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ID:689348

大小:1

页数:24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使 中国历史由上古时期进入到中古阶段,由贵族政治过渡到官僚政治。由于中央政 府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与民族治理等政策的完善,使其疆域面积不断 扩大,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与发展。 但由于秦朝统治者采用的“法治”思想过于死板苛刻,暴政不断,最终导致秦末 农民起义,直接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分析秦朝统一的主客观条件,认识秦统一的必然性;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 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培养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3)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重难点拨】 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条件、过程及相关措施。 难点: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秦朝崩溃的原因。 导入 1 视频:播放《大秦帝国:自卑的帝王》选段。 (http://tv.cntv.cn/video/C13531/a57cf50425da4de1d6c22fb37999fad0) 2 观看《大秦帝国:自卑的帝王》视频选段,回答问题: 视频中介绍的历史人物是谁?请简要概括他的主要事迹。 导入 2: 《古风》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郦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问: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指什么历 史事件?诗中的历史人物为何落到“金棺葬寒灰。”的下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秦始皇的功与过吧…… 【检查预习】 查阅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制作秦始皇嬴政的人物资料卡。 秦始皇嬴政 生卒年 公元前 259 年—公元前 210 年 出生地 赵国首都邯郸 事迹 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其创设皇帝制度、三 公九卿制、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 3 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 地位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 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被明代思想 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知识结构】 【探索新知】 获得新知 1 秦朝的统一 (一)秦朝的统一(对应教学目标 1) 1.条件: (1)客观条件: ①经济因素(【链接 1】):生产发展的需要。兼并战争极大地破坏了生产, 阻碍了生产发展。 4 ②政治军事(【链接 2】):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了最终的 全国统一。 ③思想观念(【链接 3】):“大一统”观念的出现与发展;人民渴望统一。 (2)主观条件: ①地理位置:秦国的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统治者因素: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链接 4】),吏治较为清明。 ③商鞅变法: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④地处西垂,民风诚朴剽悍。 ⑤技术层面(【链接 5】):先进的兵器铸造技术等。 (此处应有补充,【链接 6】) 2.过程(【链接 7】): (1)统一六国。公元前 230 年—公元前 221 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 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黔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3.意义(【链接 8】):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起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大一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链接 1:经济因素 战国时期,全国人口总数当在二千万左右,而当时经常的在役兵士,……合计各 国军队约有四、五百万人。即全国人口每四、五人中就有一人服兵役。 5 ——徐扬杰:《秦统一中国的原因的再探索》 东周时期,伤亡 2 万以上的战争共 20 次,其中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15 次。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孟子•离篓子》 芟(shan,一声)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牷, 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 ——《墨子·非攻下》 问:材料中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战争频仍,战乱消耗了大量劳动力,破坏生产, 阻碍生产的发展。 链接 2:政治军事 根据地图分析春秋战国形势的变化,阐释这种形势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参考答案:西周分封,到春秋时尚有 120 多个诸侯国,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国与 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强国不断拓展疆域,弱国逃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春秋大 国周围尚有许多小国,而战国却只剩下了七个大国,即“战国七雄”。七国对周 围小国的兼并和开拓,逐步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链接 3:思想观念 儒家: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礼记·坊记》 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议兵》 6 (梁襄王)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孟子)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 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 法家: 道无双,故曰一。——《韩非子·扬权》 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史记·李斯列传》 道家: 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 墨家: 天子壹同天下之义。——《墨子·尚同》 乱莫大于无天子。——《吕氏春秋·谨听篇》 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思想?这种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大一统”的思想,统一是历史的趋势,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 定思想基础。 链接 4:人才因素 寡人(秦孝公)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 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 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 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7 ——《史记·李斯列传》 从人才角度分析,为什么秦能统一六国? 参考答案:秦朝不限于宗法制“亲”、“贵”的界限、善于吸收和使用外来客卿 的传统,使秦国得到了大量的人才,在列国竞争中脱颖而出。 链接 5:技术因素 视频:《大秦帝国:复活的军团》的节选(体现秦军兵器强大)。 (http://www.iqiyi.com/w_19s6nyjb3h.html) 从技术角度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参考答案:据考古发掘,秦国的兵器铸造技术十分发达,杀伤力大。 链接 6:补充 秦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 达,小国的被夷灭,郡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向统 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一)他地处西垂,开 化较晚,民风较为诚朴。(二)三晋地狭人稠,秦地广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晋之 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 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链接 7:统一的过程 链接 7.1:灭六国 8 从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共计 10 年的时间,秦国先后消灭了韩、赵、魏、 楚、燕、齐六国,结束了 500 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链接 7.2:取南越、击匈奴 (秦始皇)南取百越(古越族)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委命(听命于)下吏……却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上篇)》 链接 7.3:秦朝疆域 秦朝疆域北抵长城,南至南海,东达辽东,西至陇西。 链接 8:意义 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 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讨论秦朝统一的意义及影响。 参考答案:结束分裂割据,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 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大一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获得新知 2 制度创建与政权巩固 9 (二)制度创建与政权巩固(对应教学目标 2)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链接 9】)的建立 (1)中央:“君主专制” A.皇帝制度(【链接 10】): ①概念: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 多具体规定和礼仪来突显皇权独尊。并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②特征: 皇位世袭:传子(权力不可转移)(家天下) 皇权至上:中央与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地位不可僭越) 皇帝独尊:避讳(皇帝、朕、玺) B.三公九卿制(【链接 11】): ①内容: 丞相——行政(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太尉——军事(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名存实亡) 御史大夫——监察(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丞相之下设诸卿,并不一定是九人,分掌具体事务。 ②特点:三权分立(相互配合、相互牵制,减少决策失误)、内外兼管、不 得世袭、军权皇控。 C. 中央官制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3)地方:“中央集权” A.郡县制(【链接 12】): 10 ①内容: 废分封,设郡、县,秦朝在全国始设 36 郡,后增至 40 余郡,郡的长官称郡 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 组织,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②意义: 积极: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 有利于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消极:易形成暴政。 2.其他巩固统一的举措(【链接 13】) (1)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 (2)加强思想统一:“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 (3)大规模移民,整顿社会风俗。 链接 9:概念理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它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的含义:“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与民 主政体对立,它体现的是中央决策的方式,君主拥有统治国家和臣民的所有权力, 权力集中在皇帝手里;“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权力集中在中央。 链接 10:皇帝制度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 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采上古帝位号, 11 号曰皇帝。……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根据材料,秦朝建立了一项什么制度?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参考答案:皇帝制度;皇位世袭(传子)、皇帝独尊(避讳)、皇权至上(中央 与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链接 11: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根据三公九卿制的架构,分析其特点。 参考答案:三权分立、内外兼管、不得世袭、军权皇控。 链接 12:郡县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 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 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 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 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 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场辩论,说明双方各执己见的理由是什么?秦始皇为什么采纳李斯建议? 参考答案:丞相绾等认为统治区域太大,需要分封;李斯认为分封后期血缘关系 12 疏远,是诸侯割据的根源。天下苦于战乱,而战乱源于诸侯征伐,是分封制下诸 侯享有较大独立性造成的结果,所以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 链接 13:其他巩固统一的举措 链接 13.1: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 统一度量衡。既避免经济混乱,又限定了群众如数向国家缴纳赋税;有利于全国 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 统一文字。小篆成为通行全国规范化的文字,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 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我 国文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统一货币。废除六国形制,国家统一铸币为圆形方孔钱,称“秦半两”。货币的 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币制的混乱状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 的统一。 链接 13.2:加强思想统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 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 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 (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史记·秦始皇本纪》 13 秦朝以法家化的政治建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消解贵族政治及其文化传 统中的离心倾向为其施政宗旨。秦统一后,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毁了除医 药、卜筮、种树等之外的百家著作。之后又坑杀了 460 名儒生方式。焚书坑儒一 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想的统一,但是开了思想文化专制的先河,造成了十分恶劣的 影响。 链接 13.3:移民与整顿风俗 随着秦朝疆域的扩大,为巩固统治,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工程,让中原汉 族人在夷蛮之地落户生根,传播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以实现对少数民族交流 与交融,服务于建设庞大国家的需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了消除 原六国地区的分裂因素,秦朝消毁了各地兵器,建设首都,迁徙豪富,整顿社会 风俗。 获得新知 3 秦朝的速亡 (三)秦朝的速亡(对应教学目标 3) 1.原因:秦朝的暴政(【链接 14】) (1)缺乏治理经验,没有顺应人民修养生息的愿望,统治者享乐纵欲,底层广 大民众要承担极其沉重的徭役赋税和面临严刑峻法的残酷戕害。 (2)焚书坑儒,思想文化专制,造成恶劣的影响。 (3)秦二世的昏庸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2.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链接 15】) 公元前 209 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 14 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2)楚汉之争(【链接 16】) 公元前 207 年,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长达 4 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 202 年,建立汉朝。 (此处应有补充,(【链接 17】)) 3.秦亡的教训(【链接 18】) 秦没有在统一之后尽快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 链接 14:秦的暴政 链接 14.1: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 17 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 60 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 2000 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 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 视频:《孟姜女哭长城》谴责秦始皇暴行的选段。 (http://www.iqiyi.com/w_19rwv8nla9.html) 链接 14.2:沉重的赋税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三分取其二),发闾左(说 法不一,或贫弱者,或平民,或亡命者)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 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澹其欲(满足其愿望)也。海内愁怨, 遂用溃畔。 ——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上》 15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 获物的三分之二。 链接 14.3:严苛的法律 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参同叁,诛夷三族)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 凿颠、抽胁、镬亨(亨,同烹)之刑。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 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亲自处理案件),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 日县(通悬,用秤称)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 溃而叛之。 ——班固:《汉书》卷二十三《刑罚志》 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朝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刑法体系,其中刑罚就包括了生命刑(死刑)、身体刑(肉 刑:割鼻断足)、劳役刑(徒刑)、流放刑、耻辱刑(剃头发)、身份刑等。十 分完善而严苛。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废除了原先各国的礼仪制度,代之以秦朝的法 律。在严苛的秦律下,一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链接 14.4:秦二世的统治 视频:电视剧《神话》赵高指鹿为马片段。 (http://www.iqiyi.com/w_19s2ysy5dt.html) 公元 210 年,秦始皇死于巡游途中,胡亥即位。秦二世更加昏庸残暴,他偏信赵 高,实行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引发了农民起义。 16 链接 15:陈胜、吴广起义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 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 ﹑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 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史记·陈涉世家》 公元前 209 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 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链接 16:楚汉之争 视频:《陕西话三分钟讲完楚汉之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352752/) 公元前 207 年,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长达 4 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 202 年,建立汉朝。 链接 17:补充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 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 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 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 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根据材料分析,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17 参考答案:刘邦废秦苛法,善用人才,听取谏言,指挥得当;项羽刚愎自用,不 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分封失当,最终失败。 链接 18:秦亡的教训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 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後仁义,以暴虐 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 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 可立而待。 ——《史记·秦始皇本纪》 根据材料,讨论秦朝灭亡给后人的教训。 参考答案:秦速亡的主要教训在于没有在统一之后尽快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 文化需求。所以,一个王朝要长治久安,除了对统治思想的正确解读,建立健全 的制度,选择英明的领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且能够在尊 重多元文化的同时建立一种让全国百姓认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 【活动探究】 战国后期,楚国学者荀子到秦国访问。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 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 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 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 倜 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 18 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王先谦等:《荀子集解·强国篇》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探讨秦良好的吏治在秦崛起与统一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秦国极其重视吏治,对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都有一套严 密而完善的规定。根据考古发掘研究,秦国的官吏必须认真接受和执行国君和上 级的命令,否则要受到严厉处罚;推荐人才应保证质量;如有服役犯逃亡,监管 者追究责任;官吏必须公平公正进行司法审判等等。律法规定了每一位官吏的权 责,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一丝不苟、执法严明的官僚队伍。良好的吏治忠实地为秦 国统一事业服务,保证政令的切实执行,使秦国从一个地处西垂的弱国一跃成为 雄冠诸侯的强国,最终完成统一事业。 2.效果:先出现材料和问题,再出现参考答案。 【本课小结】 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秦国最终灭 掉了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国家——秦朝,创设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建立起了中央到地方 的有效统治。随着中央政府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与民族治理等政策的 完善,各民族间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与发 展。但由于秦朝统治集团对新的封建大一统国家仍缺乏经验,过于严苛的法律和 统治者的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板书设计】 19 典型例题 【例 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答案】C 【知识内容】对应获得新知 1 【解析】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人民对统一的渴望等,都 属于统一的条件,这是统一的前提和基础。而其他条件,只有建立于基本前提条 件下才能实现。故选 C。 20 【例 2】《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答案】B 【知识内容】对应获得新知 2 【解析】材料“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对于是否实行分封制争论不休,因此省略 处应填入取代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 A 项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垂 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后来两千多年都没有改变,故 B 项正确;郡国并行出现在 汉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 C 项错误;行省制度出现在元朝,不是直接取代 分封制,故 D 项错误。 【例 3】秦朝时候,郡的临御史主要负责( ) A.收取赋税 B.征发兵役 C.管理军事 D.监察郡守 【答案】D 【知识内容】对应获得新知 2 【解析】本题涉及的这一知识在书上没有直接内容,考查学生知识应用的迁移能 力。课本提供的是中央政府内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丞相处理政事,而太尉则 管理军事。依照这种职权的分工,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当为郡守、县令之职。管 理军事是郡尉之职。郡的临御史自然是负责监察郡守。 【例 4】秦始皇大量迁移人口到边远地区,这些边远地区是( ) ①河套一带的北方地区 ②辽东一带的东北地区 ③南越一带的南方地区 ④闽越一带的东南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21 【知识内容】对应获得新知 2 【解析】“边远地区”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因此需 要掌握秦朝的边远地区当然是秦朝所控制区域的周边地区。河套、辽东、闽越、 南越均属此列。秦始皇派蒙恬夺取河套地区后,迁徒内地人民到那里建城设县、 发展生产。又派军队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迁 50 万中原人到此地生活。因而 A 项为正确选项。 【例 5】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 ) ①崇法反儒 ②防止旧势力复辟 ③毁灭文化加强 ④思想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内容】对应获得新知 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概念的能力。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 的是巩固统治,其主要方面包括: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④加强思想 控制。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及 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筮和种植的书不烧。因此③毁灭文化不符 合历史史实,也不是焚书坑儒的目的,故不能入选,本题对我们的启示是:要准 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牢固的掌握基本历史史实,只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 地。 【例 6】下列关于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迫使汉高祖“反秦之弊,与民休息” B. 大大削弱了奴隶制残余 C. 使汉初出现了“布衣将相”局面 D. 使汉初废除了郡县制,实行了封国制 22 【答案】D 【知识内容】对应获得新知 3 【解析】汉初实行封国制,主要是因为汉初的统治者错误地认为,秦亡于郡县制, 而吸取其教训,与秦末农民战争并无关系。 学习参考 目录 (一)推荐阅读:《云梦睡虎秦简》 (二)视频欣赏: 1.《大秦帝国》 2.《孟姜女哭长城》 3.《神话》赵高指鹿为马 4.《陕西话三分钟讲完楚汉之争》 5.《国宝档案》湖北云梦秦简 (三)参考文献 (一)推荐阅读:《云梦睡虎秦简》 《云梦睡虎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 1975 年 12 月在湖 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 23.1 至 27.8 厘米,宽 0.5 至 0.8 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 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 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 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云梦睡 23 虎秦简》共 1155 枚,残片 80 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 《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 以及甲种、乙种《日书》。其中《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为原书标 题,其他均为后人整理拟定。《云梦睡虎秦简》极大地弥补了秦史料的不足,有 助于秦文化的深入研究。这批秦简中一半以上是关于秦代的法律的,它是我国迄 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此前历史学家对于秦朝的法律制度了解很少,因 为秦朝统一以后所制定的很多法律都已散失,而现存的古典文献中记载的只是不 成体系的一些片段,无法了解全貌。《云梦睡虎秦简》的发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 白。 (二)参考视频 1. 《大秦帝国》 http://jishi.cntv.cn/2015/04/29/VIDA1430294402349780.shtml 2. 《孟姜女哭长城》 http://www.iqiyi.com/w_19rwv8nla9.html 3. 《神话》赵高指鹿为马 http://www.iqiyi.com/w_19s2ysy5dt.html 4. 《陕西话三分钟讲完楚汉之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352752/ 5. 《国宝档案》湖北云梦秦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7241507/ (三)参考文献 1. 《史记》,中华书局,1982 年。 2. 《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24 3. 《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年。 4.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5.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6.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7. 白钢主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年。 8.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秦汉史》,中华书局,2009 年。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