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训练:平均数问题(含部分答案)全国通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训练:平均数问题(含部分答案)全国通用

ID:689623

大小:151.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 ” “ 平均数问题 知识要点 1.平均数问题是把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数,在总量不 , , 几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2.平均数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它反映一组数据的总 体情况,不能反映某一个具体的数据。 3.解平均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总数量及对应的总 份数。 4.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 , , 份数×平均数=总数量” 5.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经典例题妙解 【例1】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为98分,最低 分为79分,(最高分和最低分都只有一个),其 余5名学生的平均分为92分,这一组的平均分 是多少分? 经典例题妙解 【拓展】五年级一班参加数学竞赛,全班平均90分, 男生平均88分,女生平均93分。这个班女生 18人,那么男生有多少人? 1 经典例题妙解 【例2】有甲乙两块稻田,平均亩产200千克,甲稻田 有5公亩,平均亩产224千克。乙稻田平均亩产 180千克,乙稻田有多少亩? 经典例题妙解 【例3】甲班和乙班共84人,乙班和丙班共86人,丙班 和丁班共88人,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经典例题妙解 【例4】张老师,王洪和金明的平均年龄是17岁,李老 师,王洪和金明的平均年龄是15岁,李老师今 年27岁,张老师今年多少岁? 经典例题妙解 【例5】小军、小青和小明去买铅笔,小军买了7支, 小青买了5支,小明没有买。回家后,三个人 平均分铅笔,小明拿出8角钱,小明应给小军 和小青多少钱? 2 经典例题妙解 【例6】这学期,王平前四个单元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5 分,他想使前五个单元的平均成绩上升到87 分,第五单元必须考多少分? 经典例题妙解 【例7】一个长方形养鱼池,长100米,宽80米,小红 沿池边快步行走,第一圈每分钟走45米,第二 圈每分钟走36米,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经典例题妙解 【例8】中秋节,小明和父母一起去杭州爷爷家,去时 做大巴,每小时行60千米,回来时做小轿车, 每小时行120千米。你能求出小明一家此次去 杭州的平均速度吗? 3 测试题 1.一组学生跳远,最远的跳了160 厘米,最近的跳了144 厘米,(跳最远的学生和跳最近的学生都只有一人),其余6 名同学都跳了148 厘米。这一组同学平均跳 了多少厘米? 2.三个同学去郊游,中餐一共买了八个面包,三人平均分着吃。再买面包时,甲付了五个面包的钱,乙付了三个面包的钱。吃完后,丙计算了一下,拿出应付的 2 元 4 角钱,那么甲乙各应取回多少钱?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 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只用了4 小时。已知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了20 千米,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4.小明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外语和自然的平均分是95 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少了2 分。你知道李明的数学得了几分吗? 5.双休日,张强登山锻炼身体。早上开始登山,每分钟行15 米:下午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行10 米。你知道张强登山锻炼身体的平均速度吗? 6.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 7 人,平均每人割 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 割 25 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答案 1.答案:(法一) 8 名同学一共跳了160 144 148 6 1192 (厘米),平均跳1192  8 149 (厘米) (法二) 取一个基本数148 ,最远的多跳了12 厘米,最近的少跳了4 厘米,一共多跳了12  4  8 (厘米),那么平均每人分到1 厘米,再加上基本数148 ,那么这 一组同学平均跳了148 1 149 (厘米) 2.答案:丙拿出应付的2 元 4 角意味着每人都应付2 元 4 角,即八个面包共应付3 个 2 元 4 角,即: 2 元 4 角3  7 元 2 角,一个面包的价格为7 元 2 角 8  9 角 那么甲取回: 9 角5  2 元 4 角  2 元1 角,乙取回: 9 角3  2 元 4 角=3 角 3 . 答案: 根据返回时比去时每小时多行了 20 千米, 可以得出 4 小时多行 20  4  80 ( 千米), 去时比返回时多用 6  4  2 ( 小时) , 因此去时每小时行 (20  4)  (6  2)  40 (千米),那么去时的路程为40  6  240 (千米),往返的路程为240  2  480 (千米),往返的平均速度为480  (6  4)  48 (千米) 4.答案:(法一) 语文、外语、自然三科的总分数为953  285(分),语文、外语、自然、数学四科的总分数为(95- 2)4  372 (分),那么数学的分数为372  285  87(分) (法二) 数学成绩出来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减少了2 分,也就是前三门一共减少了6 分,这6 分都给了数学,所以数学成绩应该是95  2  6  87 (分) 5.答案:假设从山下到山上的距离是30 米,这样往返的总路程为30  2  60 (米),上山用了30 15  2 (分钟),下山用了30 10  3 (分钟),一共用的总时间为 2  3  5 (分钟)。根据“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平均速度”,列式为60  5  12 (米/分) 6.答案:两组一共需要割草13 7  25 5  216 (千克),两组一共有7  5  12 (人),平均每人割草216 12 18 (千克)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