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第十八课冷战与国际关系的演变同步练习写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第十八课 冷战与国际关系的演变(1)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 1.美国拉拢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意图是( ) ① 建立世界霸权 ② 与华约抗衡 ③ 遏制苏联 ④ 控制西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1947 年美国国务院欧洲事务司司长约翰•西克森强调:“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 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接着美国采取的相关行动是 (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发动朝鲜战争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3.2020 年 5 月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这样评价美国对欧洲国家安全的作用:“美国的安 全保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让我们受益,也使不少欧洲邻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搭 上了山姆大叔的便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安全保证是通过( ) A.“马歇尔计划” B.欧共体 C.联合国 D.北约 4.“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 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 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这段条文出自( )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联合国宪章》 5.美国历史学家莫雷尔・希尔德在《文化与外交》中这样评价某一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外 交事务的出发点是基于这样一种信仰,即美国在外部世界中享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不 能享有的特殊使命。”这一理念最突出体现在下列哪一组织中( ) A.北大西洋公约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欧洲煤钢共同体 D.北美自由贸易区 6.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 ) A.美、苏“冷战”的加剧 B.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 C.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 D.社会主义国家推动 7.促使《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历史原因是( ) A.美苏“冷战”使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威胁 B.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形成 C.世界和平理事会成立 D.越南战争不断升级 8.罗素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有( ) ① 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 ② 发表题为《人类的危机》的演说 ③ 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④ 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以核武器为代表的现代武器在二战中的杀伤力促使部分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 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C.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D.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10.1963 年,美英苏在莫斯科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中国政府认为该条约的中心 目的是使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不能增加自己的防御力量,但这 个条约“实际上加强了核大国进行核讹诈的地位,增加了帝国主义发动核战争和世界战 争的危险。”材料反映了中国( ) A.坚决维护本国的核大国地位 B.主张爱好和平的国家都应该发展核武器 C.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执行该条约 D.认为该条约的企图维持美苏核垄断地位 11.和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理想,世界人民为争取和平进行了不懈的追求。 人类渴望和平。“二战”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包括( ) ① 建立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② 开展反战和平运动 ③ 促进本国及世界经济发展 ④ 放弃战争自卫手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曾说:“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 领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自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 须要有援助。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援助……”材料可能出自于( )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13.“他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遏制苏联,并以此为烟幕,控制处于美苏之间的广大 中间地带,其中首先控制欧洲,达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的”。这里的“他”及“首先控制 西欧”的手段分别是指( ) A.马歌尔,推行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组建北约 C.杜鲁门,实行马歇尔计划 D.杜鲁门,实行“冷战” 14.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提到:“美国采取措施以强化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 国家,这也就是保护美国的安全﹣﹣它就是保护自由!”为此,美国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发动局部“热战” D.成立北约组织 15.1947 年 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 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标志着( ) A.“冷战”序幕揭开 B.“冷战”正式开始 C.两极格局形成 D.北约建立 16.1946 年,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作了题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 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美国)并将 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这份报告( ) A.反映了美苏关系的破裂 B.受到了杜鲁门主义的直接影响 C.与马歇尔计划针锋相对 D.客观上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 17.马歇尔计划启动前,美国消费需求到 1947 年初已大部分丧失,低水平收入的家庭已用 光了战时积蓄,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国内需求持续低迷。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 ) A.根本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 B.是美国对苏联实施的冷战政策 C.适应了美国扩大海外市场的需要 D.造成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 18.为了“清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软弱和脆弱地区的办法来遏制苏联”,美国 在二战后( ) ① 推行马歇尔计划 ② 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③ 发表铁幕演说 ④ 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19.1947 年,美国某政要宣称:“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 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于(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马歇尔 D.克林顿 20.1949 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 (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1.关于冷战后日本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美日关系既合作又竞 争,合作大于竞争。美日同盟有利用日本的一面也有牵制日本的一面,在地区上美国让 日本发挥些作用,只限于后勤,但并不希望日本直接派兵参与战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 日本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在下降,而且今后还将下降,而中国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在提 升。这表明( )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明显 B.日本实力下降有利于美国的控制 C.美国的霸权主义遭到中、日的抵制 D.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得到美国认同 22.1966 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 合作”的计划。1969 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实现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 正常化。据此可知( ) A.美苏冷战格局趋于瓦解 B.经济区域集团化快速发展 C.多极化的格局得到加强 D.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明显 23.如表为 1944~1970 年世界部分地区战争概略,据此可知,这些战争( ) 战争名称 起讫时间 战争双方 主要因素 希腊内战 1944﹣~1949 南斯拉夫/英美 社会政治矛盾,意识 形态、权力竞争 朝鲜战争 1950~1953 中苏/美国 社会政治矛盾、国家 统一、意识形态 印支战争 1946~1954 中苏/美国 社会政治矛盾、意识 形态、权力竞争 老挝内战 1953﹣1975 北越、苏联/美国等 社会政治矛盾、意识 形态、权力竞争 越南战争 1955~1975 中国、苏联/美国 社会政治矛盾、国家 统一、意识形态 也门战争 1962~1970 苏联/美国 社会政治矛盾,权力 竞争、意识形态 A.极大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B.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 C.反映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以民族内战为主要形态 24.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 ) A.缓和和紧张并存,和平和发展更为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B.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 C.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成为“冷战”对手 D.社会主义力量遭到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 25.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指出“两极格局解体是历史的必然”。这主要是因为( ) A.两极格局之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盛行 B.美国在对外政策上,以强权政治为唯一 C.苏联解体后,其国际强国地位完全丧失 D.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材料题(共 5 小题) 26.阅读材料。 材料一 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 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 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 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 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 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一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 (2)据材料二,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柏林墙“是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晴雨表。1945 年 2 月雅尔塔会议召开,决定由 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和共管。1948 年 2 月,美、英、 法三国决定合并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苏联抗议无效后,退出“盟国城防司令部“,停 止四国共管柏林的工作。随后出现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 年在美苏支持下,分别建立联 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分裂为西柏林和东柏林。1961 年 8 月,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 “,切断了东西柏林间的通道,以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1989 年 11 月,“柏 林墙“被拆毁,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两德和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1990 年民主德国并入联 邦德国,德国统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柏林墙修筑和倒塌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欧洲的局势是由两种对立的力量造成的。 就这两种力量的对立而言,1945 年无疑是起点。在 20 年中,废墟中的欧洲将失去其殖民 帝国。然而西欧势力的减弱并不影响它的经济与社会复苏,这个复苏后来在 60 年代结出 硕果。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材料二 1973 年 1 月,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在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宴会上说:我们应该制 定“共同的对外和社会政策”,目标是使欧洲成为“美国名副其实的伙伴”。且自 60 年代 初开始,欧美之间展开了多轮互减关税的谈判,在工业品关税互减方面,双方通过谈判 达成了一些协议,但关于农产品的关税问题,欧共体始终坚持毫不让步。 ﹣﹣摘编自张幼香《二战后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二战后欧洲局势对立的两种“力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与美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 年 6 月 5 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 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 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 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 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 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 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第 55 页 材料二 1964 年 1 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 27 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 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 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 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西欧国家对此计 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 知识加以说明。 (3)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巨大损失,参战双方死亡人数大约 900 万,其中德 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均超过 100 万。从战争后期到战后,欧洲社会充满了反战、 厌战的情绪,战前受到打压的和平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大多数参战国都有很多人罢工、 拒服兵役甚至发生士兵哗变。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等国的士兵和平民则将愤怒洒向给 他们带来战争的政府和制度,革命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战后和平运动影响日益扩大……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比起先前的霍亨索伦王室和哈布 斯堡王室,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欧洲和亚洲旧秩序的破坏要大得多。德国人侵占了 整个欧洲大陆,日本人则侵占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但是,这两个帝国都是短命的。它 们到 1945 年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的地区在内的权力 真空。同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差不多,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使各交战国不能在 1945 年之后立即形成全面的和解。战后 20 年内,欧洲诸幅员辽阔的 帝国几乎全部消失。因此,战后不久全球两大著名的发展便是殖民地革命和冷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期及战后初期欧洲和平主义思想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一战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 1.【答案】C 华约是在北约之后建立的, ② 错误; ①③④ 均符合题意,故 ①③④ 正确。 2.【答案】C 1947 年是二战胜利后的两年,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已经标志着美苏冷战 开始。因此 A、B 排除; 发动朝鲜战争是 1950 年的事,D 选项也排除; 再根据材料“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由此可知这是与 西欧实行军事一体,建立北约,故 C 正确。 3.【答案】D 1949 年成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欧洲国家提供了安全保证,故 D 正 确; 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排除 A 项; 欧共体与美国无关,排除 B 项; 联合国的成立不是为欧洲国家提供安全保证的,排除 C 项。 4.【答案】A A.由材料“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 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可知,欧洲与北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军事同盟, 结合所学可判断出此条文出自于《北大西洋公约》,故选 A。 B.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 同盟,不符合材料地理位置的描述,排除 B;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不涉及 到军事,排除 C; D.《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 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这与材料中所述的对抗性不匹配,排除 D。 5.【答案】A A.从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美国要在外交事务中享受特殊的使命,结 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北约组织符合这一特点; B.这是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的组织; C.这是欧洲国家成立的组织,美国没有参加; D.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美国和墨西哥以及加拿大的使命是一样的,并没有特殊性。 6.【答案】D 1955 年,由两位科学巨人罗素和爱因斯坦发起签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 言》发表,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D 错误,符合题意。 ABD 均属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不符合题意。 7.【答案】A 结合所学可知,《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是美苏冷战时期罗素于 1955 年 7 月 9 日在伦敦发表的一个宣言。宣言对核武器带来的危险深表忧虑,并呼吁世界各国领 导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冲突,由此可知,促使《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历史 原因是美苏“冷战”使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威胁,故 A 项正确。 B 项是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不是《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历史原因,排除。 C 项是《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原因之一,但是不是历史原因,排除。 越南战争爆发于 1955 年 11 月,在《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之前,故 D 项错误。 8.【答案】B “斯德哥尔摩宣言”是 1950 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发 表的,故排除 ① 。 ②③④ 均符合题意,故 B 正确。 9.【答案】D 结合所学可知,《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不把他们的 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故 D 项正确。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涉及永远不再发动战争、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的内容, 故 AC 两项错误。 罗素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是为了调查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故 B 项错误。 10.【答案】D 从材料中的“使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不能增加自己的防御力 量”“实际上加强了核大国进行核讹诈的地位……”可以看出,中国认为部分禁止核试验 的条约的签署是为了维持美苏等核大国的核垄断地位,故 D 正确。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1964 年,故排除 A。 B 项是对中国意图的曲解,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11.【答案】A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 力,包括建立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开展反战和平运动,促进本国及世界经济发展,故 ①②③ 正确; 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并未放弃战争自卫手段,故 ④ 错误。 12.【答案】B 由材料可知,美国公开反对共产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故 B 正确; A 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排除; C 是美国冷战的经济措施,排除; D 是美国冷战的军事措施,排除。 13.【答案】C A.材料中的人物应该是杜鲁门而不是马歇尔。 B.材料中的人物是杜鲁门,不是马歇尔。 C.从材料内容明显可以看出是美国要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这是二战后 美国的“冷战“战略,推行者是杜鲁门,但是要控制西欧,采用的却是经济手段,这是 马歇尔计划。 D.控制西欧的计划是马歇尔计划,而不是“冷战“。 14.【答案】A 题干中的备选项都是美国采取的措施,但注意题干要求的是首先的措施, 也就是采取措施中时间最早的那个,A 是 1947 年,B 是 1948 年,C 是 20 世纪 50 年代, D 是 1949 年,故 A 正确,BCD 错误。 15.【答案】B A.“冷战”序幕揭开是 1946 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材料中杜鲁门的演讲是“杜鲁门主义“产生的标志,也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C.两极格局形成最终的标志是 1955 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北约建立是在 1949 年。 16.【答案】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联驻美国大使的报告充满了对美国的敌视,会促 使美苏两个大国走向对抗,客观上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故 D 正确。 报告中虽充满对抗的意味,但当时“冷战”还没有开启,美苏关系并没有破裂,故排除 A。 杜鲁门主义出台是在 1947 年,马歇尔计划于 1948 年实施,均晚于该报告,故排除 B、C。 17.【答案】C 材料“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国内需求持续低迷”等信息显示国内市场 需求低迷,马歇尔计划主要的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因此适应了美国扩大海外市场的需 要,故 C 正确。 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只是表面信息,目的是为了控制欧洲,故排除 A。 B 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D 不合史实,排除。 18.【答案】C ①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该计划有利于西欧经济的 恢复,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而遏制苏联,故 ① 正确; ② 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使其免受社会主义的威胁,故 ② 正确; ③ 铁幕演说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于 1946 年发表的,不属于美国的政策,故 ③ 不正确; ④ 欧盟成立于 1993 年,苏联于 1991 年解体,结束了两极格局的对峙,时间不符合,故 ④ 不正确。 19.【答案】C 依据材料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947 年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帮 助西欧恢复经济,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因此材料中的言论出自 马歇尔,故 C 项正确。 罗斯福于 1945 年去世,故 A 项错误。 1946 年杜鲁门出台杜鲁门主义,主要涉及的是政治领域,而且主题是遏制社会主义,不 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 克林顿是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总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20.【答案】A “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指的是美国通过马 歇尔计划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故 A 正确; B 是军事措施,排除; 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1.【答案】A A.从材料中“关于冷战后日本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美日同盟 有利用日本的一面也有牵制日本的一面,…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日本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 在下降,而且今后还将下降,而中国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在提升”能够看出日本和中国 对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反映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比较明显; B.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日本的实力下降; C.材料并不能直接看出美国的霸权主义遭到中国和日本的抵制; D.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信息。 22.【答案】D A、冷战格局瓦解于 1991 年,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B、材料并未体现经济区域集团化,故排除 B 项; C、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故 C 项错误。 D、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美苏冷战背景下,法国与联邦德国积 极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体现出西欧国家力图摆脱美国控制,实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增强,故 D 项正确。 23.【答案】B 从材料中的表格可以看出这些战争都收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故 B 项正 确; 美苏以外国家力量的崛起会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材料中的战争不会极大地冲击美苏两极 格局,故排除 A 项;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还没有形成,故排除 C 项; 以民族内战为主要形态明显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D 项。 24.【答案】A 结合所学可知,两极格局的瓦解后,世界形势呈现缓和和紧张并存,和 平和发展更为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的特点,故 A 项正确。 B 项中核战争威胁消失说法绝对化,而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两极格局的瓦解标志着冷战结束,故 C 项错误。 苏联解体只是苏联共产主义事业的挫折,不能说明整个社会主义力量遭到挫折,故 D 项 错误。 25.【答案】D A 项只是两极格局解体的具体原因之一,排除; B 项的表述绝对化,不正确; C 项错在“完全丧失”的表述上; D 项是两极格局解体的根本原因所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极化趋势的兴起有力的冲 击了两极格局,所以答案选 D。 二.材料题(共 5 小题) 26. (1)原因: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 突对抗;苏联解体后,民族冲突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 (2)不能。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3)在尊重和理解基础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充分发挥联合国作用,建立世 界安全机制)。 27. (1)修筑原因:二战和美苏“冷战“的影响;民主德国企图阻止国民流向西柏林,防止 西方渗透。 倒塌原因:苏联放弃对东欧国家的控制;东欧剧变;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东欧国家的 和平演变。 (2)修筑影响:加速了德国的分裂,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 倒塌影响:加快了德国统一进程和德国的崛起,加速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 28. (1)力量:美国与苏联;东欧与西欧。 (2)变化:从西欧依附美国,变为西欧反对美国控制、争取独立自主,进而与美国竞争。 原因:西欧的联合;西欧经济实力增强;与苏联的争霸及发动的侵越战争,使美国经济 实力遭到削弱。 29. (1)目的:帮助西欧复兴经济,借以控制西欧,抗衡苏联,称霸世界。 态度:西欧各国对马歇尔计划普遍持欢迎态度。 原因:西欧各国遭到大战的破坏,急于得到美元医治战争创伤。 (2)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 政策,对美国是一个沉重打击。戴高乐的预言变成现实。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解冻。 (3)欧洲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0. (1)原因:一战造成了巨大损失;社会反战、厌战情绪高涨;战前和平主义的影响。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 (2)给世界和人类带来了灾难;削弱了欧洲的势力和霸权;改变了国际格局和国际秩 序;造成两个权力真空;导致冷战爆发; 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掀起民族解放 运动,大量国家获得民族独立,欧洲殖民体系崩溃(殖民地革命爆发)等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