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

ID:689428

大小:22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文阅读导引】 张中行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点点滴滴的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以律己、 宽厚待人的美德,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 本文也堪称实践叶圣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 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深致。 【基础智能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叶圣陶,原名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 之称。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童话集《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商酌.( ) 譬.如( ) 累赘.( ) 别.扭( ) 拖沓.( ) 妥帖.( ) 诲.人不倦( ) 颠沛.流离( ) 3. 理解句意。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叶圣陶先生于 1988 年 2 月 16 日逝世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 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 的悲哀。 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②“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5.阅读最后一段,完成以下练习。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 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①读此段应读出 的语气。 ②“深重的苦心”具体指什么? 6. 综合性学习 ①俗话说“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习惯是方方 面面的,下面这些名言都是论述习惯的,其中论述“修身养性”方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论述“读书学习”方面的有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 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B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E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F 吾日三省吾身。 ②为了启发大家养成好习惯,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论题为“养成好习惯是否主 要 靠自我约束”。你是正代表,你的观点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方 的观点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准备的过程中,你收集到了以下 材料,比赛中你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对方可能用上的材料是____。(只填序 号) A 头悬梁锥刺骨 B 孙悟空头戴紧箍咒 C 祖逖闻鸡起舞 D 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课文选段精读】 (一)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 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 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 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 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 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 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 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 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7.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 ①修润:( ) ②商酌:( ) ③不耻下问:( ) 8.选文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9.概括一下,选文中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的一面? 10.赏析加点词的精妙之处。 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 点。 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 (二)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 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 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 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 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 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 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 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 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 来越少了。 11.给两段选文分别文加上一个标题。 12. 赏析加点词的精妙之处。 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 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13. 选文写了作者与叶老交往的“末节小事”,既然是细枝末节的事,为什么不删掉? 14. 选文写了叶圣陶与作者未能相见而第二天来信的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外美文阅读】 叶圣陶在四川 ①1940 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 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 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 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 “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 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 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②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 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 说》等文章。1931 年 8 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 《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 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③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 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 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 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④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 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⑤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 1945 年 9 月离开成都到 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 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 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 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 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 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 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 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 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5. 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文中哪些方面已经体现了叶 圣陶的“孺子牛”襟怀。 16.选文较详细地写了叶圣陶教儿女写文章的生活细节,从中可以感受一个怎样的父亲 形象? 17.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请简要分析。 18. 选文第⑤段勾勒了一个教育家的形象,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叶老。 19.宽厚的力量无穷无尽,请在你的生活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课中知识积累】 叶圣陶人物小传 名字由来: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他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 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的 次日,叶绍钧请章伯寅先生改一个字。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 “圣陶”为字吧。 个人荣誉: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 称。 人物语录:“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文学为人生。”“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须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步测试答案: 1.叶绍钧 《倪焕之》 《稻草人》 2.Zhuó pì zhuì biè tà tiē huì pèi 3.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教诲 学生从不倦怠。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 人事事行得通。 4. ①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写文章纪念他。②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辞 旧迎新的鞭炮声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5.①读出深切的怀念 ②希望人们写文章如写话,重视简洁,力求完美,表达了叶老对 文字工作者的殷切期盼。 6. ①修身养性:ACF 读书学习:BDE ②你的观点:养成好习惯主要靠自我约柬(或 自律) 对方观点:养成好习惯主要靠他人约束(或他律) 你能用上的材料有 ACD 对方 可能用上的 B 7. 修改润色;商量斟酌;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8. 是本段的中心句,领起下文。 9. 描标点,请我帮他修润文章 10. ①叶圣陶没有批评吕叔湘文墨的不清晰,他亲自动笔一笔一画地描出,用自己的行 为示范,可见他“待人宽厚”。②“客气”一词就可见叶圣陶的谦和,“不放弃”写出了他对 客气的坚持,更能突出他的谦和、平易见人。 11.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12. 这几个数量词,写出了叶老不厌其烦,不辞劳累恭送客人的情形,体现了他宽厚待 人的美德。 13.叶圣陶先生送客人的事虽小,却能反映出他“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 贯之,宽厚待人”。 14. 叶圣陶先生是一个非常重视友谊,关心他人生活的人。 15. 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 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16.对女儿循循善诱、呵护备至的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 17. 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互相鼓励和帮助。③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18. 一位对人热情宽容,对待工作踏实认真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 先生。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