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ID:689436

大小:16.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运用,并 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并能加以想像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祖先大胆奇特的想像力,感受文中对于人类诞 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的基础上,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收集人类起源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谜语,(板书:人) 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奇心。 在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好奇的问过家人,我从哪里来?你们有这样 的疑问,我们人类的童年时期,也就是原始人们也有过这样的疑问: 我们人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祖先们,他们的好奇心,因为没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只 能通过想象去满足,于是各种神话故事就应运而生了。在咱们中国 流传最广的就是“女娲造人”这个神话了。(板书:女娲造人)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齐读一下关于本文作者的介绍。 我们预习过课文了吗?同学们,咱们一起看看哪些字词需要相 互提醒一下? 三、齐读学习目标。 四、学习过程。 活动一:初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那么,请大家快速地 默读课文,带着这些问题,梳理故事情节。咱们比一比,哪些同学 找的又快又准。 (学生限时默读) 问题: 女娲为什么造人? 女娲用什么造人? 女娲造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女娲怎样造出第一个人的? 造出第一个人后,女娲的心情如何? 女娲用什么办法,快速让大地布满人类的踪迹? 女娲如何解决人类的延续问题? 快速抢答 生答。 复述一下女娲造人的全过程。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活动二:再读课文,体会不同。 同学们,这篇神话出自于这篇古文,请齐读原文。 引入《风俗通》,比较两篇的不同之处,感悟想象的合理。 与原文相比,本文添加了哪些内容更能体现作者丰富的想象 力? 请小组合作,从课文中找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引导。总结出:1、女娲造人的动机,2、 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3、人被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4、女娲 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的情绪。) 朗读: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 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以及女娲的心理活动描写,最具想 象力。(着重了解:女娲对“人”称呼的变化过程。“小东西—小 家伙---聪明美丽的生物—心爱的孩子—可爱的小人儿) 活动三:品读课文,感受想象的魅力。 一篇美文阅读不应浅尝辄止,让我们再深入一步, 作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得益于他在原文基础上的想象和描写。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作者添加的想象部分。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 批注阅读文章,并在组内讨论:结合文中想像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 1、请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女娲是一个——————的人 (神),我从——————(第几段)的——————,对她的— —描写(或者修辞)中体会出来的。 学生自读,圈点,讨论,学生回答。(板书:人 神) 师: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 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像的特点。(板书:想象,大胆奇特,合情 合理) 2、归纳神话的特点。 五、拓展思维,试试你的想象力。 原文: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 六、课堂小结: 小结: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 的,而想像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 源泉。”大胆合理的想像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时也能化腐朽为神 奇。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便是“想像”的宝藏,有待大家去开采。 让我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张开想像的双翼自由飞翔。 七、作业 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体会其中的想像。 推荐书籍: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故事》、《山海 经》、《一千零一夜》 板书: 女娲造人 袁珂 神 女娲 人 大胆奇特 想象 合情合理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