岁又怎样?我还要继续追梦。 【适用主题】进步 终身学习 年龄 梦想 突破 事例三:追寻所爱,行动报国 1930 年 , 袁隆 平 出 生了 。 那 是一 个 动 荡的 时 代 ,他 的 童 年时 光 , 几乎 都 是 战争 的 威 胁中 度 过 的。 那 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 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 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可袁隆平不乐意呀, 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 赚 钱当 成 理 想时 , 他却 对 鲜 花, 绿 草, 果 树 有着 异 常的 向 往 。而 他 也 确实 这 么做 了 。1949 年 ,他 义 无 反 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 给学 生提问 题,更 喜欢给 自己提 问题。 课堂外 的他, 经常 埋头在 田野间 ,去从 实践中 找答案 。到了 60 年 代,自然灾害来了 ,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 ,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 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 人 不 行 !”人 民 挨 饿的 景 象 就 是 他 的 动力 , 他 迈 开 双 腿 奔走 进 田 野 , 去 寻找 那 从 未 有 人 见 过的 水 稻 雄 性 不 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 ,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 、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 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适用主题】爱国 梦想 初心 事例四:不顾质疑,坚持追梦 很多人说是袁隆平是救世主,但人们却不知道,为了研究水稻,他独自一人吞下了多少心酸…… 他的前半生是饱受争议的,在刚提出这个想法时,他就收到了无数人的揶揄和嘲讽,人们不相信这么 个不不起眼的小教师,能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不断被泼冷水的十多年中,他没有放弃,在经费短缺的条 件下,他也依然坚持实验,只要他还活着,就要把“梦”做下去。他要坚持,他不怕别人阻挡 。90 年代前后, 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断涌现,年过半百的袁隆平,却还是和年轻时一样,用实践来回应争议。下田对于 老人来说可不容易,他却生生克服了这个困难,他的胸中有一团火,任何非议与质疑都没法把它浇灭。他 对待水稻比谁都认真,只要在生长期,就必定每天下田观察,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就算肺部感染,一天 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间断。有人说,这一路走来遇到过这么多苦难,他难道不怕吗?可袁隆平还就真的 不怕,他相信,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下地研究,就什么都能攻克。 【适用主题】质疑 失败 困难 事例五:淡泊名利 当有记者问袁 隆平:您的身价值 1008 亿,您如何看待财 富和名利?袁隆平说 :不错,我身价值 1008 亿, 可 我 真 的 有 那 么 多 钱 吗?没 有 。 我 现 在 就 是 靠 每 个 月 6000 多 元 的 工 资 生 活 , 已 经 很 满 足 了 。 对 金 钱 我 不 会挥霍浪费,但该花的还是要花。至于我获奖得的奖金都放到基金会里边了 。我今天穿的衣服就 50 块钱, 但我喜欢的还 是昨天穿的那件 15 块的衬衫,穿着很精神呢。我的表 260 元 ,鞋子 100 多块。要说一点名 利思想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要淡薄名利,对物质别要求太高。 【适用主题】简朴 富裕 生活方式 美德 事例六:不知疲倦,永远向前 袁隆平爱自由,什么事情都想尝试,高中时,他就已经是百米自由泳的第一名了,曾经为了省船费, 甚至游过嘉陵江。 大学的时候,他曾报名参加空军,体检和政审都合格了,但为了参与经济建设,他选择了留校学习。 他甚至还会拉小提琴! 小提琴可是公认的最难学的乐器之一,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他,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抽 出空闲来练习。 他还是那个他,不管面对什么,永远都不惧怕。 他的英文也非常好。 他读书时就很用功,后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和更多的国际友人沟通,他更是 勤于练习。 哦,对了,老爷子的俄语也不差。 而除了这些,他还会打排球,会跳踢踏舞…… 他不光是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 袁隆平从来都没变,他还是那么地自由洒脱,即使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即使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于 他来说,也只是实现了童年时的一个小小梦想。 人生过得如此充实,如此有意义,这就值得了。 【适用主题】兴趣爱好 充实 自由 【大报时评】 1、袁隆平火了:追逐心中最亮的星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作者:鲁平 前不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线上线下都火了。先是袁老九十大寿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 网友们纷纷送上生日祝福;紧接着,袁老在湖南农业大学演讲,学生们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 网友热烈的祝福、青年学子追星般的热捧,不仅是对袁隆平贡献的礼赞,更是致敬他对梦想的执着、初心的 坚守。鲐背之年,袁老仍在“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不知疲倦地探索耕耘。这样一种精神, 引领无数科研工作者冲在一线拓荒、甘为人梯奉献,铸就中国的今时今日;激励着青年学子紧随榜样的步伐,在 强国征程中不断筑梦圆梦。 新中国 70 华诞之际,授予 42 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表彰“最美奋斗者”,展现了关心英雄、珍爱 英雄、尊崇英雄的国家态度,弘扬了爱国奋斗精神,把英雄模范的力量转化为新征程上的实干热情。这些对党和 国家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各行各业代表人物受到社会的热捧,彰显了人们对科学的推崇、对劳动的尊重、对奉献 的尊崇。这些科学之星、奋斗之星、奉献之星,是我们心中最亮的星。见贤思齐、争做先锋,亿万奋斗者必将逐 梦绽芳华、建功新时代。 2、向袁隆平学习什么 来源:科技日报 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参加工作 50 多年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先世界, 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 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 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自年轻时他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并为之不懈拼搏、 顽强奋斗,始终把为国家解决好“民以食为天”问题当作自己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50 多年如一日,意志坚 定、锲而不舍。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作风。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充分体现了他潜心实干的本色和求真务 实的作风。“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平不迷信 权威和书本,20 世纪 60 年代初,他从对“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从而勇敢承担起 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袁隆平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创 新,带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 上世纪 70 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相关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 18 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 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上世纪 80 年代,他带领“863”项目组开展攻关,提倡团结协作, 很快获得了成果。 他没有把政府拨给的数千万元作为自己的研究专款,而是组织起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还 将所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和世界粮食奖等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为科研做出贡献 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 袁隆平不仅倾心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而且长期关注世界粮食安全。在他眼中,杂交水稻研究成果既属于中国, 也属于全世界。他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为之做出了极大努力。 (原文有删减) 3、做人当如袁隆平 来源:光明网 作者:曾佑平 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赢 得了巨大的声誉,按理说他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自家口袋装有多少“米”都不为过,也不会遭人非议,可他 的生活或者说是他的生活态度却仅仅愿意停留在小康水平线上,“身价 1008 亿,却独爱 15 元衬衫”,这让多 少“聪明人”困惑和摇头! 细细想来,如果先生当初是为了“日进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 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 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艰苦 奋斗”的最好诠释,这种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 “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着”,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米问题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 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这句话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建国六十年来,我国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社会的物质财富也空前高涨,社会成员萌发了对财富的无限渴望,功利化的思维也 开始泛滥。如果任其泛滥,必然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深渊,“小富即安”、奢靡之风盛行,我们 的步伐也将停滞不前。 “志当存高远”,一个青年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如此,提倡“不以财富衡量价值”,将引导社会成 员尤其是青年一代向更高的层次追求,像我们的祖先一样,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创造出超越物质财富更为可贵 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才是中华民族的立本之基,强国之道! (原文有删减) 4、袁隆平的“价值观”让谁脸红? 来源:长江时评 作者:张海新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 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 袁隆平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中国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 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 3000 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 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 袁隆平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子, 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 何”,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 行的办法。 但袁隆平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 6000 多元的工资,而且,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 穿 15 元一件的衬衫,100 多块的鞋子,260 元的手表…… 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 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 不仅如此,已经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 100 岁他也还想在田里, 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平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平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 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5、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也不能“遗忘袁隆平”! 来源:悦享作文 作者:苑广阔 近日,一篇公号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让中国工程 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获得了一波“新流量”。文章努力想说明这样几个问题: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副 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 “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8 月 12 日《科技日报》) 这篇号召大家“遗忘袁隆平”的文章,如自媒体运营者所愿,很快就成了阅读量 10 万+的爆款文章。 但是当公号运营者得意洋洋地宣布这一成绩的时候,或许也意味着当下自媒体的“爆款逻辑”又一次被坐实。而 这种逻辑的背后,则充斥着种种令人不安的问题,比如哗众取宠;比如标题党;比如为了流量不顾其他等等。如 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遏制与规范,那么自媒体时代的自媒体生态,将进一步受到破坏,真相、良知、公信等等, 都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当这篇自媒体文章成为爆款的同时,也受到了主流权威媒体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一致质疑与批评。首先 来说袁隆平的成就问题。其一,利用不育系培育杂交水稻并非我国首创,但最早在生产上实现这一技术的是中国。 而这一技术能在中国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亿万百姓饭碗里的粮食,关键人物就是袁隆平。其二,袁隆平虽然 每天像一位农民一样在田间劳作,但是他毕竟不是一位种地的农民,而是一位科学家,而科学家最伟大的贡献, 在于思想。袁隆平的三系杂交育种最伟大的贡献,是解决了“思想问题”。他用自己的研究结果告诉大家,杂交 水稻研究是否值得做。正是从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了真正的杂交水稻的研究。这意味着,其他科学家在这方面 所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袁隆平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其三,即便从“吃饭”的角度来看,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数据,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 种“汕优 63”、“汕优 64”和“威优 64”,都为三系杂交稻。这三大品种的亲本,都来源于“野败”。“野 败”(野生稻雄性败育株)为何物?它是袁隆平团队首次在海南发现并原创性利用其与栽培稻杂交、回交获得的 第一个三系不育系。所以说,全国农民种植的也许不是袁隆直接培育的品种,但是这不代表这些品种里没有“袁 氏基因”。 我们当然也应该记住其他科学家的名字,感念于他们的贡献,但是这不应该以“遗忘袁隆平”为代价的, 何况袁隆平的存在,也没有妨碍这些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个人发展,公号把两者置于对立位置,反而有挑拨离间 之嫌了。自媒体时代的网友,也应该多些理性,少些跟风,多些自己的思考与求证,不要人云亦云,让自己的情 绪被别人左右,最终成为了别人追求 10 万+,然后变现的工具。 【可用作文】 1、餐饮浪费—九师联盟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新时代的领路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庐 奢侈的必然结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卢梭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假如班上将举办一次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主题 班会,请你就上述材料的提示,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切题立意 1.反对浪费粮食,粮食安全人人有责 2.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3.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4.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5.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争做节约达人 偏题立意: 1.成由俭,败由奢。(对情境和任务指令的限制理解不到位) 2.食安国才安。(偷换概念,以“食品安全”替代“粮食安全”) 3.大道至简,节约为要。(泛谈节约,忽视核心概念“节约粮食”) 4.勤俭节约,从我做起。(扩大范围,题目要求写“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5.追思古人,崇尚节约。(未结合现实) 范文参考: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班会上,我发言的题目是“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 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用“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字样来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 围;引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道出每一粒粮食来之艰辛。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被历史印证了的正确选择。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纵观中国历史,有数不尽的关于勤俭节约的历史典故 和事件。从节俭力行、赐而不受的晏婴,到“一钱太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 山,再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们勤俭节约的故事无一不是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古 训的有力诠释。“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正是主席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年 轻的共和国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甩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由时代现实决定了的必然选择。 也许有人会说,以前国家穷,我们不得不勤俭节约,今天,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生活富了、 腰包鼓了,浪费一点也无妨。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粮 食平衡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的人均 GDP 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这决定了我们的国家根本经不起铺张浪费的折腾,决定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 更何况今年全世界遭遇旷世新冠疫情,粮食安全岌岌可危,我们更要有“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意识。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牢记的责任和使命。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刻不容缓!人人可为,时时可为,人人必为,时时必为!只要社会各界形成共识,齐 心发力,勤俭节约必定会蔚然成风。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 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粮食成为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约粮食 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节约粮食”的实践者、传播者、示范者和引领者,节约每一粒米,珍惜每一 口饭,以俭养志,以俭修德,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风尚,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永远美丽富足!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本文开篇提出观点,总领全文;引述材料,简洁干脆,毫不拖泥带水;采取三个分论点的结构形式, 思路清晰;举例丰富而典型,富有说服力;联系社会现实,说明在全球新冠疫情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最后发起 倡议号召,很有感召力。总之,本文是一篇生动流畅又不失深刻有说服力的优秀范文。 2、餐饮浪费—吃货主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吃播是近两年火爆的网上直播形式,很多人认为既可以从中学到做饭小常识,又在观看主播享受美食时有 “很下饭”的感觉。其中的“大胃王”式吃播秀因大量堆积食物的视觉冲击力和主播食量大如牛的表演,更是获 得了百万点击量。近日,央视新闻连续两次批评了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一些社交平台针对吃播节目也纷 纷采取各种严格管控措施。 对此,有人认为央视和平台控制得力,大胃王吃播以铺张浪费和暴饮暴食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甚至出现 假吃和催吐,只是为了赚取流量牟取经济效益,这样的不良风气应该予以扭转。但是,也有人担心吃播是互联网 兴起的新服务,是民众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如此多管齐下的严厉把控有可能会将其扼杀。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体会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例文 规范吃播,助推美好生活 最近两年吃播成了非常火爆的网络直播形式。其中“大胃王”式吃播凭借大量食物的视觉冲击和主播惊人的 食量,更是获得了百万点击。关于此类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从中赚取经济收益的吃播行为,央视新闻连续两次 做出批评,相关平台也严格管控。对此,人们看法不一,而我认为,只有规范吃播,才能助推美好生活。 规范吃播,追求健康与节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我们从小就背诵于口,可谁又真正将它 铭记于心呢?“大胃王”式吃播中堆积大量食物,造成铺张浪费。这是对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勤俭节约 精神的视而不见,这不仅浪费了食物更是糟践了对食物的敬畏之心。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食物是大自然慷慨 的馈赠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袁隆平先生倾其一生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吃饭问题,现在的我 们更要守住前辈火,节约粮食,拒绝铺张浪费,才能开创未来的路。同时“大胃王”式吃播展现的暴饮暴食,在 镜头看不见的地方或许就是主播痛苦的催吐,突发胃病等等不可挽回的健康问题。因此要规范吃播,追求健康与 节俭。 规范吃播,奏响新时代乐章。 “时代是一张大网。”自媒体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新置业、新形式,吃播便是在新时代下产生 的新兴直播业态。放大来说,直播这种形式伴着新时代而来,是一把双刃剑,是机遇亦是深渊,疫情期间,直播 带货成了推动复产复工、恢复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不管是“小朱佩琦”的神仙配合,还是女神薇娅带货,或是 陕西山村因习主席“带货”成功脱贫。类比吃播,若在合理规范下,产生巨大影响力也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要规范吃播,发挥其利,奏响新时代乐章。 《双城记》中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于吃播,存在铺张浪费、暴饮暴食的 状况,也存在内容低俗,为牟取经济效益不择手段的现象。但是,吃播形式的出现反映了新时代下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对此,相关部门应合理管控,主播们应约束自我行为,不为博取“眼球”才能赚的“回眸”,观看吃 播的我们更应学会鉴别,从中提取时代正能量,弘扬社会良好风尚。 想要吃播在时代洪流中站稳脚跟并推动时代发展,需要各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平台 与资源,规范吃播,共享新时代红利;规范吃播,共创新时代美好生活。 【点评】本文最大的优点就是扣题很紧,处处照应,尽显逻辑:主体部分形成了递进式的逻辑思路,分论点 工整有美感,与总论点遥相照应;主体段末的分析均能紧扣要点,及时照应分论点;文章引议联结,步步为营, 结构合理,前后照应,水到渠成。 【立意】 1.赞成严控: 倡导厉行节约,反对粮食浪费。 保有健康身体,不可为食伤身,提倡节制有序生活。 美好生活不等于放纵。 2.不赞成严控: 吃播式新生事物,应允许其有一个发展成长的过程,不必拔苗助长。 民以食为天,不可过度管控生活中的正常情绪,相信人们终会有理智的抉择。 食量大不等于浪费粮食,应包容生活中的个体多样性。 3.辩证的公允态度: 区分正常吃播和大胃王秀,既赞同吃播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纠正大胃王秀的不当之处,理性中肯地进行剖 析。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